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南诏铁柱庙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千年祭柱踏歌会”。
正月十五一大早,身着盛装的彝族群众便来到南诏铁柱庙,在“阿团”的带领下,领歌、祭柱、踏歌祈福。
来自各村的彝族打歌队有序进入爱苤殿进行膜拜。相传爱苤殿里供奉的彝族爱苤老爹和爱苤老奶这对民间夫妇,因为山歌、调子唱得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被后世尊为“歌神”。
彭家庄彝族打歌队队员毕涛介绍:“打歌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彝族比较古老也比较热爱的一项活动,我们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来这里领歌,领了回去才能开始新一年的打歌。”
领到歌后,他们拜别歌神来到铁柱庙主殿,围着千年铁柱,和着芦笙的节奏,舞着大刀打起歌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彭家庄彝族打歌队队员李学富说:“祈祷我们回去风调雨顺,百病消除,庄稼收成好,踏歌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我们不能让它失传。”
领歌和祭柱仪式结束后,人们来到前院广场踏歌起舞,彝族群众跳直歌、翻歌、折歌等彝族打歌。在载歌载舞中,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生活安泰、前程似锦。
除了踏歌外,来自全县各村花灯队也在庙会上开展了文艺表演,共绘出一幅民族团结美丽画卷,让游客领略到了弥渡彝族打歌文化和“花灯之乡”的风采。
昆明游客杨昊轩说:“他们的彝族服装特别有特色,民族文化很古老,彝族、白族和汉族能够非常融洽地在这样一种场合共同祭祀南诏铁柱,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民族共融、团结的局面,这是让我感触非常深刻的。”
“南诏铁柱庙正月十五打歌祈福活动延续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传承的是彝族古老的民俗文化以及朴素的感恩情怀。它反映了我们当地各族人民民族团结、生生不息、和睦共处的历史传统,是彝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文化和旅游部遴选的138个中国最有特色的春节文化活动之一。”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景丽说道。
文图 |王桂琼 王楠
编辑 |许亚青
审核 |欧阳嘉佳
终审 |欧阳利兴
签发 |李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