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高工人形机器人
作者|Levi.
进入2024年下半年,各地人形创新中心仿佛吹响了冲锋号,开始发力狂奔。
四川、江苏、安徽、浙江的人形创新中心先后推出了自家的人形机器人,并且纷纷表示要打造人形产业生态,成为人形产业发展高地。
目前在这条赛道的领衔者,自然是上海与北京两地。
7月,上海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文简称“上海国地中心”)推出一款名叫“青龙”的人形机器人,并对其相关技术进行了开源,据称,“青龙”是全球首款开源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
10月,上海国地中心发布了包含《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在内的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
显然,上海国地中心希望通过打造开源生态以及制定行业标准,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为创建上海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奠定基础,推动上海向“人形第一城”的地位冲刺而去。
而北京并不甘于人后。
11月11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原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文简称“创新中心”)召开“天工开源”发布会。在会上,创新中心宣布将开源他们旗下的人形机器人“天工”的软硬件文档,同时牵头立项《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数据采集规范》与《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等行业标准。
北京、上海这场“双城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天工开源计划启动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表示,创新中心将专注于解决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持续迭代推出全球领先的标志性创新产品,创建繁荣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其中,创新中心的“创新产品”指的是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与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
人形机器人“天工”在今年4月初次公布,当时被称为“全球首个拟人奔跑的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时速为6km/h。
而今天公布的升级版本天工,实测平均时速可达每小时10公里,最高奔跑速度已提升至全球领先的每小时12公里。“天工”还可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多种复杂泛化地形中实现平稳移动。
而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则是机器人的“通用大脑”。它包含AI大模型驱动任务规划的具身大脑和以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技能执行具身小脑,具备一脑多机、一脑多能的能力,未来将拥有200万条机器人轨迹数据,适配20个以上机器人本体,实现具身能力开发时间降低90%。
有了创新产品,创新中心准备如何创建人形生态体系?他们给出的答案就是“天工开源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建立开源社区、开源技术资料与数据集以及打造学术研究联合体。
建立开源社区方面,创新中心将联合全球高校、科研院所、集成商等具备人形机器人二次开发能力的机构,共同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具身智能开源开放社区;
开源资料方面,创新中心已开放“天工”软件开发文档、结构设计文档,年底将开源天工结构图纸、软件架构、电气系统等内容,数据集、运动控制训练框架等方面也将陆续开放开源。
据称,今年12月,创新中心将开源通用数据集10万条;明年12月,他们将开源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天工的设计文档、通用数据集30万条。
合作方面,创新中心称,他们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信通院、他山科技分别成立具身智能领域的相关联合实验室,在情感智能、工业机器人、电子皮肤、电子芯片等多个前沿方向发力探索。
除了联合实验室以外,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优必选等首批合作伙伴,将通过课题申报、揭榜挂帅等多种形式,与创新中心合作共研,以“天工”为基础平台,在本体开发、具身大脑、智能小脑等多个前沿方向加速探索。
可以看出,创新中心采用了与上海国地中心类似的打法,对开源也倾注了丰富的资源,不仅开放了软硬件的技术文档,还通过与学院、企业的共研合作,让整条产业链对天工通用机器人平台的接受度上升,奠定自己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北上争相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创新中心与上海国地中心争夺的另一个焦点。
本次发布会上,创新中心宣布他们正牵头具身智能相关企业及科研机构制定行业标准体系,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标准系统架构,目前主要包括三个维度:机器人本体的性能要求,具身智能的数据保障,以及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本体性能方面,创新中心已参与发布国家标准《腿式机器人性能及试验方法标准》,这是第一个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国家标准,该项标准也同步制定了国际标准,在ISO TC299上进行了立项,创新中心率先进行标准落地,基于试验方法打造测试平台。
数据方面,创新中心牵头立项《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数据采集规范》工信部行业标准,这是国内第一个具身智能数据集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规范了具身智能数据集采集的格式,不同公司采集的数据可以互相共享开源,未来也将设计数据集的系列标准,降低数据集的使用成本。
智能化方面,创新中心已联合业内多家权威机构起草《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标准,智能化分级将基于用户需求响应和人形机器人自主行动能力,将人形机器人智能化等级划分为0到5级,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更多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国地中心在上个月底发布的团体标准《具身智能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同样规定了具身智能技术领域的智能化等级划分依据。
他们采用系统功能性、自主性、泛化性的分级原则,按照感知、认知、决策、自主等核心能力作为分级要素,将智能化等级从基础到高级智能化水平划分为G1-G5五个阶段。
本体设计、数据收集等行业标准的建立,无疑能让人形机器人企业们统一设计的规范、加速数据的分享、数据的复用、降低研发的成本,协力让产业快速成熟。
但谁建立这套标准,对于两个中心而言,同样也是决定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聚集的关键问题。
结语
放眼过去,从来没有一个如此不成熟、又如此前沿的行业,被政府如此深度地介入。
北京与上海,不约而同地采用类似的打法,以创新中心/国地中心为支点,利用它的平台作用,推动产学研合作,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助推人形机器人产品落地。
区别可能在于,上海拥有长三角强大的零部件供应链优势以及丰富的工商业落地场景与产业资源,在产业链的上游与下游都有深厚的积累;
而北京则有巨量的学术资源,有着科研界积淀了数十年的技术资源,以及在北方地区无可撼动的产业中心地位,能够吸引更多人才、经济、产业资源以及政策倾斜。
毕竟南方地区除了上海,安徽、浙江、江苏甚至更南边的广东,都有着自己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人才和产业资源可能都会被分流。
上海或许更早出手,但北京同样来势汹汹。
北京和上海的“双城之战”,谁会拔得人形机器人头筹?无论答案为何,中国人形机器人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它燎原的时刻也即将到来。
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之间的了解与交流,助力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商业化落地进程,由高工人形机器人、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举办的首届高工人形机器人年会将在11月28-29日于深圳隆重举办!
届时,凭借高工在新能源、3C、汽车行业20年的深厚积累,将有200+上下游企业,1000+产业链嘉宾参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在现场技术交流、供需与资本对接。
汉理资本是国内知名创业投资与创业服务机构,成立于2003年,目前管理七支人民币创投基金,专注于人工智能、信创与元宇宙、半导体机器人等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医疗科技等战略新兴行业与赛道,我们尤其关注硬科技、深科技、黑科技创业项目。汉理2016年创办了A轮学堂,目前已举办了13期创始人培训班(Founders Class)。秉承着“投早、投小、投高(科技)、投好”的初心与使命以及“培训、培育、陪跑”的“三陪式”天使投资策略,汉理A轮学堂致力于打造“中国式YC”,为建设全球科创高地而努力打造一个“YC式”科创生态。
新钛云服|秉匠科技|万微半导体
国镓半导体|微胜新能源|海每康医疗
— 版权声明 —
本号所发内容(含图)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