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联】“万里覆寒云,千地飞素雪”大雪节气科普活动

教育   2024-12-06 11:59   黑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万里覆寒云,千地飞素雪”

大雪节气科普活动


大雪的简介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12月7日或8日交节,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的名字并非表示降雪量一定很大,而是意味着天气更为寒冷,降雪概率增加,范围更广。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此时,北方地区大部分已进入冰天雪地的严冬,南方气温继续下降,呈现湿冷状态。


气候现象

大雪节气后,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全国气温持续下降,雪成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大雪的气候特点包括:

1.降温加剧:北方许多地区气温降至0℃以下,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低温。南方虽不易见雪,但湿冷难耐。

2.大范围降雪: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形式为雪,可能出现积雪甚至暴雪,增加交通运输压力。

3.冰冻现象:江河湖泊逐渐结冰,北方一些地区的地面和道路会出现冰冻现象。


大雪的历史

二十四节气源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测,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大雪节气的确立,体现了古人对冬季气候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农耕社会来说,大雪不仅是一个气候现象,也是重要的农业节奏节点。在这个节气,人们需要储备粮食、准备越冬物资,开始修整农具,为来年春耕做准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因“雪”是寒冷的产物,代表寒雨天气,这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雨或雪。“大雪”名称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并不是表示这个节气期间下很大的雪。但是大雪节气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


大雪的物候现象

大雪时节,天地间呈现出独特的自然变化。古人将这一节气划分为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天气寒冷,寒号鸟停止鸣叫,象征寒冬深重。

二候虎始交:老虎开始进入交配期,此时冬季食物丰富,动物活动较少。

三候荔挺出:一种名为荔挺的兰科植物在寒冬中萌芽生长,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这一节气的显著物候现象还包括:

1.冰雪覆盖:北方地区大地、树木被冰雪覆盖,呈现银装素裹的景象。

2.动物冬眠:大部分动物进入冬眠状态,减少活动以保存体能。

3.农田封冻:农作物已收储完毕,田地一片沉寂,等待来年春耕。


大雪的习俗活动

大雪节气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冬日生活和庆祝活动相关的习俗:

1.腌制腊肉:北方地区开始腌制腊肉、灌香肠,为春节储备食材。天气寒冷有助于保存食物,形成独特的年味。

2.吃红薯、炖羊肉:大雪时节,人们讲究吃热性食物,如红薯、羊肉、牛肉等,以补充热量,抵御严寒。

3.滑冰滑雪:北方地区冰冻湖泊成为天然的滑冰场,民间滑冰、冰上游戏等活动增多,南方部分地区则利用人工设施进行滑雪运动。

4.祭祀习俗:部分地区延续祭祀天地的传统,祈求冬季平安与来年丰收。


大雪的养生贴士

随着气候进入寒冷的深冬阶段,人体阳气易受到外界寒气侵袭,此时应注重养生以保证健康:

1.注意保暖:穿戴厚实的衣物,特别是头部、手脚等易受寒部位,外出时戴帽、围巾和手套。

2.饮食调理:大雪时节适宜多食温热食物,如羊肉汤、姜枣茶、炖鸡汤等,少吃生冷寒性食物,避免伤脾胃。

3.补充维生素:增加蔬果摄入,如胡萝卜、南瓜、橙子等,增强免疫力,同时补充膳食纤维,预防冬季便秘。

4.保持运动:适量进行运动,如瑜伽、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注意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5.护肤润燥:冬季空气干燥,易导致皮肤干裂,可使用保湿霜或润肤乳,同时多喝温水,适量饮用蜂蜜水、银耳羹等滋润饮品。

6.调节作息:冬季天寒地冻,宜早睡晚起,以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保证足够睡眠,增强抵抗力。


结语

大雪是冬季的重要节点,是自然节律和人类活动的和谐统一。通过了解这一节气的特点,我们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冬季的气候变化,还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无论是保暖、饮食,还是习俗活动,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往期回顾

【社联】舌尖上的诗词-发现藏在诗词中的美食活动总结

【社联】“大学版,炸火花,破!!!”——图文收集活动

文/食品学院社团联合会溯文协会

图/来源于人民日报、科普中国

制/陈海润

责编/李思琪

校/卢锴文

审核/梁爽

东农食品青媒
发布学院信息,为全体食品学子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