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耀匀 | 图:楠书房 & Google
设计:楠书房 | 摄影:方信宏
制图:Hallie
▼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说:「西方艺术发展史,往往以建筑作为形式的主线;而中国艺术发展史,最适合以书法作为形式的主线。」
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经过千年的探索与努力,已经形成独特的体系,即笔墨的四要素:笔法、结构、章法与墨色。
蔡襄《离都帖》
这套独特的视觉语言,意味着即使无法识别文字内容,依然能够超越语言和民族的限制,欣赏书法。
这套完善的语言系统,使「书法」不再只是汉字的附庸,而是能够与雕塑、绘画、建筑并驾齐驱,成为世界性的独立艺术门类。
空间、时间、节奏、造型、虚实、刚柔等等。中国人对美的各种感悟,都凝聚在书法最纯粹的线条、和最简洁的黑白世界里。
而篆隶行楷,颠张醉素,挥毫泼墨,意到笔随。各时代的文化艺术风气,都能在书法中得到体现,这是其它的任何艺术所无法取代的。
作为中国最普及的艺术,甚至无需专门去博物馆美术馆,书籍的书名,店铺的招牌,墙上的字画,名胜的牌匾,书法作品随处可见。
书法表面是字,实则是从技艺走向心灵的艺术。借用古人言,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之事,有极高的审美追求,除了感悟字体之美,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书写者的性情。
林语堂就曾直言:「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
作为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书法的技法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审美的理想。而审美的理想最终又指向人本身,是为了「成人之美」,实现更为理想的人格。
对人的生命存在与价值的思考,构成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这种理念直接融入了书法的一笔一划之中。
书法独特之处在于,不仅是空间的视觉艺术,更是时间的动态艺术。
书写过程就如同即兴演奏。这种书法的本质直接决定了:相比最后呈现的结果,书写过程更值得关注。
宋代文人、书法家苏舜钦就曾说:「窗明净几,笔墨纸砚皆精良,亦是人生一乐。」书写的过程,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内心愉悦和满足。
而作为当代中国人,如果能欣赏书法,也能亲身实践,将对书法的领悟融入日常的点滴,无疑会给生活带来难以言喻的美妙。研习书法至少有以下几大好处:
可以磨练意志
学书之人,临帖是必由之路,这需要认真细致地研究字法的结体摆放、章法的谋篇布局,还要体会墨法的浓淡虚实、运笔的气息疾驰。
书法,是一门静的艺术。日复一日的坚持临帖习字。洗砚墨池,退笔成冢,方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而始终坚持长久审度临摹,必定有着顽强坚韧的意志。
因为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在磨练意志力的同时,会让人容易集中注意力。在一笔一划中,还能治愈狂躁。长时间练习,能改变一个人的心里素质,做事说话也会变得沉稳镇静。
可以提升审美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形体神韵变化无穷,极具美感。
临《曹全碑》能感受其典雅秀丽、精美遒逸,线条圆润简洁、秀美绝伦,结体匀称含蓄、风姿绰约,用笔柔中寓刚、率意舒展;
《曹全碑》局部
临《兰亭序》能感受其用笔精妙,侧媚多姿、神清骨秀,墨气随浓随淡、行款忽密忽疏、自然生动;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临《玄秘塔碑》能感受到其骨力矫健,错落有致,巧富变化,顾盼神飞,字里行间气脉流贯。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隶书一波三折、草书潇洒自如、楷书笔法严谨、行书行云流水。临摹过程中不断流连赏析,仔细揣摩比较,鉴赏和审美能力自然会提升。
可以改变气质
练习书法需要调心养气,澄虑静思。无论临帖还是创作,都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摒心静气的进行。
临池研墨,日日伏笔,耐寂寞于繁华,持淡然于浮尘。每天能让自己的灵魂在浮躁的俗世中安静片刻,独守一份恬淡和从容。久而久之,必然拥有一颗安静的灵魂。
此外,临帖时,静读感悟帖中的哲理,可以滋养精神,升华灵魂;创作时,被优美的诗句意境所感染,亦可幻入妙境,陶冶情操。
常与诗词共融,与歌赋相伴,久之便会怡养性情,改变容颜和气质。
可以舒缓精神
书法具有很强的抒情性。生活中难免要面对喜怒哀乐。心情舒畅时,提笔挥豪,直抒胸臆,行云流水,洋洋洒洒,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心情沮丧时,随意泼墨,奋笔疾书,暴风骤雨,酣畅淋漓,所有怨气委屈都能付诸笔端,随风而逝。
性情是书法的灵魂。借助书写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将情绪融入书法之中,不仅书法就有了温度,生活也充满活色生香的魅力。
可以扩大社交
无论文客书友,四方云集,共品墨香;还是相互交流,拓宽视野,丰富阅历。能和知己互为嘉赏,习文论字,读书沏茶,高山流水,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无论从文化传统的小处着手,还是从中国艺术的大处着眼。无论是实用的社交货币,还是生活的怡然自得,书法都会为你打开全新境界。
如果你从来没有从书写里获得乐趣,其实就切断了自己和传统美学的深层联系,也丧失了生活中一份难得的享受,这无疑是莫大的遗憾。
为了将这份书写的美好带给更多人,并将传承千年历史的中国书法延续下去,「丹尼尔先生」和「楠书房」携手联名,特别创新出品「便携文盒」。
作为行走的「文房四宝」——「便携文盒」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精工制作。联名款不仅设计精致典雅,更是限量手工制作,自带收藏价值。
无论是在家、出差,还是旅行在外,「便携文盒」能让你随时拥有自己的「移动私人文房」,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余,唤醒曾经沉睡的书写记忆,多加练习还能让你自带光芒...
联名款「便携文盒」外观为抽拉盖式长方盒,尺寸适宜,设计考究,小巧精致,方便携带。小小的一个长方盒,暗藏了十个文房配件。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下面一一向大家分解,相信你们也会从大吃一惊,到想要入手,再到爱不释手。
STEP 1
拿出「便携文盒」
抽出长方盒盖子,会看到共分左右两池
为避免有失文雅,左池的物件,请勿拿着倒
只要用手指轻轻一按左池笔床的右侧
便能将里面的配件
轻松拿出
STEP 2
拿出内盒整个木套件
一一展开,里面含有
一支金丝楠木行囊笔1
行囊笔:因可收于行囊,便于携带,故称为行囊笔。珍贵的金丝楠木材质,和精细的狼毫笔头,让人更加珍惜,且愿意花时间认真书写。
毛笔被列为中国文房四宝之首,写出满意的作品,自然要仰仗于好的毛笔。
一个金丝楠木替换笔头2
替换笔头:特别精选了优质狼毫,作为备用笔头。书法练习者都知道,一支毛笔写到最后,往往毛笔还是好的,笔头却不行了。狼毫笔头,适合书写小字,笔力劲挺,宜书宜画。
一件金丝楠木笔床3
笔床:顾名思义如人睡的床一般,在书写的中途或结束时,让毛笔休息的小床。相当于今天的文具盒,是中国传统文房器,专门用来搁放毛笔的器物。
一只金丝楠木笔舰4
笔舰:文房中非常少见的特殊文具。古时,文人常用于界画中直线、八行笺或其他栏线的绘制。笔舰既可以置笔,搭配金丝楠木行囊笔,又可以绘制朱丝栏线。
一只金丝楠木笔舰香插5
笔舰香插:既可以做笔舰,又可以放置毛笔,最关键还可以做香插(具有三合一功能)。香插,用来插放线香,是民间流传最广的焚香之器。
古人于琴棋书画之时,会燃一炷清香于香插上,并开始练习创作。在青烟袅袅的升腾里,追求一种超乎物外的平常之心。
一管沉香6
沉香,一管共有8支线香,其香味特性:1)穿透性强;2)韵味甘甜;3)味道干净;4)留香持久;5)回香度好。沉香香味纯洁清澈,犹如刚切开的瓜果,富有层次,香味呈现出:前凉涩,中甜美,后淡雅飘逸,使人清新舒畅。
左右滑动,查看烟雾自然变化的艺术美感
STEP 3
文盒底部还躺卧着
一方老坑歙石砚7
一方墨青色松烟墨8
一方亮黑色油烟墨9
老坑歙石砚:此款砚台为精选老坑歙砚石,特请歙砚匠人纯手工定制。因尺寸极小,被匠人戏称为史上「最小」砚台。砚台形制虽小,但效果极佳,行旅中使用,便于收纳,同时又轻便美观。
左右滑动,查看松烟墨 vs 油烟墨细节
松烟墨的特点:1)淡黑无光泽,墨迹呈丝绒状质感;2)发墨速度比较快,但耐水性较弱;3)墨色呈墨青色调,淡而不薄、苍茫古雅。
油烟墨的特点:1)墨色浓黑光亮,浓淡层次丰富;2)因墨中含油脂成分,所以发墨速度比较慢;3)同等品质下,油烟墨更贵。
两款经典的墨锭,非常小巧,在书写前加水研磨,即可使用。
STEP 4
最后文盒的右池还盛放着
一方金丝楠木瓦钮印章10
瓦钮印章:为典型的汉印样式 —— 瓦钮。既瓦片式印钮,造型简洁古朴,曲线与爽利的章体直线对比鲜明,又在相互制约中有着巧妙的平衡。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可防止伪造。对于书法作品而言,缺了印章便不能算完整的书法作品。此外,不同字体的印章,能产生不同的艺术美感。
温馨提示:瓦钮印章提供免费刻字服务,需至少提前预留5个工作日(因涉及人工制版和刻字)。
隶书 - 两字:上海 | 三字:楠书房 | 四字:美成在久
小篆 - 两字:上海 | 三字:楠书房 | 四字:美成在久
STEP 5
一张小书法毛毡11
联名款「便携文盒」
因珍贵的金丝楠木材料
无论是自用亦或是送人
都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
左右滑动,查看联名 LOGO 细节
或旅行中写一封书信
笔墨温情又传情
风雅随行
联名款「便携文盒」
随盒会附赠50张宣纸
以方便大家练习使用
- 额外福利 -
这款行走的文房四宝
联名款「便携文盒」
让你随时拥有自己的
「移动私人文房」
联名款「便携文盒」开盒视频
▼
▼ 这款精致小巧的「便携文盒」,随时随地能开启你的「移动私人文房」。在安静的书写中,让你的品味与气质,由内而外散发。「便携文盒」自用或送人,都具有收藏价值。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