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遗产,2014年6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存有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佛教艺术壁画和石雕,见证了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过程,以及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艺术形式的更替繁荣,被誉为中国“石窟百科全书” 创建于北周时期,窟形呈平面横长方形,穹窿顶,窟门为纵长方形券顶。从壁面上的遗存痕迹来看,窟内原应有7尊造像,现仅存一佛二菩萨石雕像。
正壁雕一浅龛,内雕佛像,佛像高1.47米,正壁的主尊佛低平肉髻,宽平短额,额间有白毫,双眼呈半月形平视前方,轻抿小嘴,唇角含笑,五官小巧而紧凑,集中于面部中央,使其面型更显丰圆饱满。颈部短粗,身着衣纹稠密的通肩大衣,扇形阴刻衣纹,大衣表面隐约可见彩绘的田相纹。双手相抱于腹前禅定,结跏跌坐于高0.19米,宽1.14米,深0.38米横长方形台基上。在正壁佛背、项光两侧各浮雕桃形项光,上彩绘火焰纹,但像被凿,仅留凿痕。根据其位置和痕迹看,可能为石雕二弟子像。南、北两壁各雕一胁侍菩萨,均戴花冠,额头扁平,面部特征与主尊佛相似,脸部有贴金痕迹。身戴项圈、手镯,披巾于腹部十字形交叉,下着长裙,身后彩绘火焰纹项光。其中南壁菩萨右手下垂提净瓶,左手下垂持桃形念珠;北壁菩萨右手上举于胸前,拇指和食指夹一宝珠,左手于腹部握一长圆形持物。窟内四壁绘小千佛,均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覆莲台上,双手腹前禅定,彩绘尖桃形项光,上绘火焰纹。每尊佛之间以树相隔,排列整齐有序,共计746身,这种树下千佛像的表现形式在其他石窟较为少见。千佛是石窟造像中常见的题材,是大乘佛教禅僧观佛的重要对象,体现了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据佛经记载,只要绘塑、敬拜、书写、诵念千佛形象和名号,不仅自己可以成佛,还可以救众生苦难,同往极乐世界。
猕猴图
四壁下方绘山林,其中南壁下方画面较清晰。林中有数只猴子在山岩树丛中攀跳,几只喜鹊在枝头栖息。画面略显粗犷写意,构图简洁。因画面残损不全,难以认定是否为猴王本生图,或许只是表现了法会上林中动物闻法后雀跃欢欣的场景。虽然北周存国时间仅24年,但在佛教史上仍留下了其浓墨重彩的印记,造像具有明显的时代转型特征,一改北魏后期秀骨清像的风格,转而呈现出一种丰圆敦厚的造型,衣纹稠密贴体,额部、肉髻低平,这种新的艺术审美是对北魏中晚期造像模式的创新改造。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