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音乐外行,当付林老师离我们远去的时候,我们无法详尽阐述老师在中国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领域的卓越成就。
但是,与付林老师过往的点点滴滴却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心头,难以言表。特别是付林老师担任语言艺术展演评委的一幕幕,更是历历在目,温暖如初。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颗种子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如何浇灌这些幼苗,使之茁壮成长,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何其有幸,得遇良师益友,喜获无私点拨;
何其有幸,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能与付林老师志同道合,找到很多共鸣之处。
在艺术教育的海洋里,由付林老师为我们点亮灯塔,为我们护航前行,共同谱写一段段动人的教育乐章。
记得那年冬天,付林老师豪迈地说:“我退休了,现在给孩子们做做指导,是废物利用。”让我们再一次感到了付林老师的幽默与亲切。
那时候,在BRTV的《音乐大师课》排练现场,他亲自指导演唱经典的《小螺号》《妈妈的吻》,还有更多孩子们自选的歌曲。他自己高兴得像个孩子,而我也仿佛穿越回了自己的少儿时代,也像孩子一样。
懂音乐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付林老师的精神世界,就是真正地爱音乐、懂孩子,为少年儿童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让音乐沁润童心,让艺术照亮梦想!
一直以来,打动我们的不仅有付林老师高山仰止的音乐才华,还有他的谦慎随和的热心快肠,更有他对孩子们的精心栽培和大爱无疆。
作为口才老师,我们所从事的教学教研工作与音乐教育看似相隔甚远。然而当我们真正深入接触付林老师的音乐作品后,却也不由得陶醉在其中,收获许多深刻感悟。
《小螺号》那欢快的旋律、童真的呼唤,带着我们回到海边、回到童年。
在歌声里,我们能看到歌中的孩子在沙滩上嬉戏玩耍,吹着小螺号期盼爸爸归来;
《妈妈的吻》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旋律,用最质朴无华的方式唱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让我们沉浸在母爱的温暖中,回到了童年……
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让我们找到了与付林老师的共鸣之处——无论是少儿音乐还是少儿口才,其实我们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真正地懂少年儿童,愿意为少年儿童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作品。
付林老师的音乐作品,以其清新活泼、生动自然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无数孩子的心,也同样触动了我们这些语言教育从业者的灵魂。
那些少儿歌曲,浅显易懂,真诚质朴,没有装腔作势,没有故作老成,却能深入人心,影响了几代人。
这背后,正是付林老师对少年儿童最深沉的尊重和理解,才创作出真正属于少年儿童的音乐。
正是这份深刻的共鸣,我们曾多次邀请付林老师担任全国少儿语言艺术展演评委。
当老师站在由北京语慧天下承办的全国少儿口才艺术展演的舞台上,用那和风细雨又一针见血的点评,为孩子们的艺术梦想指明方向时,我们对老师的敬仰之情更加强烈。
老师的到来,不仅为我们的活动增添了光彩,更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艺术启示和精神支持,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在少儿音乐教育和少儿语言教育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是相融和相通的。
少儿语言艺术教育和少儿音乐艺术教育的相通之处,深层次地看,主要体现在对少儿的尊重和理解上。
付林老师不止一次地教导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
“从他们的实际接受度和关注点出发,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付林老师的音乐作品正是如此,他真正做到了把音乐作品当成孩子,给予他们最深沉的尊重和理解。
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音乐还没有完全被公众接受,但当付林老师亲自把自己创作的《小螺号》等作品交给十三岁的程琳时,她还是个学二胡的孩子,但她并没觉得陌生,而是很自然地,就像日常排练一样唱起歌来,十分有默契。这一唱,就成为了传诵至今的经典。
尊重和理解孩子,这一理念不仅贯穿于付林老师的音乐作品中,更成为我们语言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们充分利用这个宝贵经验,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童真的语言去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用童歌和童言抒发童心,正是美之所在,也是我们对付林老师深深的敬仰所在。
此后,付林老师先后五次莅临我们的少儿语言艺术大赛,每一次的交流都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艺术熏陶。
除此之外,付林老师请他的学生王玮玮、宁可、薛枫等知名青年歌手与我们的语言培训老师进行交流、切磋,还委托他的学生卢照洋为我们传授教学技巧,如“玩节奏”培养语言韵律感等。
来自付林老师的关爱激励着我们这些语言文字教育工作者,也为艺术教育带来最有力量、最温暖的支持。
音乐要哼唱,语言要传承,两种看似独立的表达方式在这里无缝交融,共同为孩子们编织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音乐如同叶子一样,总是要落到树的根部”,这就是少儿艺术教育的殊途同归——尊重少儿,为他们创作,为他们造梦,一代又一代,不辍致远。
回顾这段历程,能够邀请到付林老师为我们的展演活动做评委,我们深感荣幸。老师的到来不仅为我们的展演活动增添了光彩,更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艺术教育的精神财富。
我们怀念与付林老师共度的每一个瞬间,他的智慧与慈爱如同阳光般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我们更加感恩的是,能够有机会践行付林老师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付林老师认为“我们不仅要培养音乐家,更要培养有音乐的家”,他致力于少儿音乐美育教育,曾发起“大手拉小手”关爱儿童公益平台,海南付林音乐基金会也致力于让音乐教育普及到校园、家庭,提高全民音乐文化素养。
付林老师的心愿与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培养的不仅是少儿语言艺术家,更是要培养充满语言艺术乐趣、充满中国语言智慧的孩子。
我们希望通过语言艺术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勇敢地走上舞台,展现自己的风采,收获自信与勇气,也收获专属于自己的作品与成长的回忆。
“无论什么样的少儿艺术形式,都要让孩子勇于走上舞台,培养自信和勇气。”如今,付林老师带着这样的心愿走了,我们将继续秉承“尊重少儿,为他们创作,听他们发声”的愿景,与所有热爱少儿艺术教育的同仁们一道,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这是对付林老师最好的敬仰、怀念与感恩!
付林老师的谆谆教诲,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付林老师的艺术精神和教育理念,将永远照耀并守护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我们将继续发扬他的艺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