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4年2月,县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经县人大代表投票表决产生了2024年青田县民生实事项目。
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用心用情实施了一批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今,10项民生实事项目均已完成,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答卷”。
近期,青田发布推出专栏《民生亮答卷》,回顾盘点2024年青田十大民生实事工作完成情况。今天,一起来看第三期内容↓
文化,赋予城市韵味与深度;旅游,涵养城市生机与繁荣。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县文广旅体局秉持“早谋划、快部署、重落实”的工作理念,紧密围绕群众多元化、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全力推进基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城区24小时城市书房普及以及城乡游步道精心打造,圆满完成文体旅游民生实事项目。今天,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历程,感受那些因文化而生动、因旅游而精彩的城市变迁。
健康生活“推门可享”
最近,在瓯南街道石雕博物馆旁,一座崭新的小型百姓健身房成为不少市民免费健身的首选,在不足百平方米的空间里,动感单车、跑步机、腹肌板、举重哑铃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赢得了市民们的广泛青睐与好评。
“市面上的商业性健身房价格普遍较高,办张卡一般都要几百块钱,这个百姓健身房不仅免费,里面的设施也齐全,我现在经常会带孩子过来。”市民王慧颖表示,居住环境周边有这样的健身房,让她觉得很满足、很满意。
百姓健身房开放时段是否有限制?将会如何改变居民生活?瓯南街道水南社区工作人员张凯然向记者表示,作为水南社区首家百姓健身房,它将24小时全天候对外开放,“它极大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身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未来我们也会全力配合开展工作,让健身房更好地服务大家,打造更具活力的现代化社区。”
建设百姓健身房是青田2024年文体旅游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截至目前,青田已建成基础体育场地设施13个,其中包括2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笼式足球场、3个农村百姓健身房、1个城市百姓健身房和5个“国球”进社区,破解民众健身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青田还积极新改建游步道,已完成吴畲至坐忘谷、驮龙村至下垟、周垟至地山坑、季庄至奇云山等4条古道修缮,全长超过150公里,构建起了覆盖面广、类型多样、普惠性强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
打造居民精神家园
扩容“文体圈”,为百姓强身健体提供后备场所;织密“阅读网”,让居民心灵滋养拥有精神家园。近年来,青田县还积极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将新建城区24小时城市书房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让每一位市民在家门口便捷享受"精神粮仓"。
走进伯温书房,成排书籍映入眼帘,浓郁书香扑面而来。许多市民或轻柔翻阅,或执笔摘录,或沉思冥想,静静品味着阅读带来的愉悦时光。据了解,伯温书房于2024年10月9日投入使用,共有48个座位,13张桌子,4000册书籍,是一个融阅读、健身、文创、休闲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体空间,现已成为附近居民闲暇时候的好去处。
“我家住在石郭附近,到这大概坐车十分钟,一周大概来这里学习三四次左右。”市民章炜琪说,伯温书房所在的新馆相较于鹤城街道的老馆而言环境更新、场地更大,为她提供了一个安心的备考空间,让她的学习之旅更加高效,她感到十分欣喜。
一座城市文化水平的提升,并非朝夕之事,一座城市对于体育的热爱,也需要支持和鼓励。2024年,青田加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需求的堵点和痛点上发力,着力实现公共服务效能优化升级,成功创成省5A级景区城,促成了文化“出彩”和旅游“出圈”的“双向奔赴”。
县文广旅体局局长季苏海表示,未来,青田还将通过场景改造、品质提升、数字赋能、文化铸魂,让“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越来越丰富,城市文化底蕴越来越深厚,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为市民群众交出更加充实、更加精彩、更加满意的“民生答卷”。
来 源|青田传媒集团
记 者|张清岚
编 辑|王誉融
责 编|吴俊
审 核|夏志坚
转载请注明:青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