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建筑数字化保护——科技赋能
传统的建筑保护模式主要是通过图纸、文字、影像等形式进行记录,成果单一,易造成建筑、壁画、装饰纹样从整体中被割裂、各成体系且相对独立等弊端进而难以准确客观反映建筑与历史的原貌及原境。数字中国时代,以往传统的乡村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手段显然不能够满足未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数字化技术的推陈出新,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全球趋势下,为传统民居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机遇。
初期,人文组营员在村庄中走访期间,亲历了老建筑墙体立面坍塌,便对更多老房子的建筑结构与部件进行了更为细致观察。系统性的场地考察发现其中一些建筑的外墙面出现坍塌现象,且多处古建筑的关键承重构件,作为建筑的“骨骼”,呈现严重劣化现象,尤其在墙体与基础的交接处及墙体的扩张裂缝方面。
鉴于当前的修缮策略、项目进度和资金配置等现实因素限制,预计部分建筑短期内难以得到必要的维护,未来的环境因素可能对它们造成更大的威胁。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历史与文化则面临被永远遗忘的风险。
为此,团队决定采取补救措施。选取了其中若干风险较高以及具备留存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和2座正在接受修复的建筑,进行高精度的20余处古民居建筑外观场景信息数字化采集与“数字金滩村”搭建。不仅为结构加固和修复提供参考,更希望通过科技的手段,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遗产留下相对永久的记忆。
通过高精度的数字化影像留存与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做到精确记录古建筑的细节,结构和空间布局,生成详尽的三维模型和图纸。这种记录方式可以确保古建筑的原始信息得以长期保存,即使原始建筑遭受损失或毁坏,也能够基于这些记录进行重建或修复。
数字化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使得公众可以在线上环境中访问、学习和体验古建筑,无论他们身处何地。这大大提高了古建筑文化遗产的普及率,同时也可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信息采集和搭建过程中,团队在采集空间环境的基础上也对民居建筑的墙面壁画、砖雕、木雕、柱础及装饰纹样以及修复建筑的关键修复步骤等细节进行了数字化信息留存。数字化的古建资料库可以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支持其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等背景。
在“数字金滩村”的搭建中,团队对建筑细部部分有延伸价值的雕刻纹样进行了交互性“小游戏”形式的纹样拆分与解析。
科技的赋能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资源。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我们有责任助力确保这些文化遗产得以永续保存,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与智慧。
传统民居建筑“碳之礼”——缅怀与呼吁
▲Carbon cake ©孙宁卿
徽州古民居是中华千年文化的标志,融合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匠心。每砖每瓦,每根梁柱,都是匠人辛劳的见证,映射着那时的生活与审美。
但随时光流逝,众多古民居荒废成历史的印迹,它们曾象征家族荣耀和社会地位。如今,这些沉默的遗迹中,植被逐渐盛行,成为小动物寻觅的新家,呈现出当前的“生活、生命废墟”之态。这自然的涌动,赋予了老建筑新的意义,同时似乎是对这些建筑的温馨怀念与尊崇。
▲古民居建筑中肆意生长的新生:植被 ©Rain
▲古民居建筑中的新生:小猫 ©Rain
在徽州古民居的环境中,丰富的有机生物质如同历史的痕迹,记录着过去与现在。在这些古建筑旁,柴火和落叶经常作为传统的生活燃料使用。然而,大部分的生物质,就像被遗忘的徽州老房子,留在了原地,随风雨而自然分解,释放出其所储存的碳。
同时在当前越来愈多的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对全球变暖的幕后推手产生了深度思考,传习营团队成员在《城市 环境 设计》(UED)的孙宁卿老师的带领下,以制作“Carbon cake”,行“现代礼”的方式缅怀老建筑、敬畏其中的生灵、同时对环境问题的缓解发声呼吁。
▲碳循环 ©孙宁卿
▲腐殖质碳循环 ©孙宁卿
Carbon cake 创作材料:
自然脱落的有机物、野生地被植物、工地废料
制作工艺:
简易仿夯土工艺(支模压铸)
▲原材料采集与制作过程视频 ©UED
在行“现代礼”的过程中吸引了不同组、不同年龄、不同研究领域的营员加入。
▲行礼队伍花絮 ©UED
▲祭礼视频 ©孙宁卿
建筑文化遗产之所承——“筑”育未来
参与本次传习营活动的营员构成丰富,其中包含如“师徒兵”、“亲子兵”等。
如来自上海与东阳某公办职业教育学校合作的建筑遗产保护企业,由企业导师带领东阳学员共同以营员身份参与到民居建筑修复单元,学习与体验大木作建筑修复技术与艺术。于结营之时来自东阳的学员分别写了深刻的学习体验感悟。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技艺的热情,以及对建筑遗产保护未来的坚定信念。
与父母分别进入营队参与建筑修复单元与人文单元的四年级妹妹,在人文单元学习与实践过程期间对村落中的建筑与自然进行了深度观察,并以手绘方式记录。(部分优秀作品以视觉符号形式录用于“数字金滩村”的搭建中)
▲营中的四口之家 ©张哲豪
除此之外,营队中的社会人士在活动期间均从各自的视角出发以各自的专业与爱好角度对活动期间的感悟做了不同的物化实践。
建筑不仅仅是砖瓦与木料的结合,它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文化、一个国家的灵魂与印记。“筑”育未来,在传习营这个活动中以“建筑”为媒介,将过去的智慧与经验传承给未来,让新的一代能够在古老的基石上继续创新与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盲目崇拜过去,而是要结合现代的观念与技术,对旧有的建筑进行适当的保护与改造,使其既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又能够保留其原有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不仅是建筑师和设计师,每一个居住在城市中、每一个走过古街古巷的人,都应当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为“筑”育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些寂静的石头与木头,再次充满生机与活力,为未来的世代指引方向,为文化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