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大寒 | 御寒冬补正当时,清热润燥巧养生

政务   2025-01-20 18:07   四川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

大寒

御寒冬补正当时

清热润燥巧养生


"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这一天我们该如何养生?今天就一起聊聊~



什么是大寒节气?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频仍,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天寒地冻的景象。




大寒节气

如何做好防寒保暖?



大寒节气防寒保暖是重点,俗话说“寒从脚下起,热从头上散”,大寒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


防头寒:中医理论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面是手足三阳经交会的地方,因此在寒冷的季节更应该保护好头部免受寒邪侵袭,日常不要用冰水洗脸以减少寒冷刺激,出门可以佩戴帽子、口罩、耳罩、围巾等物品,根据气温选择合适的厚度。


防脚寒:民谚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之说,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而夜间寒意更甚,很多人冬日夜里都有脚凉的症状。建议平日做好足部保暖,穿厚一点的袜子,睡前可以热水泡脚,点按足部穴位,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适当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进行一定的室内活动,均有助于提升阳气,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从而保暖身体。




多吃哪些食物可以防寒保暖?



首选牛羊肉等蛋白含量更多的食物,蛋白质本身具有很高的“食物热效应“,会将蛋白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布散体表,起到防寒保温的作用。另外红肉富含丰富的铁元素,对于因贫血导致怕冷的人群也有很好的调护作用。


姜类、花椒等辛温之品,这一类食物具有辛温发散、祛寒温中、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增加产热,御寒保暖。但此类刺激之品,脾胃虚弱者应减少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碘作为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对身体的御寒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群应谨慎摄入此类食物。



大寒天干物燥容易上火

吃什么能“灭火”?




中医认为梨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生吃更能润燥,熟吃更能止咳。


西红柿


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C,有生津止渴,清热健脾的功效,冬天适当多吃西红柿,能够很好的缓解冬季干燥上火的情况。


黑豆


黑豆营养全面,能有效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具有清热、利尿、活血的功效,还能降血压,同时有助于减肥,是冬季降火之佳品。


大寒已至日,年味渐浓时。在全年的最后一个节气里,祝我们,身有暖衣,心存希冀,阖家暖归心。


更多大寒养生小知识,快戳视频↓↓学习起来吧!






   
       来源 | 人民网科普
             编辑 | 雷皓婷(见习)
责编 | 陆子羿
审核 | 杨斯宇
监制 | 尹才伟
投稿邮箱:wsxxwb@163.com
投稿QQ:1969055474
版权所有©武胜县融媒体中心
请积极接听民意调查专线热号:028-12340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i武胜
政府信息公开、便民信息服务、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