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气短案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2042期】

健康   2024-11-24 07:01   北京  

今日练习



程某某,男,56岁。患肠伤寒住院治疗40余日,基本已愈。惟大便泻下脓血,血多而脓少,日行三四次,腹中时痛,屡治不效。其人面色素来不泽,手脚发凉,体疲食减,六脉弦缓,舌淡而胖大。

处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调胃承气汤加减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心慌气短案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2041期】


上期原医案


康某某,女,29岁。患者以心慌气短,四肢关节疼痛住我院内科治疗,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神经官能症。经治疗后关节疼痛减轻,但气短喘促时作,不得平卧。服西药不效。

诊见:气短喘促不得卧,潮热口干,全身汗出,腹胀便秘,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为喘证,属热结肠胃,腑气不通,气机不得通降所致。治拟通腑泻热,降气平喘。

方用调胃承气汤加减:大黄、杏仁、甘草各6克,芒硝(冲)、厚朴各10克。

服药2剂,便出水样粪便并挟有燥屎,汗出止,腹胀除,潮热喘促大减,能平卧入睡。

后以调胃承气合香砂六君子汤调服7剂,诸症痊愈而出院。

按语

肺与大肠相表里,热结胃肠,腑气不通,浊气上攻于肺'而致咳喘。治必通腑泻热以降气平喘,腑气通而喘自平矣。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和之则愈。

各家论述

《医方考》:大黄苦寒,可以荡实;芒消咸寒,可以润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药行,则胃中调而里气承顺,故曰调胃承气。

《医宗金鉴》:本方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非若大、小专攻下也。《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消之咸寒,二味并举,攻热泻火之力备矣。更佐甘草之缓,调停于大黄、芒消之间,又少少温服之,使其力不峻则不能速下而和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一切遵医嘱,切不可给自己妄下诊断。

版权申明:

1、文源: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尊重知识与劳动。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微信:13031120358

点个在看,让朋友也看到

医承有道
每天学点中医干货,零基础也能轻松入门!这里是中医人的成长家园,提供专业、实用的中医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