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站】孩子缺乏自制力?这些办法家长一定要了解!

文摘   2024-11-27 17:30   海南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海口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是由共青团海口市委发起成立,海南(海口)青少年活动中心具体管理的公益性平台,致力于通过网络、电话、现场辅导等方式,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心理咨询服务。


         自制力是什么? 


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让一个4岁的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给他一颗棉花糖,告诉他,如果他能坚持15分钟不吃这颗棉花糖,会再给他一颗作为奖励。



门被关上之后,三分之二的孩子急不可耐地把棉花糖送进嘴里;有的孩子甚至“熬”了14分钟,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剩下三分之一的孩子度过了大概是有生以来最为艰难的15分钟,他们的表现令人忍俊不禁:有的拿起棉花糖,细细嗅闻它的香味;有的围着桌子走来走去;有的玩玩自己的裙子或裤子,遮眼、面壁、唱歌……最搞笑的是一个小女孩,她把棉花糖的“芯”吃空了,还假装我没吃。


10多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能够坚持15分钟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长大以后,等待时间越长的小孩长大后在处理挫折、专注、表达、逻辑和计划等方面的能力越高。


不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优秀。因为,这些抵挡住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已经懂得了成功最重要的原则是“延迟享受”的能力——自制力。



据著名的潜能开发大师,高原所说,自制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标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


与之相反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后果及事态带来的影响。


如果你的孩子也可以做一个不吃棉花糖的孩子,可以抵挡诱惑,那就是一个有自制力的孩子,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不止孩子管不住自己,大人也是一样:


·“早起时跟自己说:倒数三十秒,数完就弹起来。然而数到15就睡着了……”
·“就写完这段话我分了三次,中间还分别刷了一次朋友圈和吃了零食。”
·想减肥,管不住嘴;想运动,迈不开腿,想早睡,还是躺在床上刷起手机…


我们都知道:


自律性所体现的自制力,是一个获得更高成就的人要具备的重要品质。


它将决定着一个人日后的学业乃至他的一生是否成功与幸福。


培养孩子的自律,几岁是关键?


0-3岁并不是培养自律的合适时机,因为这时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倾注大量的爱。而且这个时候想让孩子明白一些事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6岁正是孩子规则意识和早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管理开始萌芽,他们会开始表现出强烈地证明自己能力的意愿,而且开始在游戏中制定规则,并且可以接受管束。


当孩子各种能力都开始发展起来,可以理解父母的指令,并且能顺畅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可以着手培养孩子的自律了,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般孩子要到10岁才能真正形成自律,内化成自己的习惯。而能做到自律的孩子,在学习上的习惯和效率都会高很多。


其实总的来讲就是说:孩童时期的可塑性最强,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比教授知识更有益。


要想孩子做得好,首先让他感觉好。如果家长以超我的标准来看待孩子,会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为了化解这种焦虑,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进行负性的评价,而这种评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使之对自己的自律能力产生怀疑,于是事情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自律力呢?


01

制定合理的家庭规则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即便是在家里,也要制定合理的规则。


对于孩子来讲,他们天生是没有“我只能吃一颗糖”、“我只能看十分钟的电视”这种意识的。也就是说,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自律的,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讲,自律的前提应该是他律。



他律是自律的基石。对于孩子而言,自律最开始源于家庭规则建立。孩子小的时候,常常控制不住自己,比如看电视、吃糖果,这时候就需要来自父母的“他律”。


比如孩子想要玩iPad,那么就规定时间,和孩子讲好每次只玩15分钟,时间到了后,就让孩子去做别的事,如果孩子还闹着要再玩一会,父母也别轻易放弃执行。


通过制定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的规则,让孩子知道,想不想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是另外一回事,每个人的行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和边界内。


02

帮助孩子认识和管理时间


在自律的反面,有个词叫拖延:


·“作业周一交,我明天晚上再完成”

·“爸妈还没催,我再多玩会手机”

·“没事儿,再睡会,上学应该不会迟到”

·“反正不急……”


本该现在完成的事,总会给自己找很多的理由,然后拖延下去。面对这类孩子,想要培养他的自律,就要引导孩子认识时间、管理时间、利用时间。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时间计划去做事,给孩子制定时间表,比如当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时,让孩子自己给出一个完成时间,告诉他在这个规定时间内做完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03

先“苦”后“甜” 延迟满足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按照先“苦”后“甜”的原则做事情,教会孩子先将享乐推迟,先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再去“享受”。


不要总是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要求或欲望,给他们一个等待的时间或是通过做事情来交换,这是一个意志力锻炼的过程,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抵御诱惑的能力。



比如已经上学的孩子,让他放学回家先做完功课,再去玩。或者带孩子逛商场,孩子总是要这要那,那么出门之前,父母就该提前告诉孩子“一次只能买一样”,其他东西等到下一次再买。


这个等待的过程中也能让孩子逐渐学会自我控制,学会等待。当然,如果父母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


04

孩子的自律,根源在于父母


不自律的家长很难教育出自律的孩子。


如果你做事拖拖拉拉,经常拖延,但是要求孩子自律的话,这是没有说服力的。尤其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也可能会成为那样的人。


所以想要孩子自律,不妨自己先做到自律。这样家长能为孩子起到一个表率作用,有时候不用你说,在耳濡目染中,孩子已经成为自律的人了。



试想如果我们小时候,一个吸烟酗酒通宵打麻将的大人,反复对你说:“你要多看点书”、 “你怎么就知道玩”......这样的“言教”对孩子来说,毫无说服力。


家长是孩子学习的一面镜子,父母的生活毫无自律,行为缺少基本的自控力,孩子极有可能有样学样。


毕竟,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抵不过“身教”这两个字。


日本艺术家山本耀司的一席话激励过无数人:“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那些懂得自律的孩子,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END

本文来源于网络

我们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口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开放时间:周三~~周日,

上午:09:00—12:00

下午:14:30—17:30

上班时间可通过下方微信或拔打电话预约,联系方式:0898-66220392





海口青少年活动中心
组织青少年文化活动,繁荣青少年文化事业。青少年文化宣传交流,文艺活动组织,业余文艺创作组织,青少年文艺理论研究,青少年科普资料科普资料编辑,青少年文化产业经营及相关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