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的变化
相对于第四版教材,第五版新教材体系、内容变化巨大,新教材从原来的12个章节近100页(正文),缩减为10个章节约85页(正文),且每一个章节内容、教学要求与旧教材都略有不同或完全改变(最终页码以9月使用教科书为例)。
(一)新旧教材目录对比(见表1)
(二)单元版块的变化及要求
1.新教材预备单元《我上学啦》从旧教材《可爱的校园》,《比较》单元部分内容增删而来,从原来的2课时延伸为5课时,本单元的巨大变化主要是为了幼儿的适应性教育,增加了幼小衔接内容、游戏,使学生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状态。
2.新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与旧教材中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相比较而言,课时、内容及要求略有微调,但变化不大。第二单元《5以内的加与减》与旧教材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相比,变化内容很大,新教材把《10以内数加与减》单独作为第四单元。同时删除了旧教材的《加与减(二)》即“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与减运算”内容,移入一年级下册。
3.旧教材的《整理与复习》内容,现教材没有单独版块目录但是实际配备内容,版块出现时机及内容与旧教材大体类似,但是由于前面单元内容变化比较大,因此内容呈现的学习序与原来略有不同。
4.新教材第三单元《整理与分类》是旧教材的第四单元《分类》改编而来,课时一致,内容和要求有所变化(注重事物分类)。旧教材《数学好玩》中的统计内容“人物分类”下移至二年级;“堆一堆”移入新教材第五单元《有趣的立体图形》中,并做适当拓展。
5.旧教材中的《数学好玩》单元版块内容,在新教材中以《综合实践》、《数学好玩》版内容呈现,体现《数学新课标》强调的项目式、主题式、融学科学习方式。其中《介绍我的教室》、《记录我的一天》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旧教材的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同时把旧教材第五、八单元的知识内容编排在综合实践版块,也是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达到即增素养又育人的目的。新教材的《数学好玩》单独聚焦“数学扑克游戏”内容,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运用。
6.总复习内容的学习体系,内容框架有所改变,《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每一个版块内容都以“回顾与交流”、“巩固与应用”排列,体现知识的结构化与模仿迁移性学习的要求。 具体版块单元内的知识体例编排、课时设计及教学要求。
(一)增智育人 德育为先
本册教材编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培养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完善育人目标,突出了数学的育人价值。首先是教材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材努力渗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增加科技类的“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内容,数的认识与运算中增加“国旗认识”、“光荣之家”门牌。传统文化方面增加古人计数的理解与课外阅读。其次是强调生活数学,加强融学科教育,实现“五育并举”。教材中第一单元第一课就是“走进美丽乡村”,体现新时代新农村的美丽景象。特别在第四单元渗透了较多劳动教育的场景与内容,比如“挖红薯”一课、整理与复习中的“收获西红柿”、“乘车”课时的练习中有“老农收获丝瓜”等。在“一起来分类”课时中加入当今社会要求的“垃圾分类”内容,在整理与复习中“7”的表示设计多学科融合。这些生活场景的介入,学科的融合,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儿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与生活”的观念,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三会”素养。
(二)遵循课标 守正创新
本册教材在落实新课标理念、坚持儿童立场、坚守数学本质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经验,重组课程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资源和更加开放的使用空间。首先教材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幼小衔接过渡。《我上学啦》这一版块内容从旧教材的2课时增加到5课时,不仅拉长了入学课程学习时间,同时增加校园、操场、教室等环境互动、熟悉新同学等内容,加强了学生的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适应,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许多版块内容难度的降低,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好奇心与求知欲。
其次教材遵循课标要求,着力体现素养要素。教材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载体,是《2022数学新课标》要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桥梁。教材编写者以单元和册次为依托,将11个核心素养表现在12分册126个单元的259处。本册教材对11个核心素养均有体现,其中比较注重的是“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意识”和“推理意识”。
再次教材遵从素养立意,倡导多样态的学习方式。由于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教材非常强调利用实物、模型、画图等手段丰富学生的数学理解与表达;还有就是利用实际场景、动手操作等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理解、想象与思考;另外基于课标要求开展的主题式、项目化活动学习在本册教材中也有体现,比如综合实践、数学好玩等版块的内容设计。这样一些非常规、开放性的学习方式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思维碰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最后教材设计“情境+问题串”的表达更具结构化,评价设计更加合理化。“情境+问题串”的教学设计是北师大教材的一大特色亮点,多年来的教学证明,“情境+问题串”的设计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本册教材将“情境+问题串”进行了进一步修正,使得“情境+问题串”的要素:问题的情境、提问的类型、问题前后之间的顺序及逻辑关系、问题解决的表征形式等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路径,通过“情境+问题串”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从头到尾”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另外评价内容进教材也是北师大教材的一个亮点之一。本册教材在《综合实践》版块中,基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以“定性”为主的描述性评价,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与提升空间,关注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二)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从“课堂习得型教学”转变为“多场景、多样态研学” 纵观新教材的另一个最大变化是学习场景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入学准备课《我上学啦》为例,教材通过“校园、操场、教室、菜园”多场景变化,设计了基于儿童视角的“认识校园、认识同学、一起游戏”等进阶式活动,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促进幼小衔接,从而使儿童能尽快的适应小学阶段学习(当然本单元的课时排列还有进一步推敲的可能)。在《综合实践》《一起做游戏》《有趣的立体图形》版块都设计了相关的主题式、任务型的微项目化活动。教师在解读教材、使用教材时要意识到这样的变化,从而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设计贴近学生现实的素材、情境、活动,从而帮助学生能尽快的从生活现实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养成有序思考、合理表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抽象意识、推理意识。
(三)深度挖掘资源素材,从“单学科学习”转变为“多学科融合”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及核心素养要求,数学教学要渗透“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要研究“大单元教学”、“主题式、项目化”学习(一年级主要还是主题式学习)。这样一些学习方式的变革、素质和能力的养成需要多学科融合的方式进行,本册教材在多个学习单元和场景中已经渗透了多学科融合的思想(前面已有叙述)。教师在此类问题的设计中可以向社会、家庭、其它学科征集素材及资源,比如在数的认识环节弘扬传统文化,设计“重阳敬老节”素材、设计语文成语、美术图片的链接(数的认识与运算版块资源相对较少);在数的读写环节设计生命安全教育(如下图3);在整个数学课程中渗透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等。通过这样的真实问题情境设计训练,学生在面对真实世界的疑难问题和挑战性任务时就能快速正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此以往,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数学课程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整理与复习
第二单元 5以内数的加与减
整理与复习
综合实践 介绍我的教室
3 校园开放日
第三单元 整理与分类
第四单元 10以内数的加与减
整理与复习
数学好玩 一起做游戏
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
综合实践 记录我的一天
3. 分享我的一天 教学设计
总复习
一年级上册相关资源推荐
2024新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资料汇总完毕,文中引用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如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如果有用,欢迎大家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