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共和国同龄 | 跨越岁月的医者仁心

政务   2024-10-05 09:01   湖北  


人物名片

聂国兰

现年75岁,生于1949年8月,毕业于武汉医师进修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教育、科研工作数十年。

1968年就职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退休后曾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任职。现在江汉区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职,1990年荣获首届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成为中医学科带头人。



 “来我这边看病的病人很多,上午都有些忙不过来了。”聂国兰医生放下手中的笔,轻锤了下自己的肩膀。


出生于1949年8月的聂医生,虽已跨越了退休年龄的门槛,如今仍在江汉区唐家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每周一、三、五的上午是聂医生最忙碌的时刻。自1968年从武汉医师进修学院中医科毕业以来,她便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



“我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武汉市第十一医院(也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那个时候医院每天的病人特别多,医务人员人手不够,医疗资源相对现在匮乏一些,每天都要接诊到很晚。”聂国兰谈起刚参加工作时的艰辛。


一个简易的听诊器,一个水银血压计,一些镊子和棉签是那个年代医生手上为数不多的问诊器械。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聂国兰来说,要准确诊断病人病情,需要细致入微地观察,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


老式听诊器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诊断方式,CT、B超、心电图和各种内窥镜都是没有的。我们只能小心谨慎,全凭学过的医疗知识和经验来治病救人。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我们要进行会诊,甚至去古医书上找找有没有可行的法子。尽管条件很艰苦,但我们科室每个人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病人。那个时候感觉自己每天都有收获。”在聂国兰看来,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带给了她宝贵的精神财富。


患者送聂国兰医生的锦旗


上世纪90年代,各省市及地区纷纷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与投入,以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彼时的聂国兰被推荐参加了武汉市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拜师大会,向冯发祥专家拜师学习。



“当时国家越来越重视我们医疗行业,希望更多专家的好药方,好的治疗方法能得到传承,提升医师的业务水平。当时的培训学习对我受益良多,我和老师整理的很多资料、文献和我们的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一些消化类疾病的治疗效果。”这次契机,让当时聂国兰等一批医师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体系。



本世纪初,为了解决江汉区北部片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聂医生所在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搬迁到了香港路392号。最初在老院区,聂国兰所在的科室一天接诊量最高为一天200人次,新院区接诊人次有了很大地提升,最高能达到一天300人次。


“当时搬进来,新医院的各方面都在当时比较先进。整个医院的工作环境比之前的老院环境要好,各类医疗器械相比之前也升级换新了,最大接诊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当时的新医院让聂国兰和她的同事们仿佛来到了一个新的舞台。



“我作为一名中医,这几十年感触最大的就是中药的一些变化。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大多直接开药方让患者自己抓药,现在很多有名的药方制成了颗粒,还能为病人集中熬制成品的中药汤剂,这些都极大程度地节约了患者时间,为他们省了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行业的巨大变化让聂国兰不禁有些感叹。


“现在来找我看病的,不仅老年群体多,年轻人也不在少数。大家的观念可能开始发生变化,大家觉得中医也能达到很好的医疗效果。”


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升,老龄化趋势显现。因为传统的观念,中医药在药性上对人更温和,更多的老人开始选择中医来治疗自己的老年病,中医也越来越受欢迎。在年轻人群体里,许多年轻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也更多地选择中医来调理身体。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现代睡眠医疗中心


聂国兰医生的故事,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医疗领域不断进步与创新的见证。她以一颗不变的医者仁心,跨越了岁月的长河,见证了从简陋诊室到现代化医院的变迁。



END

撰稿|袁世杰

编辑|童克琴

编审|张景

终审|戴莹


投稿|3057779502@qq.com

出品|中共江汉区委宣传部  江汉区融媒体中心  

           

欢迎点赞转发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庆自驾游江汉,收好这份停车指南→

假期松弛指南,江汉6大宝藏路线快码住!

江汉之声
一张宣传江汉的名片,一扇了解江汉的窗口,一座直通江汉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