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4所,新增学位19140个;
新设公办幼儿园机构20个,增加编制234余名;
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1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60所;
……
“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要求,加大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保教质量,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增加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探索开展托幼一体化服务工作,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工作亮点纷呈。
学前教育普惠扩容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的有效途径。我市将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市定民生实事,“十四五”以来,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4所,新增学位19140个。面对城区内公办幼儿园数量及学位资源不足、教育用地又严重缺乏这些难题,市教育局积极行动,及时制定《漯河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编制《漯河市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趋势,逐年做好入园需求测算,完善县区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同时,大胆创新思路,探索收购城区内利用国有集体资产举办的优质民办幼儿园4所,转办为公办幼儿园,增加学位1740个。这一举措快速增加了普惠资源和公办学位,有效解决了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迫切需求。
在补齐普惠资源短板的同时,我市把提升保教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市教育局印发《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全方位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利用集团化办学、领航共建、结对帮扶等系列活动,建立分级帮扶体系,让强园带弱园、大园带小园,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学前教育管理行政人员业务水平。先后组织全市各县区学前教育主管领导、幼教专干和幼儿园园长,到郑州、大连、苏州、武汉等先进地市参观学习,拓宽学前教育视野,更新幼教理念,为引领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开展逐级分层培训活动。市教育局主要对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开展引领培训,各县区教育局主要对区级及合格园开展全员轮训,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同时,以评促建,持续开展示范园创建、幼儿园督导评估活动,不断提高保教质量。目前,漯河市已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60所,为全市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树立了标杆。民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针对民办园运营困难现象,市教育局相继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的通知》等三个文件,要求各县区加强源头监管,完善监管体制,确保依法办园、规范办园。开展民办园运营情况摸排工作,根据运营困难民办园实际状况,实行包园管理,一园一策,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按照撤并合转的原则,提前安排教师和幼儿的分流,及时发放教师工资,不拖欠幼儿学费。积极探索民办幼儿园资金监管工作,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资金监管方案,落实资金监管责任,规范收费行为,坚决制止跨学期收费。截至目前,漯河市所有民办幼儿园资金已全部纳入教育部门监管中。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只有解决公办幼儿园机构设置和教师编制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公办园从硬件建设到内涵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每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单独核定事业编制,保障专编专用,满足教学及管理需要。截至目前,市属2所公办幼儿园实现人员全编,全市新设公办幼儿园机构20个,增加编制234余名,有效地解决了乡镇办公中心幼儿园机构设置空白、无教师编制问题,为公办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人口形势的新变化,漯河市积极应对。市教育局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托育幼儿,开展托育试点。目前,已有19所公办幼儿园在法人登记证上核准增加“托育”职责,多层次多样化增强服务供给能力。
展望未来,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积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更加灿烂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