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转自我在该知乎问题下的回答,以及其他几个高赞回答。
青千学者回国后,
科研环境不一样了。
在国外,
顶尖实验室的设备、资源都很先进,
团队也可能是国际顶配,
合作氛围也很棒。
但回国后,
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提供同样的条件。
有些人可能要从零组建团队,
设备也需要申请或改造,
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反手开干。
此外,国内很多高校或机构还是更看重论文的数量而非质量。
学者为了完成论文数量的KPI考核,
可能会选择容易发的方向,
而不再做那些需要长期投入的“硬骨头”研究。
结果就是,
文章看着越来越多,
但深度和原创性却下降了。
在国外,
研究者可以选择专注于研究。
但回国后会有各种行政事务、课题和帽子申报,
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
这些事情看似小,
却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
让人分身乏术,
科研自然受到影响。
另外,有些人可能刚回国时斗志昂扬,
但随着时间推移,
被环境的条条框框慢慢“磨平”了;
也有些人回国后,
生活重心从科研转向家庭或其他事情,
精力有限,
难以全力投入学术。
在国外的时候,
研究的是非常前沿的领域,
但回国后,
如果国内这个领域的研究氛围和资源支持还不够,
想继续做出高水平成果,
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还有科研圈子的原因,
回国后远离之前的核心科研圈,
关系可能逐渐疏远了,
人家慢慢地就不“带”你玩了。。
怎么解决?
其实有些方向可以尝试,比如:
改善科研环境,
多给回国学者一点时间和资源,
别让他们刚回来就陷入“论文数量大战”。
优化评价机制,
少看论文数量,
多关注创新性和长期影响,
这样大家才敢投入到那些“慢工出细活”的研究中。
减轻非科研负担,
比如行政事务能少则少,
让学者专心搞研究。
鼓励国际合作,
支持他们继续和国外的团队合作,
每年国际会议和几个月的出国访问时间,
保持前沿研究的势头和国际专家的紧密合作交流。
总的来说,
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但只要科研环境和评价机制更健康,
青千学者们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高水平研究,
情况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我们需要多一点耐心,
对他们多一点理解。
最后,想要申请海外博士(后)、教职职位的小伙伴,
欢迎在我公众号后台回复“博士申请”、 “博士后申请”、“教职”
加入全球各个国家的【博士申请群】、【全球博士后申请群】、【全球教职申请群】交流~
2 逗逗SF的回答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583376/answer/2472224413
3 坐等吴教授拿诺奖的回答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583376/answer/2277698250
4 匿名用户的回答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583376/answer/2485575006
最后,欢迎关注新活动
每周日【连麦直播陪伴申请】:欧洲/北美/全球留学教育移民咨询&专家联合咨询
硕博、科研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往期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s
号主简介
@留德华叫兽:系美国Clemson大学数学硕士(运筹学方向)、Ph.D. candidate,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学博士(离散优化、图像处理),读博期间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IBM实习半年,巴黎综合理工访问一季。现任德国无人驾驶资深研发工程师。
读博期间创办【运筹OR帷幄】技术、【DIY飞跃计划】留学|科研社区并运营至今,2020.08创办【DeepMatch】硕博|海外AI交友社区 ,知乎|B站 | 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科普自媒体创作者(超100w关注者)。
私人订制咨询:欧洲/北美/全球留学及AI/DS/运筹学私人订制/专家联合咨询
VIP微信群:【留德华叫兽VIP群】:欧洲/北美/全球留学移民咨询&教授专家视频直播连麦咨询
也欢迎同步关注我的抖音/B站/微博/小红书/蓝鸟X:留德华叫兽,防止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