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福建、安徽两地考察调研,从东南沿海到江淮大地,四天时间,两省四市,看大潮正起、千帆竞发。广大党员干部当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深悟“闽皖之行”传递的抓改革落实的鲜明信号,谱写文化强国、科技强国、民生为大的崭新篇章,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循迹“闽皖之行”夯实“文化根基”,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使命感,谱写文化强国的“传承”篇章。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漳州市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进行考察调研,现场多次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协同发力,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扛起“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要将此当成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时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深究,全面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动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循迹“闽皖之行”掌握“科技命脉”,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谱写科技强国的“奋斗”篇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而后总书记在合肥滨湖科学城和调研时再次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党中央非常重视和爱惜科技人才。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一体改革,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鲜明指向和重大部署。党员干部要主动挑起“科技强国”的大梁,培养“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强“争分夺秒”的竞争意识,坚持向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的“时代楷模”杨士莪学习“听海精神”,向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的“时代楷模”万步炎学习“钻头精神”,以“小我”之力,成就“大我”之功,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搏干劲,书写“科技强国、强国有我”的奋斗篇章。
来源:城关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