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毒原则:科学为先,适度为要
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应以通风换气、清洁卫生为基石,预防性消毒为辅助,切记不可过度消毒。
一旦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露出苗头,更要加强通风,对可能藏匿病毒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二.消毒方法:全方位,无死角
1.消毒前物资准备
1.1个人防护用品:口罩(一般为外科口罩)、帽子、防护面屏、防护服或隔离衣、手套、长筒胶靴
1.2手消毒剂:快速手消毒剂
1.3环境、物品消毒剂:含氯消毒剂、75%酒精、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等
1.4消毒用具:喷雾器、消毒剂配制用具(小量杯、量筒、配药桶、漏斗)和消毒剂浓度测试卡等
1.5工作记录表和效果检测记录表
2.室内环境空气
首选开窗通风,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风不良的采用机械排风或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
也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紫外线灯安装量不少于1.5W/m3,吊装高度1.8-2.2m,通常在放学后使用,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完成后通风不少于1小时,并做好照射消毒记录,累计照射时间>1000h时,要更换灯管。日常每1周~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紫外线灯管。
紫外线灯管所需数量=房间面积×房屋高度×1.5÷30
对于体积60立方米的房间(20平米,3米高的房间),悬挂30W灯管所需数量为3根。
3.室内物体表面
可采用喷洒、拖拭、擦拭等方式结合,先清除可见污染物,后进行消毒处理,主要消毒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椅、门把手、教具、饮水机及灯控按键、地面等。
500mg/L的含氯消毒液(1:100,1份消毒液加99份水))喷洒、擦拭或拖拭,地面喷洒推荐每平方米需要使用100-300ml药量。(按照500ml 84消毒液原液计算,一瓶84可配置50L消毒液,以200ml/m2,60m2 1间教室面积计算可消毒4-5间教室;以15L常量喷雾器为算,需加150ml 84消毒液,加水14850ml,可消杀60m2 教室1.5间不到)
75%乙醇擦拭(注意:酒精只能用于小面积物品消毒。)在消毒物体表面时,应将其完全浸湿,保持10-3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应打开门窗,保持室内通风,让残留的消毒剂挥发殆尽。
卫生间:门把手、洗手台、水龙头、马桶按钮,这些“卫生死角”,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来帮忙,擦拭或喷洒,30分钟后清水洗净。地面则需用1000mg/L消毒液湿式拖拭,30分钟后开窗通风,再清水洗净。厕所、卫生间使用的拖把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min后再用清水清洗,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三.消毒工作程序
3.1消毒前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手套,备好防护用具,一般放学后开展,现场观察估计污染情况,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并按面积、物品种类、数量多少,正确选择消毒剂种类和拟采取的消毒方法,计算所需配制的消毒剂用量,并注意所用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保证配制消毒剂的有效浓度。
3.2本次以10*10m教室的地面消毒为例,使用常量喷雾器演示消毒工作程序。
3.2.1首先,室内消毒前,应先关闭门窗,将不需要消毒的物品储藏好。
3.2.2计算消毒液使用量
使用5%“84”消毒液配制500mg/L(1:100)含氯消毒液,计算教室地面面积100m2,推荐喷洒使用量100mI/m2-300mI/m2,本次使用200ml/m2的喷洒使用量,计算得到需要使用消毒液为20000ml(20L),需要“84”消毒液为200ml(0.2L),需要水实为19800ml(19.8L)。
3.2.3配药
先在配药桶中加1L水,再使用小量杯量取200ml“84”消毒液,量筒量取1L水,全部倒入配药桶中,搅拌混匀,再用量筒量取17800ml(17.8L)水倒入配药桶中,搅拌均匀,即得到500mg/L含氯消毒液20000ml(20L)。
3.2.4喷雾消毒
消毒喷洒顺序由外到里,再由里到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以表面湿润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工作完毕后,应将所有的消毒器械进行清洗,然后依次脱下工作衣、帽、口罩(或其他防护用具)。最后,消毒人员应彻底清洗双手,并用免洗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至少15s),填写好工作记录表。
3.3擦拭消毒
不重复拖拭或擦拭,以S型或Z型消毒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先擦拭相对较少接触的环境表面(非高频接触表面),再擦拭门窗、把手、楼道里的扶手、饮水机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表面。
四.消毒注意事项:安全至上,细节决定成败
4.1科学消毒,避免过度,让消毒产品物尽其用。有效期内,按说明书配制使用,安全又高效。
4.2教室内消毒,学生离场后进行,避免“误伤”。
4.3消毒剂具有刺激性。配制使用,口罩、手套不可少,个人防护需到位。
4.4含氯消毒剂,腐蚀性需警惕。消毒后应用清水擦拭。
4.5消毒液混用,危险重重。避免混搭,保障消毒效果,守护师生健康。
来源:传防科
审核:廉小妮
扫码关注眉县疾控
掌握健康知识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