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胜大G都顶不住,碰撞测试“全军覆没”?为什么家用车都害怕追尾重卡

汽车   2024-11-11 22:07   湖南  

来源:懂车(id:idongche)

作者:肖鱼

制造噱头博眼球?还是撕下汽车行业的遮羞布?最近国内某头部汽车媒体,拿了30款热销新车完成90次碰撞,组织起了国内单次最大规模汽车碰撞测试,可以说是话题度拉满,各种视频切片全网到处飞。

比起规模,更加吸睛的是测试结果,在追尾大卡车的摸底测试中,大多数车型的表现都可以用一败涂地来形容。作为测试中价格最高的车型之一,路虎揽胜的A柱直接被撕开,B柱也完全扭曲变形,车顶天窗在碰撞中掉落,车顶整个被掀开,副驾驶位置的假人基本上可以判定为死亡,后排的老板座也受了重伤。同为天价豪车的迈巴赫S级,也在测试中出现A柱断裂,副驾假人判定为重伤。其余的例子我们就不多举了,你只需要知道,30辆车中大多数都表现糟糕,假人情绪稳定,走得非常安详。


只有少数几款车表现及格,所有位置的乘员都只受了轻微伤,也就是沃尔沃S60、小米SU7、特斯拉model3,基本上都是轿车,而且价格并不算特别贵。


所以网上瞬间就爆炸了,说沃尔沃“公路坦克”名不虚传,小米造车十分良心,特斯拉深藏不露。然后路虎和迈巴赫就是不坑穷人,让百万身家的老板们性命不保,其它的不及格品牌,自然也难逃一骂。

可问题在于,这样的测试真的有参考价值吗?从公平性上来说,这场测试由北京质检院作为测试机构,在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行,使用的车辆也都从市面随机采购,我们有理由相信,测试本身是公平公正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结果可以拿来直接对比,因为在追尾撞击中,车辆的A柱强度并不是唯一变量,车辆的高度、车头的长度,也会影响到结果。沃尔沃S60、小米SU7、特斯拉model3这三个表现较好的选手,全都是低矮的轿车,他们的A柱与坚硬的货厢发生碰撞,撞击部位已经非常接近车顶,并没有完全受力,实际上是剧烈剐蹭挤压之后,整个车身下沉,钻入了卡车的车底。


我们再看路虎揽胜和理想L6,它们的A柱撞击点非常靠下,基本上已经到后视镜的位置了,完全无法靠着车身下沉来卸掉撞击力,只能并且A柱的强度来硬抗,难度不在一个量级上。因为在传统的车辆设计中,A柱是作为笼型车身的一部分存在的,主要考虑的是抗屈服力,防止车辆在翻滚时乘员舱被压扁,或者在前部撞击时吸收一部分能量,A柱遭到直击的情况通常不在考虑范围内,就算考虑了,也没有办法做得太厚,因为A柱过于粗壮会严重阻挡视野。


另一个影响因素在于,车辆的长度,准确来说是车头。在测试中,卡车后部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防护梁的,碰撞时,是车头最先接触这个防护梁,如果车头够长,且前部的吸能设计合理,就化解掉一大部分冲击力,等到A柱跟货厢碰撞的时候,速度已经大幅减缓。部分特别长的车,还在A柱碰撞的同时,车头也撞到了卡车的轮胎,又吸收了一部分冲击力。

所以,这一系列测试只能证明,某些车在撞击特定形状的卡车的时,是扛不住的,某些车能抗住。在现实中,卡车的防护梁位置,后轮的位置,货厢的高度,全都是各不相同的,哪怕沃尔沃S60、小米SU7、特斯拉model3这样尖子生,也绝对无法保证,在每个碰撞场景中都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你反过来讲,像一些泥头车,后轮就非常接近车尾,如迈巴赫这样的车头超长的差生,可能直接成绩反超。


这样的超纲测试,与其说揭了家用车的老底,倒不如说是,它深刻地反映了卡车行业进行变革的重要性。

家用车在重卡面前,跟一只虫子差不多,你无论怎么加强A柱,也难以覆盖全部的碰撞场景,应对不同的卡车。而且,2022年,中国货车保有量约3000万辆,其中重卡保有量约900万辆,而我们的家用车已经超过2亿台,显然是对重卡动刀改进更有效率。


目前我国的国标,只是非常简单地规定了,卡车后防护梁材料厚度不得低于3mm,可以调整高度的防护梁底边缘距地不得大于45cm,不可调整高度的防护梁底边缘距地不得大于55cm,以此来确保小车的车头先跟防护梁碰撞,在实际情况中,防护梁往往被轻易撞断,没有让车头起到太大的吸能作用。


更可怕的是,如此简单的防护梁,还有很多卡车司机嫌弃它影响装货,在坑洼地形还影响通过性,干脆就把防护梁切断,改装成可以折叠的样式,这基本上就剩个摆设功能了,要么就直接拆除,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咯。

与其在家用车这个螺蛳壳里做道场,多花海量的成本,牺牲其它性能,来换取一个漂亮的测试成绩,真不如来点简单粗暴的措施,把卡车的屁股整改到位。

汽车最前线
想了解汽车资讯、行业政策、新车点评;想熟悉掌握买车、卖车、用车等与车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汽车最前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