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弥渡传统习俗

企业   2025-01-27 17:14   云南  


弥渡

春节习俗

你知道吗?




春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首,备受人们重视。每到春节,中国大地上总是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热闹的鞭炮,欢庆的锣鼓,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来庆贺传统的新春佳节,以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和祝愿。

千百年来,各个地区的各族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欢度节日,并形成了许多色彩鲜明的风俗习惯。弥渡春节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小编给您说道说道:


除夕


一、吃年夜饭

弥渡的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做一桌丰盛的饭菜,一般都要有鸡有鱼,有肉有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螃蟹、花蛤等海鲜也被搬上了弥渡人的餐桌。鸡的头、爪、翅膀等要宰得大块且完整,待煮熟就餐前,方便找出来敬献祖先;“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意味着“年年有余”;肉里要炒进青蒜,不仅味道鲜美,还寓意来年有“算头”、“盼头”;一般还要煲锅排骨莲藕,以示顺达通畅;做一盘“小葱拌豆腐”或把青菜白菜合着煮一碗汤,有“清清白白”、“一清二白”之意。所有的菜肴都是超量准备,一般都要留到大年初一初二接着吃,以示年年有余。

二、贴春联

女人们忙着打扫收拾屋子,因为今天的活儿干不完,一拖就到明年,勤劳的弥渡人不愿落个拖拉、懒惰的名。男人们则带着孩子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和抒发美好愿望。在弥渡,每家每户都要精选几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加过年的年味。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贴灶君、甲马、门神、年画、“福”字。

三、发压岁钱

接下来,便是等待天黑。天黑时,就是发压岁钱的时候。压岁钱一般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现在也有很多晚辈发给长辈。既不改变传统习俗,又体现尊老爱幼、上和下睦的新风气。在旧时,弥渡人常用写春联剩余的红纸,把红红的票子包起来分发给孩子们,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如今就更省事啦,买几个精致的红包,直接塞进人民币分发。不少人还会在微信家族群里发个红包,大家一起在线上抢红包、送祝福。

四、守岁

夜幕降临后,一家人坐在客厅中“守岁”。一边拉家常,叙亲情,直到夜里12点后,开始按方向“送岁”。送岁时需要汤饭,纸钱和叫“值年太岁”的甲马纸。送岁归来,用红纸条在庭院花木围一圈叫“封树”。然后贴“春示”(古代的日历)在门上贴封条叫“封门”。随之就寝。


大年初一


一、 开财门

“开财门喽!”

“财门大打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健康快乐装满屋。”

这是弥渡人大年初一早上打开大门时最常说的“吉利话”。“吉利话”后,紧接着的是一串串清脆响亮的鞭炮声,家家户户,此起彼伏,宣告着辞了旧岁,迎来了新的一年。


村里共同用一眼井的妇女要去“抢头水”。当老人们起床后,晚辈要给长辈请安。这种情况,师范在《弥渡岁时竹枝词》里写到“匝地齐铺缘毯平,晓风吹处觉春生,新年景物真堪忆,香袭衣襟跪拜经”。这是向长辈拜年的真实写照。

二、喝米花开水

开“财门”后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喝米花开水了。“米花 ”其实就是爆米花中的一种,只不过它的原材料是大米而不是玉米,这是弥渡人必备的“年货”之一,“米花”一般大年初一的早上享用。在玻璃杯里放入半杯左右的米花,把碾磨好或用刀切细了的红砂糖放入杯里(有时还加些蜂蜜),再倒入提前烧开了的水,然后用一根筷子轻轻搅拌均匀,一杯甜蜜的米花开水便做好了。有的人家喝了米花开水后,可能还会准备年糕当作早点吃,象征着来年“更上一层楼”。

三、出门游玩

初一,在弥城内“看灯”算是弥渡人大年初一的传统活动了。在这里所谓的“灯”其实就是耍龙舞狮跳花灯。吃过中午饭,周边村庄的龙灯队、花灯队组织好队伍整装待发,热热闹闹、浩浩荡荡向县城进发。接了“灯帖”的单位、企业、商铺、家庭就会准时开好大门迎接灯队的到来。“灯帖”一般由各花灯队的队长,在大部队到达之前送达给愿意接灯的单位或商铺,且单位或商铺会在灯队表演结束后封一个红包以示感谢。红包所装数额几十元不等,对于数额灯队成员们从不计较,因为大家在春节一起跳灯就图一乐,能以这种方式把欢乐和祝福送给别人也是开心之事。



花灯队所到之处总是鞭炮喧天、锣鼓齐鸣,有耍龙舞狮的青壮年,还有崴花灯的阿姨们、奶奶们,甚至还有戴着“咩咕咧”(面具),扇着扇子“赶狮子”(一种花灯表演)的小孩童。只要花灯队一到,附近的人群总会追着围观,特喜欢看的人甚至还会追看几家才罢休,“玩灯”之处全然是一派热闹非凡、欣欣向荣的盛况。






也有不喜欢到城里看灯的老百姓,通常会选择和家人们一起出游,游玩的地点多为城内或城周边的景点,比如铁柱庙、天生桥、谷女寺……



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各家各户吃过早饭都要到野外去郊游,目的是“游百病”,喻意是出外走走,可以百病消除。



大年初三

初三,是走亲戚的日子,当年结婚的男女要回去拜年,认女方的长辈,女家请邻里作陪,款待男家亲属。还有人家会请春客,款待亲朋好友,搞好邻里关系,也有女家亲属来“还拜”的,大家高高兴兴,亲上加亲。春客的菜肴也是有讲究的,席上弥渡特色菜卷蹄、香肠、风肝,必不可少,丰盛之处不亚于年夜饭。



大年初四

初三、初四大家忙着拜年,走亲串戚,许久不见的亲戚互相问候,时间没有冲淡这份亲情,而是让这份感情越陈越香。



大年初五

“财神会”是海内外华商最隆重的传统节目,也是早些年弥渡的传统风俗。弥渡过老年,正月初五财神日也比较隆重,要把财神迎到家。早些年,过年这几天不做生意,最早也要初十以后才开始营业。商号之间互相拜年,商会还要向官绅拜年。至于号家(大商家)那就更隆重了,掌柜、先生、小伙计整齐地穿上新做的长衫,点上爆竹,按顺序排队在赵公明像前叩首,祝来年兴旺。

大年初六

正月初六是到开化寺祭女娲的日子,《县志稿》上记载说:“开化寺,在县城东门外,祀妇女娲,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传说女娲造人,是人类的祖先,因而祭祷。

大年初七

正月初六、初七是一年一度的密祉太极山庙会。太极山在县西南,海拔3064米,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州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弥渡、南涧、巍山三县内较高的山,山上寺庙多,风光秀丽,祭拜和游览者络绎不绝。清人周开甲有诗记庙会盛况:“摩肩接踵气腾腾,乐上风光在上乘,炮响声声人若堵,大家翘首看花灯。”


随着社会发展,春节习俗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现代人更注重与亲友团聚,共度欢乐时光,而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淡化春节习俗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美好期望和祝福。

2025




文图 |弥渡融媒

编辑 |马晓燕

审核 |欧阳嘉佳

终审 |欧阳利兴

签发 |李武华


微弥渡
汇集弥渡资讯,传承弥渡文化,让你了解弥渡,走进弥渡,发现弥渡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