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以“新”为魂,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创业   2025-01-08 16:16   湖北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

长春新区,作为全国第17个、吉林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国家赋予的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重要平台和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的重大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产业体系向“新”求质


目前,长春新区正着力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光电信息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三大辅助产业,超前布局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人形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三主、三辅、三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重点企业130余户,年产值近600亿元;医药健康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元;光电信息产业拥有3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汇聚28个高精尖科技成果。这是长春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底气和信心。


 

一汽奔腾、捷翼汽车、金赛药业、卓谊生物、长光卫星、奥来德、荣德光学、圣博玛、海谱润斯、长玉特陶等长春新区重点培育的金字塔尖企业迎风而上,奠定了长春新区产业链的高度。

 


大医集团、福亿药业、永固科技、博翔无人机、森亿智能、妙可蓝多、志联冷链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加快集聚,以项目高质量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牵引区域经济提能跃升。

 


坚持产业发展、资本先行,长春新区在已组建12支总规模47亿元子基金的基础上,坚持每年综合投入1亿元壮大基金规模,构建助力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招才引智的基金集群矩阵,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科技创新始终是长春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这片以科创资源创新为最大内涵的区域处处涌动创新的热潮。

 


长春新区拥有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11所高校,中科院长春分院“一院三所”实力加持,先后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应化所北湖园区、长白山实验室、吉大未来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在此布局。


 

全区集聚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7个,拥有院士工作站5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家,高新技术企业845户、“专精特新”企业558户,渐入佳境的创新生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在此实现创业梦想。

 


空间资源潜力无限



从空间平台到专业服务,从人才培育到成果转化,要素保障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目前,长春新区共有具备供地条件的各类产业用地1087公顷,可有效满足项目用地需求;建有创谷、光谷、药谷、精细化工等29个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和楼宇165万平方米,这些水、电、气、热、通讯、公寓、商业等生产生活要素保障完备的专业化空间,将形成对产业项目的强大吸附力和集聚力。

 


长春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是长春市唯一通过新建认定的化工园区,完成D级评级认定;总建筑近百万平方米的长新创谷,加快集聚科技、金融、电商、数字等新业态,长春新区打造的优质平台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先行先试”,放眼“全省最优、东北一流”营商环境目标,长春新区在省市率先实施“标准地+承诺制”、首违不罚等重大改革,创新推出惠企政策兑现“免申即享”,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成为新区营商环境品牌。

 


在东北率先建设长春智慧法务区,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标兵单位,企业家安心创业,放心投资。

  


城市功能和谐共生



15分钟,不只是一个时间尺度,更是衡量生活便捷度与幸福感的标尺。长春新区欧亚汇集、中商·世界里、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覆盖“15分钟生活圈”,敬老餐厅、街角公园,健身绿道让居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小确幸”。

 


与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等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建有中小学18所25校区,建成5所三级医院、502个医疗机构,高品质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的大健康体系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生活需求。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城市风貌焕然一新,来长春新区,可尽享美好生活。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决胜“十四五”,长春新区,奋发向前行!



来源:长春新区
编辑:虞攀亮
编审:马若诗
审核:苏劲松
出品:中国高新区杂志社

中国高新区杂志社
《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技术创业协会主办的科技半月刊,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主旨。记录高新区发展史,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针、政策,反映科技园区的奋斗史,展现高新企业的发展历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