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陈卫刚,多年来致力于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早治及推广,通过建立全链条综合防治体系,不断提高兵团范围内消化道早癌诊断率。前不久,由陈卫刚团队主持完成的“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全链条综合防治”项目荣获2023年度兵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成本低、可操作、覆盖面广等特点,术后恢复良好,利于向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推广,提高诊治水平,改善基层医疗环境。“我们内镜下发现的这些早癌,经过我们内镜下的治疗,5年生存率大于95%以上,而且绝大多数水平切缘和垂直切缘阴性的这些患者在术后不用做放疗和化疗,远期效果非常好。”陈卫刚介绍。
1992年,陈卫刚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毕业,进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工作。工作多年来,他不断精进诊疗技术和水平,2009年,他带领团队在兵团率先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经过十五年攻关,陈卫刚带领团队成员建立了首个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全链条综合防治体系,近三年降低了兵团地区消化道肿瘤患者救治相关费用700余万元,早癌诊断率由原先不足10%提高到32.8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15%),早癌患者的内镜微创治疗率(ESD)大于86.5%。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病理学副主任医师杨兰是“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全链条综合防治”项目完成人之一,作为临床病理学专家,从2009年开始,她和病理科同事共同加入陈卫刚教授早癌诊治团队,她的病理学诊断报告能够辅助医生精确地确定病变性质,为患者提更全面精准的医疗服务。杨兰说:“依托消化内科技术的不断进展,我们现在对于早癌的病理诊断报告已经非常规范了。比如说,对于早癌的浸润深度、它的病变的部位,有没有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我们都有一个比较精细、完善的报告,给临床医生提供参照。”
10多年来,陈卫刚教授团队在这一研究成果过程中共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其中SCI17篇,中文核心期刊33篇,中文科技核刊及省级期刊20余篇。团队参编国家级指南及共识编写八部并出版,同时培养了近40名关于早癌研究的研究生,其中有一半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兵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骆苗苗说:“我是2020年研究生毕业。研究生期间,我跟从陈卫刚教授团队开始从事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内镜方面的研究,毕业之后学习了消化内镜。在这4年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学习和提升消化道内镜的微创诊疗技术。在我们内镜中心,每间诊室都有一张消化道早期肿瘤诊治流程图,就是帮助我们年轻医生去规范化操作,帮助患者更好的发现早癌,不漏过每一个可疑病灶。”
为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陈卫刚每年带领团队到新疆、兵团各地的医院开展消化道早期肿瘤早诊早治帮扶工作,并对内镜医师进行规范化诊治培训,加强消化道早癌内镜精准诊治技术推广。陈卫刚还首次制定了适宜兵团地区不同人群的消化系统癌前病变和早癌的临床诊断治范手册,达到个体化诊疗;牵头成立了首个兵团消化道早癌专科联盟,形成有效的兵团消化道内镜医师培训逐级辐射机制。
“早癌的发现是有一个过程的,尤其是内镜下的精准的诊断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医生必须仔细认真开展内镜诊疗。我们在医院进行手把手的培训,在兵团建了2个示范点医院、4个推广点医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逐年提高基层早癌的诊断率,也使我们兵团的老百姓享受到了三甲医院的同质化的诊疗过程。”陈卫刚介绍。(兵团广播电视台记者 赵瑞 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邵博越)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编辑:张兰兰
编审:焦亚峰 刘伟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shz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