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桐梓坝校区,从它的创办至今,它不仅开创了内江教育的先河,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奋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内江师范学院的历史长河,追溯它的创办与由来,回顾桐梓坝校区的搬迁,感叹老校区的变迁与未来。
内江师范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本科教育资格的师范学院。
这不仅提升了内江的教育水平,更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通过一组对比图来回忆往昔吧!
△ 原内江师范专科学校校门vs桐梓坝老校区西区校门
△1982年的桐梓坝vs现在的桐梓坝
△1991年的田径场vs桐梓坝老校区的田径场
△1984年正在修建中的山顶图书馆vs桐梓坝老校区的山顶图书馆
△1988年的师专礼堂vs桐梓坝老校区的西区礼堂
△1987年的理化大楼vs桐梓坝老校区的第九教学楼
△原师专求精楼(办公楼)vs桐梓坝老校区的行政大楼
△1992年的山顶球场vs桐梓坝老校区的山顶篮球场
△1992年的百步梯vs桐梓坝老校区的百步梯
内江师范学院的创办,不仅填补了内江地区高等教育的空白,更为内江的教育事业开创了先河。从此,内江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这里汲取知识,成长成才。
回首往昔,内江师范学院的创办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教育者的心血与期望。
人们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年代,诸多怀揣着教育理想的有志之士汇聚于此,他们筚路蓝缕,从无到有,一点点搭建起了内江师范学院这座知识的殿堂。
在内江师范学院的发展历程中,桐梓坝校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里曾见证了无数师生的欢笑与泪水,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学校的扩张,桐梓坝校区也逐渐迎来了它的变迁。
2021年10月10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内江师范学院新校区迎来了首批搬迁入校的师生。这标志着内江师范学院正式开启了新的篇章,桐梓坝校区也迎来了它的告别时刻。
2022年6月下旬,随着体育、化工两个学院的入驻,高桥新校区迎来了它的全面启用。至此,关于桐梓坝校区的故事就此落幕。这个曾经见证了无数学子成长的校园,正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随着桐梓坝校区的搬迁,老校区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对于曾经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人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与回忆。
时光荏苒,眨眼间,不知不觉已然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了。当我们再次走近桐梓坝老校区,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追忆,有不舍,更有深深的惋惜。
曾经熟悉的校园,如今竟已变得有些陌生。一踏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杂草丛生的景象,那肆意生长的荒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被时光遗忘的落寞,让人恍惚觉得这里已然荒废了很久一般。
山顶图书馆,那个曾经陪伴无数学子度过无数个日夜的地方,如今已经人去楼空。然而,那些曾经在这里翻阅书籍、汲取知识的日子,却永远镌刻在了他们的心中。
山顶球场,那个曾经见证了无数汗水与欢笑的地方,如今也已经被拆除。然而,那些曾经在这里挥洒青春、追逐梦想的日子,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记忆里。
一下课就人满为患的商业街、四食堂、五食堂,如今也已经成为了过去式。那些曾经在这里品尝美食、结交朋友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但那份纯真的友谊与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心田。
承载了多少人记忆的百步梯,如今也因施工而封锁。那些曾经在这里上下穿梭、追逐嬉戏的日子,虽然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但那份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与感慨却永远挥之不去。
老校区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意义。那些曾经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怀念这里的一切。因为这里不仅承载了他们的青春记忆,更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奋斗。
我们感叹着时光的无情,它让曾经熟悉的一切变得如此陌生;我们惋惜着那些承载着记忆的建筑的消逝,仿佛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被抹去了痕迹。
然而,我们也明白,变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桐梓坝校区虽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留下的精神财富,那些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奋斗的故事,将会永远留存在每一个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的心中。
如今,桐梓坝老校区即将改建成医科学校教学场所,这无疑是城市历程更迭的一个象征。城市在发展,教育资源也在不断优化整合,新的使命将在这里延续。
尽管老校区已经不复存在,但它留给人们的记忆与感动却永远不会消失。因为那些曾经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人,已经将这里的一切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中。
就让我们怀揣着这份对过去的眷恋
也带着对未来的期许
看着桐梓坝校区开启它新的篇章吧
#说说你和桐梓坝校区的故事吧#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往期热门视频推荐
✍️责编:CC
👨🏻💻编辑:八卦妹
🎨文案&设计:CC
法律顾问 / 四川元绪(内江)律师事务所
【征稿】内江第一城网站长期征集文案、视频、摄影等内江原创作品,请在后台回复“投稿”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