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每周一讲】第7窟 晚唐

旅行   2024-11-08 19:42   甘肃  

      炳灵寺石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遗产,2014年6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存有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佛教艺术壁画和石雕,见证了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过程,以及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艺术形式的更替繁荣,被誉为中国“石窟百科全书”

                         第7窟

      此窟为晚唐时期开凿。窟门为方形,窟高1.03米,宽1.13米,深1.00米,为平面马蹄形,窟内有低坛基。

      窟内现存一尊高0.62米药师佛的石雕立像,其首呈磨光高肉髻之态,面相丰圆仿若满月,双眸平视目光平和而沉静,厚唇微抿透着几分庄重,身着双领下垂之袈裟,颇具古朴之风,双手于胸前托一锦钵,身姿挺拔地站立于圆形的台基之上,似在静守一方禅意。

      此窟的佛像保存非常完整,用土红色绘制佛背光和项光,袈裟原彩绘赤红色,因长时间的氧化和环境作用现已变黑。在佛像南北两侧上方各有一方墨书题记,而窟顶泥皮已经脱落,正壁和南北两壁泥皮无彩绘。

      药师,梵文Bhaisajya Guru,音译作鞞杀社婁噜,又称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医王善逝、大医王佛、十二愿王等,计有十大尊号,但在造像时常称药师佛、药王佛、药师如来或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在佛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作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与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并列为三宝佛。药师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治愈疾病、消灾延寿方面,深受信徒的敬仰和信奉,上至皇家贵族,下至百姓僧侣,都喜欢参与其中。

      药师佛造像不仅对药师信仰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造像本身的特质与演变也折射出佛教艺术的丰富内涵及中国文化的圆融历程。


图片:来自网络

整理:陶雪霞

审核:杨志飞   李双选


永靖文旅
发布甘肃黄河三峡景区旅游信息,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