1月4日,沪滇协作迎来新的里程碑:沪滇“16+16”重点产业园区启动合作共建,进一步推动上海和云南优势互补、发展互动和市场互联,也让沪滇合作迈入新的发展领域。
1
沪滇产业合作全面启动
沪滇产业协作有天然的合作纽带、厚实的合作基础、互补的合作优势,开展沪滇重点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是云南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是学习园区运营管理先进经验的重要机遇。
沪滇两地创新合作模式,2024年底,沪滇“16+16”重点园区合作共建工作,全面完成协议签约,园区运营公司组建和专业人员选派,共建产业园区91个,打造产业集群16个,引导落地企业445个,到位投资207.48亿元。沪滇两地联合举办了临港沿边产业转移大会,上海企业云南行、上海企业口岸行、重点电商企业对接等活动,闻泰科技、君和集团、国药中生、杉杉新能源等一批重点产业相继在云南落地发展,沪滇重点园区合作共建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2
沪滇协作由脱贫帮扶迈向产业赋能转变
单向“输血”向持续“造血”转变
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对口帮扶云南以来,上海对云南的帮扶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彼此情谊深厚,合作历久弥新。2024年上海市财政援助资金达44亿元,向云南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资金16.25亿元,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投入资金3.2亿元。帮助云南打造消费帮扶品牌,销售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143亿元。
当前,云南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关期、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后发赶超的奋斗期,正在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包括上海在内的东部地区加强协作对于云南的发展至关重要。沪滇“16+16”重点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在不打破现有结对关系的基础上,原则上由上海一个区结对云南一个州市级的重点园区,给予全方位倾斜支持。
上海临港集团率先发力与昆明市合作,建立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组建运营公司,选派管理团队,投入一定资金,规划建成了占地282.5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园区,并明确了主导产业。开园一年来,园区已与55家企业签订战略协议,集群注册企业88家。
上海闵行区和保山市携手推进保山工业园区建设,短短1个多月,两地先后召开调度会5次,开展实地考察6次,解决问题30多个。结合保山产业园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细化资源清单,明确重点承接产业三类,重点引进项目42个,建立供需清单,对照保山园区的需求,匹配闵行区生物医药、光伏产业、食品加工等企业30余家,实现供给要素与需求清单精准对接。两地协同开展招商引资、经贸合作和业务交流等工作,联合招引了6家企业入驻园区,总投资额约6.36亿元。
3
沪滇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全国作出新表率
上海是中国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云南开放区位、资源、绿电、劳动力等优势突出,沪滇合作能实现产业现代化上的优势互补和扩内需、促消费上的相互赋能,在产业转移、对外开放、绿色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空间巨大。沪滇“16+16”重点产业园区共建,为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的新时代东西部协作注入了新的内涵。
云南将以合作共建园区作为加快承接转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引进上海先进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促进产业对接,利益共享。沪滇双方聚焦发展目标、合作模式,实现路径等,着力推进园区在制度建设,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把重点园区打造成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核心承载区和先行示范区。
来源:七彩云端、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