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虫子飞到身上
可千万不能拍打
这种虫子就是 隐翅虫
接下来和老师一起看看吧
隐翅虫(rove beetle)又被称为“影子虫”、“青腰虫”,是鞘翅目隐翅虫科甲虫的通称,属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是鞘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一科,已知全世界有 58500 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隐翅虫的生境复杂,在农田、林间、雨林、山地、河畔及海边均有分布,在某些哺乳动物的体表也有发现。隐翅虫为杂食性昆虫,大部分以肉食为主,靠捕食农林害虫为生;一部分为腐食性、粪食性的昆虫,可以促进自然界物质的循环;另外一些以菌菇、植物的果实以及花粉等为食物。少数的种类可引起皮肤炎症,隐翅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数细长、体小,两侧平行,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一般不到3毫米(或1/8吋),最大可达3厘米。大多数种类鞘翅短而厚,长约等于宽,后翅发达,起飞时能迅速从鞘翅下展开,飞行后靠腹部和足的帮助叠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大部分腹节外露。有些种类后翅退化,甚至鞘翅一并退化;有些种类鞘翅发达,完全盖住后翅及腹部。幼虫无翅。有些大型种类有美丽的黑色和黄色,像胡蜂;有的外形和行为均像兵蚁。
隐翅虫身体里能分泌pH值1-2的毒液,腐蚀性很强,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呈强酸性。虫腹末端有肛门,会分泌毒液。如果用手直接拍死隐翅虫,皮肤一旦粘上,就会出现条索状、点状水肿性红斑,或者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甚至灼痛、瘙痒等症状。
隐翅虫夜间常围绕灯光飞行,停留于皮肤上的虫体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会导致发病。
隐翅虫皮炎是指皮肤接触隐翅虫体内毒液后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为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天后,局部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可发生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若发生于眼睑或外阴则明显肿胀,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还会伴有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隐翅虫不咬人,人们患隐翅虫皮炎是因为皮肤接触到了隐翅虫体内的强酸性毒液。
1、“灭其家园”:隐翅虫喜腐朽枯叶环境,那么我们应尽量消灭其滋生环境,清理腐败垃圾、清除杂草、保持环境干燥,可喷洒除虫药。记得外出踏青尽量不要在青青草地上久坐或久卧。
2、“断其来路”:隐翅虫昼伏夜出,趋光趋灯,夏季闷热天气其入室活动较多。所以,关好纱窗,尽量避免其“入室行凶”;睡觉时放好蚊帐,熄灭室内灯光;在室外乘凉时尽量不开灯或与灯保持一定的距离。
3、“轻吹重踏”:如不幸遇到虫体落在皮肤上,记住,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捏碎或拍击。正确做法是,将虫体轻轻吹落或用物品拨落在地上,然后用脚踏死。接触虫体的衣服记得洗干净暴晒晾干,及时收回室内,尽量不要放室外过夜。
上周我们丰茂新城幼儿园老师组织小朋友,一起学习了隐翅虫安全。了解隐翅虫,知道它的外形特征,如何防范隐翅虫叮咬。
【THE END】
是一次快乐的旅行
如果您的亲朋好友有2-6岁学龄前的孩子,
欢迎加入丰茂新城幼儿园。
班级设置:
小班、中班、大班
咨询热线:
13787239013(黄园长)
15073897907(朱老师)
幼儿园园址:
双峰县丰茂新城思云路B33栋
生活有目标
生存有智慧
生命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