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必选“内讧”,投资者们遭殃

财富   2025-01-02 07:04   北京  

者 | 黄鹤

来源 | 数智研究社

导语:开盘暴跌31%,优必选市值缩水110亿,为何亏损不断?

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崩了。


12月30日,优必选开盘突然大跌,当日收盘,优必选收跌31.60%报62.45港元/股,总市值仅剩不到270亿港元。当日,交易额激增至22.9亿港元,相较此前一日放量10倍有余。



从资金流向看,30日当天大单卖出355.5万股,中单和小单均为买入,总数不到86万股。近20日以来,优必选资金流向均为流出状态,总额接近10亿元。


作为全球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的公司之一,优必选于2023年12月29日登陆港交所。如今在无重大基本面变化的情况下,股价突然放量大跌,跟限售股进入解禁期相关,不排除部分股东在减持套现。



优必选大跌背后


12月30日,港股一开盘,优必选的跌幅就超过了20%。午后优必选跌幅进一步扩大,盘中最低触及61.5港元/股的历史新低。当日收盘,优必选报62.45港元/股,总市值不到270亿港元了。


消息面上看,12月29日晚间优必选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CEO周剑分别与赵国群、夏拥军、王琳、熊友军及夏佐全各自订立终止协议,以终止一致行动方协议,12月29日起生效。


此外,深圳智能优选与周剑订立的一致行动方协议也已终止,12月29日起生效。公告称,终止一致行动方协议将简化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决策流程。


同时,优必选还发布公告称,周剑自愿承诺,自2024年12月29日起12个月内,其将不以任何方式减持其持有的7040万股H股。按照30日31.60%的跌幅,周剑单日财富损失了20.31亿港元。


在解除一致行动方协议后,包括赵国群、夏佐全等在内的诸多股东很有可能在接下来进行股份减持操作。



据笔者了解,周剑与赵国群、夏佐全等股东解除一致行动方背后,是双方对于优必选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分歧的表现。有股东认为优必选应该继续加大投入研发,保持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


但也有部分股东认为优必选应该尽快实现商业化。路线的分歧导致了公司决策的混乱,这给优必选公司的运营效率、经营情况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董事会会议上,股东阵营出现了对立方,原本团结一致的团队因为路线之争,变得四分五裂。


“内讧”公开后,投资者对于优必选的信心也出现了动摇,担心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内部矛盾,很可能影响优必选公司长期的发展。


在2024年3月,优必选受被纳入港股通标的等利好消息影响,股价猛地上蹿至新高的328港元/股,市值超过1300亿港元。不过,高点昙花一现,随后就是漫长的回撤和下跌。9个月时间,优必选市值没了千亿港元,重新回到了解放前。


面对股价暴跌和市值缩水,优必选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稳住局面。周剑在发布的内部邮件里表示,“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请相信,优必选的核心价值和愿景从未改变。我们将一起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曙光。”



四年半亏掉44亿元


成立于2012年的优必选,十多年来一直深耕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产品既有面向B端的教育、物流及其他行业定制的人形机器人,也有消费级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Walker、Walker X和Walker S等产品已先后问世。


2023年12月29日,优必选以“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头衔挂牌上市,发行价为90港元/股,首日收涨0.94%报90.85港元/股,总市值约380亿港元。上市后,优必选股价出现了大幅波动,3月7日股价飙涨至328港元/股的历史新高,但长期股价都处于“破发”状态。


财报数据显示,优必选从2020年至2023年间,营收从7.40亿元增至10.56亿元,但亏损却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从7.07亿元扩大至12.65亿元,四年间累计亏损接近39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优必选实现营收4.87亿元,归母净亏损5.4亿元。很明显,优必选上半年亏损超过了营收。


算上2024年上半年5.4亿元的亏损,优必选四年半时间累计亏损超过了44亿元。财报发布后,优必选董事会主席一字不提亏损的问题,倒是展望未来说2025年人形机器人订单如纸片般飞来,接近2000台。


迟迟未能实现盈利的优必选,为了获得资金在年内进行了三次配售。8月,优必选按92港元/股的价格配售了142万股新H股,募资约1.31亿港元。


10月又以86.18港元/股的价格配售了506万股新H股,募资4.36亿港元。11月20日,优必选再次以83.88港元/股的价格配售了700万股新H股,募资5.87亿港元。


算上IPO时候募集的10.42亿港元融资额,优必选在资本市场短短一年时间融资近28亿港元,频繁融资动作也引发了诸多关注和猜测。


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所处的行业既是等待开发的一块“金矿”,也是一只“吞金兽”。波士顿动力的Atlas人形机器人制造成本约为200万美元,至今仍困于商业化。


另一玩家特斯拉,其打造的Optimus制造成本也在10万美元左右。马斯克预计不久的将来成本将快速下降至2-3万美元之间,甚至低于一辆普通汽车的售价。


虽然当下优必选仍处于亏损境地,且在技术、商业化方面要落后波士顿动力、Optimus等,但在国内如果能把握住人形机器人大面积推广的蓝海,运用到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家庭服务等方面,想象力还是不小。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深入全球资本市场,洞悉每日市场脉动,为您带来专业独到、洞察深刻的财经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