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不存在了?!!——参加北京大学生态讲坛后的一些思考......
科技
2025-01-04 17:56
北京
攀峰凌崇,和而不同。学习双碳知识,关注最新前沿方向,这里是双碳NetZero。
12月28日,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举办了第二十一届“生态讲坛”。笔者有幸参加了第一天的讲坛,收获颇深。院士和专家学者的报告为所有参会人员带来了一顿“生态学学术大餐”。从古生态学到生态学基础研究,从野外研究到人工智能,讲坛拓宽了笔者对于生态学的认知,也同时给笔者带来了一些深度思考。稍作总结,笔者挑出其中思考比较多的三点,如果有不同的/更好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在听了武汉大学卢欣教授的《长期野外研究在中国:困境与期待》之后,笔者也开始思考野外研究(实地考察)与办公室科研的关系。缺乏足够的野外研究(实地考察),这可能是很多科研工作者的现状。实际上,实地考察/野外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生态学是一门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科学,野外考察能够获取真实、详细的一手数据。这些数据是建立科学模型、验证假设的基础。另外,作为一个有情感的个体,科研工作者通过实地观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不同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在真实环境中观察动植物的行为或生态系统的变化,科研工作者往往能激发出新的研究问题或解决方法。这并非说办公室科研不重要,实际上,生态学研究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这需要在办公室内集中精力花费大量时间使用统计软件和理论工具完成。下午的第一场报告是方精云院士的《我国各省碳排放、碳汇及碳中和评估》,在报告的最后,方院士提出的建议有这样的一点:“碳中和碳达峰是国家层面的宏观目标。在确保实现国家层面目标的前提下,强制要求各省份都实现严格意义上的碳收支平衡并无必要,也不可能......”笔者听了方院士的报告之后对双碳目标的实现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之前阅读了相关的一些文献和学习了一些讲座,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对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所秉持的态度差异不小。一些专家学者持积极态度,认为随着技术更新、能源转型,碳中和目标将提前实现;一些学者持消极态度,认为碳中和目标可能会延缓多年实现/不会实现。实际上,每一种观点都有着一定的理论支持。我们也需要辩证地来看待。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和碳捕集技术的突破为实现净零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协议与技术共享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协同效应;然而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分配上存在长期争议,一些国家因经济或政治原因未能落实碳中和承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资金和政策的三重保障,同时更需要国际合作的深化。复旦大学赵斌教授的讲座《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将改变我们的生态学教学》和北京大学郭庆华教授的讲座《人工智能在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些思考》都提到了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影响。在当前,人工智能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深刻地改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速度之快,已经到了令人惊奇、惊讶甚至是惊吓的地步。人工智能大模型其能力从“本科生”水平到“博士生”水平,仅需短短的数月,可以预见的是,明年,也就是2025年,最新一代模型的能力可能会带给我们更大的震撼!在生活中,从客服到管理人员,从数据处理员到司机,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逐渐被人工智能替代。那么未来,生态学的科研人员,是不是也能被替代呢?生态学不存在了?!!!!未来怎么样说不好,就目前来看,生态学还是“存在”的。生态学是研究宏观生命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动态的科学,这样的学科特性导致了它短时间内还无法被目前水平的人工智能所“取代”。不过这也给我们以提醒:即便技术进步无可阻挡,我们仍需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人类与自然如何共存,以及科技发展是否真正服务于地球的可持续未来。——————————————————————————————————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的浅薄理解,不针对任何人、团体、单位或组织。不发表任何意见,不表达任何看法。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欢迎批评指正。欢迎转载、转发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请注明来源并添加公众号名片)。攀峰凌崇,和而不同。学习双碳知识,关注最新前沿方向,认准双碳NetZero。欢迎点赞收藏,点个关注不迷路。——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