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博主发帖称,坐标菏泽,今年暑假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小区群里、学校门口、就连代课老师都公然在群里招学生去他家补课。
这名博主感慨,一个小学有什么好补的,如果真是双方父母都上班,没人看孩子到可以去培训班看着写作业,预习新课真没必要,暑假都学会了,开学上课老师讲课的时候反而不认证听课了,大家说是不是?国家政策是放开了吗?
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根据该博主的配图显示,一则初一升初二的衔接班开课通知映入眼帘。课程从7月9日开始,到7月29日结束,合计21天。涉及到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排出的上课时间也比较饱满,上午7:40到11:10,下午14:30到17:10。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并议论纷纷。
有网友认为,培训机构有什么不可,喜欢就去不喜欢就不去,有些家庭家长不能辅导孩子就需要进培训班,而且孩子课余参加培训总比看电视、玩手机或者出门淘气惹事好,换句话来说培训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是一种市场行为,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应过度干涉为好。
有网友分析,双减的作用是把培训费用拉高了。
有网友表示,教培行业本来就既不伤天,又不害理,更关键的是并不是家长砸了钱小孩子成绩一定会好的。这总比去庙里花钱求神拜佛效果要好一点。希望国家连这都要管的,你是觉得公务员人数太少,再增加公务员数量吗?
近年来,教培机构的生存环境愈发“恶劣”。
一方面,经济下行,生育率暴跌,父母报班意愿减弱,导致整体市场萎靡,狭小的“蛋糕”,无法供应诸多大大小小机构的生存需要;
另一方面,“双减”持续推进,也让一众机构“束手束脚”,不仅招生更加困难,各种隐形成本支出也不断攀升。
今年2月8日,教育部对外发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指出在近些年集中治理实践和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形成《条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条例》旨在推动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既非“收紧”也非“放开”。对于学科类机构仍执行中央“双减”精神,不审批新的机构,督促现有机构依法经营,防止泛滥并制造教育焦虑。对于非学科类机构,各地可依规审批新的机构,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培训质量,推动合理定价,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总之,教培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近日,陆续网传有教培机构关停倒闭的新闻。
而刚刚又有网友发帖称,一学期结束,学校开总结大会。校长特别嘱咐老师几点:
其中第一条就是,不要开辅导班,即使家长有需求,你有挣这个钱的能力,也不要贪小利,触碰底线。
这名网友说到,老师平时总觉得自己不容易,看看校长容易吗?既要开展工作,又要像家长嘱咐孩子一样,为老师的言行举止操心,生怕哪位老师一句话,一个举动不得体,为自己,为学校,也为整个教育行业招黑。
总之,课外辅导培训班到底值不值得办,值不值得上,这一切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不过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双减政策之下,学生们的内卷并未减轻,更多的孩子为了中考这条独木桥,在全力以赴。
对此,你怎么看呢?
如果今天分享的内容不够看
可以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哦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