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新报·今日特稿】王兴会|《黄继光》作者韩希梁的风雨人生路

文摘   2024-12-25 06:30   北京  

     


【导读】2024年12月21日,星期六,冬至。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马灯精神读书会联合研讨会在武汉陆海空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隆重举行。应马灯读书会创始人周桢战友邀请,我作为读书会成员参加会议。因为提前到场,我便与现场的老师们闲聊起湖北报告文学大作家、军旅作家韩希梁一些往事。一些年轻朋友听了我简单的讲述后,很是惊讶,湖北还有这么个大作家、名作家?忙用手机百度起来,并建议我写出来,广而告知。其实,我过去写了不少有关大作家韩希梁的故事,只是信息时代压茬快,一个时期或一段时期便被大量信息覆盖了而已。借这次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年会为引子,我把过去发表的作品翻找出来,分享给大家,以期共勉后来者,学习老一辈文艺家在战争年代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笔耕不缀的奋斗精神!


《黄继光》作者韩希梁的

风雨人生路


文/王兴会



40年代,他的作品就已在全军乃至整个解放区叫响;50年代末,他已成为全国很有名气的作家。然而,60年代初,他突然从军队、更从文坛一下子消失了;90年代,随着《黄继光》一书的修订重新出版,他的大名才又在全国各地传开。熟悉他的人,在打听他的下落和现状;不了解他的人,在到处寻问他的情况。


对于年轻的朋友们来说,韩希梁是个陌生的名字。韩希梁何许人也?


韩希梁是著名长篇传记报告文学《黄继光》的作者;是我军第一个以日记形式发表军事文学作品,并获奖被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作家;是我军唯一从战斗连队走出来的大作家;是我军第一个写一场战役全过程的作家;是我国军事报告文学创始人之一。


可以说,没有作家韩希梁,就没有《黄继光》。是韩希梁冒死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挖掘,创作了《黄继光》,从而才使得更多的人们了解黄继光,熟知黄继光,学习黄继光。


但韩希梁却不是因为《黄继光》才出的名。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的名字已饮誉全军,乃至整个解放区。他早年创作的《飞兵在沂蒙山上》、《六十八天》才真正称得上是历史名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几种版本对他这两篇以日记的形式发表的军事报告文学作品均给予了较高评价。


50年代末,《黄继光》出版发行33万册,出版量位于全国文学作品之最,并成为全国当时最畅销书。同时,被列为全国青少年必读书之一。韩希梁为此而十分风光,但好景不长,细心地人和熟悉他的人,却找不到他了。他一下子从军队、更从文坛消失了。


几十年过去了,韩希梁到哪里去了?韩希梁是否还健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解放军首任文化部长陈沂将军,自1979年平反后,到处打听他的下落,但都杳无音信。直到1996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批准将黄继光列为我军重树六位英模人物之一,解放军长征出版社为配合全军、全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决定与韩希梁共同对《黄继光》全书作增删修改,重新出版,才通过多方途径,终于在古襄阳城找到了依然健在的韩希梁。


陈沂将军得知韩希梁的下落后,十分高兴,欣然为《黄继光》的新版修订本《特级英雄黄继光》一书作序。最近,随着《特级英雄黄继光》一书在全国各地陆续发行,韩希梁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出于对韩老的敬仰,笔者近日专程登门拜访了这位老作家。现将老作家的风雨人生路予以披露,以飨读者。

1、“我没想到要当作家”


“其实,我从小就想当科学家,做梦也没有梦见过要当作家,说啥也没想到要写日记,更没想到后来写日记竟到了入迷的地步”。忆起当年写作路,韩老不无感慨地说。


韩老从小想当科学家,尤其是对洋学堂里设立的地理、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学特别感兴趣,并立志长大后当一名自然科学家。


谁知,上洋学堂时间不长,武汉沦陷,洋学堂解散。


1938年,韩老便在老家湖北枣阳地下党的引荐、帮助下,参加了八路军。


后来,在延安抗大就读期间,受一些名人影响,他又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当一名音乐家,在谱词或谱曲方面能够功垂名史。


然而,事与愿违,那些行家见他是个小孩子,谁都没把他放在眼里。音乐家梦就这样在他心中慢慢地泯灭了。

2、当作家从日记写起


韩老出名得益于写日记。一辈子与写日记结下了不解之缘。追溯韩老的日记,源于1941年。抗大毕业后,韩老便被分到新四军的一个炮兵连队当政治指导员。


在革命根据地,韩老从一些文化名人那里借了很多有关反映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写的都是苏德战场上的事,韩老读起来感到很亲切。有的描写的战场上的情节就如同中国战场上的一样。


韩老深受启发,兴趣陡增,猛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现:我也要把我们的战场情况写成书,鼓励全国人民为解放而战。韩老下定决心后,便开始搜集素材,为实现他的作家梦而努力奋斗。


为防日军和国民党部队的偷袭,部队只好晚上行军,白天宿营。每天晚上行军时,韩老总是同战士们一边走,一边聊家常,谈打仗的感受。


战士们也不把他当外人,心里想啥,嘴里就说啥,战士们讲时,他就注意用心记,到了宿营地,待安排好全连战士的吃喝拉撒睡和岗哨后,韩老便赶忙掏出笔和本,把夜里与战士们聊天的内容,尤其是战士们说的原话一一记在本上,有时实在又困又累,脚往路边的水沟里一放,还未等把脚洗完,便躺在沟边睡着了。


醒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有时战士们抓来可疑人员,他也要把审问过程记在本上,有时在宿营地小休两天,他便让战士们讲故事听、编快板书、顺口溜、唱各自家乡的民歌。有时宿营在村里,他便请群众们讲当地风俗习惯、民间故事、谚语、歇后语,等等。韩老也不管有用没用,凡是战士们和群众说的、唱的,他都原汁原味地记在本上。


一次,韩老宿营在一老百姓家。当时,他非常疲困。但房东的儿子却很兴奋,硬过来缠着韩老听他讲被国民党部队抓到兖州当劳工,在兖州城里挖战壕的事。


房东的儿子说,壕沟挖的很深很宽,城头上还架着机关枪,劳工们被丢进沟里边根本爬不上来。他是急中生智,在壕沟的壁上偷偷地挖了一串槽坑。后来,乘看守不备,在一个雨夜慢慢爬出壕沟,跑回了家。


房东的儿子谈兴正浓,韩老却困得要命。但仔细一想,这正是采访房东儿子的好时机。于是,韩老顺手拿出一本书,假装画着玩,便把他与房东儿子的对话、语言,房东儿子准备逃走和逃走时的心理,都详细地记在了本上。后来,韩老在写《六十八天》即淮海战役时,之所以能把杜聿明手下的逃兵写得形象逼真,便由此而来。


韩老对于他的这些日记,真正象对待宝贝一般。他专门找了个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牛皮挎包装日记,随身不离,背在身上。


有好几次,连队官兵在行军途中,遭到敌机轰炸,他的被包被受惊的战马驮丢几床,但他的日记却安然无恙地随身带着。再后来,虽经过多次搬家和“文革”抄家,他都设法保存下这些原始历史资料。


直到1993年5月,他见家里保存东西的条件太差,才将部分创作用不上的文物资料,他个人荣获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以及他的手稿《黄继光》和同刘白羽、沈雁冰等著名作家的来往信件、宣传品、历史照片、战争年代军用地图等209件文物资料,作为国家和社会地财富,无偿地捐赠给了他的家乡——枣阳市档案馆。


现在,韩老家中仅仅保存着1943年至60年代间写的各种日记近百本,和我军历次作战记录、战斗总结和战时报道,敌方官兵花名册、敌方的反共手册和宣传材料等部分样本。


3、我一定要写出像样的作品


1942年,延安进行整风运动。1943年,各根据地开始进行整风运动。随着康生的“抢救运动”浪潮掀起,“抢救”对象越来越扩大化,也越来越无章法。韩希梁,这位连队指导员,未成名作家,做梦也没想到,他因成天写日记而不出作品,竟成了师里点名指定的整顿对象。继而,被冠以“国民党特务”、“奸细”关了起来。


罪名和根源很简单。有人指控他成天不是在收集文学素材写日记,而是国民党特派打入我内部来的“特务”、“间谍”,成天在收集、记录我军“情报”,研究我军官兵的心理,以寻机进行策反。否则的话,他记录了那么多的素材,怎么不见他发表一篇作品。他成为被整顿对象后,大会小会都被“请”上主席台,接受“教育”。教育结束后,又被关进屋里写反省材料。


争强好胜的韩希梁,每接受一次“教育”,就暗下一次决心:“我一定要写出像样的作品,用以证明我不是奸细,而是一名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解放事业的战斗员、指挥员、宣传员!


上台接受“教育”,下台被关进屋里写反省材料。这样反反复复进行了两个多月后,随着中央纠正整风扩大化,纠正无原则地整顿的指示精神传到各根据地,韩希梁才被宣布无罪,回连队继续当指导员。因为写日记而被当作“特务”、“奸细”,关了两个多月。韩希梁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件事。


他从“平反”放回连队那天起,几乎用了一辈子的心血在写作之路上默默地辛勤耕耘着。两个多月的“教育”,成了他人生的财富,为他一生的创作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促使他非要在写作路上弄出个名堂不可。


重新回到连队当指导员后不久,他根据平时收集到的国共边区国民党部队经常派兵到解放边区抓壮丁,而后令其亲人拿钱来赎人,用以敲榨群众命根子钱的事件和情节,写成8000多字的稿件,取名《手工钱》,在《华中新华日报》上发表后,顿时,在解放区引起了极大反响。韩希梁因为这篇处女杰作,被调到华中新华日报社当记者。


解放战争开始后,淮阴、淮安失守,华中新华日报社遵照上级指示,将要转移到后方去,韩希梁得知老部队将从苏北撤到山东作战的消息后,便耐心说服报社领导,执意回到老连队继续当指导员,边带兵打仗,边写日记,边写稿子。


在华东战场进行孟良崮战役期间,他的“日记”便不时地在《华中新华日报》上发表。战役刚结束,山东解放区就出版了他写的日记体的报告文学《飞兵在沂蒙山上》。

                    


文中真实地记录了华东野战军的一个重炮连队,经过半月飞速行军,克服了敌人干扰、山路崎岖、天热、缺粮缺水等困难,终于和整个野战兵团象尖刀一样插进了敌后,进逼孟良崮。在兄弟部队配合下,一举歼灭了敌军五大主力之一“七十四师”。淮海战役快要打响了,韩希梁所在的野战兵团将从沂蒙山区出发,沿陇海路东段向南推进,参加淮海战役的全过程。


淮海战役行军三天,战役历时六十五天,总共六十八天。韩希梁将这六十八天当中每天的情况以日记的形式发表在战地小报上。其内容相当丰富,相当详尽地描写了党的正确领导,战士们的有勇有谋,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军民间的血肉关系,后方人民的全力支援,以及敌军的残暴、失败后的狼狈相,等等。


上海刚解放,他记述淮海大战的长篇日记报告文学《六十八天》便被出版。由于他的《飞兵在沂蒙山上》和《六十八天》两篇报告作品,是用他参加战斗生活的经历和体会写成的,反映的情况朴实亲切,很少浮华雕琢,文笔粗犷质朴,战斗生活气息强烈,时代感又很鲜明,都被载入我国现代文学史。


详见《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第575页;《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第371页;《中国现代文学史》第368至369页。同时,《六十八天》被华东军区评为二等奖(当时无一等奖)。他个人也因创作成果先后升任炮兵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后被调到华东军区任创作员。


4、我是怎样写《黄继光》的


新中国成立后,韩希梁经刘白羽推荐,调到总政文化部创作室任专业创作员。时间不长,朝鲜战争爆发。当时,本来上级已安排他到广州搞创作,但他却认为,只有继续深入到前线部队,才能提高创作水平,才能出精品。于是,他找到当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任文化部长陈沂,软磨硬泡非要到朝鲜战场不可,陈沂部长经不住他的苦劝,只好同意。


韩希梁便从总政来到准备赴朝作战的一个部队,在一个团政治处代职工作以体验生活。


他和团里官兵们一起参加了从动员报名、誓师出发、长途车运到鸭绿江边,直到千里行军上前线和在三八线与敌人对峙交战,他亲眼看到并亲身经历了所有的风雨磨难和炮火锤练。每天,他都掏出笔记本,记下当日的所见所闻所感,连周围人们的生活趣事和经历轶事,他也都一一记了下来。


当时,他亲眼见到许多青年战士在战斗中迅速地成长起来。有的战士刚入朝时,几乎还是无知的孩子,还不理解什么是战争,但在几个月或一年多之后,却成了出色的战斗英雄。他们所创造出来的英勇事迹连他们自己在开始入伍时也没有估计到。


成天耳闻目睹战士们的英雄壮举,韩老当时最大的欲望就是想尽快写一部小说,来描写一个具有高度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士的成长过程。并打算围绕着主要人物再写些其他的英雄人物。由此,他在战斗中不断记录和搜集素材。


一天,他忽然从一张战地小报上发现友邻部队战士黄继光用身躯堵枪眼、给攻击部队打开冲锋道路新闻时,眼前猛然一亮,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新闻人物和故事。谁知,就在黄继光英勇捐躯后不久,韩希梁代职所在部队在反击石岘洞北山时,出现了一位仿效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战士许家朋。与此同时,另一兄弟部队也出现了一位黄继光式的英雄李家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韩希梁从许家朋、李家发的英雄事迹中,认识到黄继光英雄行为的伟大意义和重大影响。而黄继光的英雄壮举则是受苏联卫国战争时的英雄马特洛索夫的启示。


黄继光是中国的马特洛索夫,许家朋、李家发则是两位黄继光式的英雄。这促使韩希梁决定,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中塑造一位以黄继光、许家朋和李家发等为原型的英雄人物,并描绘出他周围指战员的英雄群像。


当即,他给所在部队首长说明创作意图,部队首长便派了一辆吉普车送他前往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采访。谁知,行到半路上,吉普车被美机扔下的炸弹炸坏。韩希梁因躲避及时,才幸免遭难。没办法,他和警卫员只好骑马前进。但没跑多远,战马又被美机机枪击中。


最后,他和警卫员只好徒步前进。韩希梁来到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与连队每个战士进行亲切交谈,特别是黄继光生前的两个亲密战友,韩希梁不知找他们谈了多少次话。黄继光是连队通讯员,经常接触的人多,但凡是黄继光接触过的人,韩希梁都要找他们谈黄继光平时爱说的话和爱做的事。特别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团政委、连长和副指导员,韩希梁更是经常找他们谈黄继光的成长变化。


为了掌握更多更翔实的材料,韩希梁就常和黄继光生前的战友们吃住在一起。有时和连长、副指导员进行彻夜长谈,有时他就到简易木屋里进行写作。


一次,他正用神看笔记,忽然,感到头上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抬头一看,头顶上方几条大蛇在房梁上相互交缠在一起。其中一条大蛇张着嘴、吐着舌头,又向韩希梁头顶咬来。韩希梁见状,头皮发麻,赶忙找来一根大棒子,才把这几条大蛇赶走。


还有一次,他正在埋头写日记,忽然听到有人喊他,叫他赶快隐蔽。他刚跑到隐身处,身后便传来一声巨响,简易小木屋被美机扔下的炸弹炸了个满天飞花。几名战士趁敌机掉转方向之际,赶忙跑过来,将他拖到岩石洞里去。


为了真实而形象再现黄继光这个英雄人物的原貌,他常将自己的构思、收集到的故事和对话、细节讲给身边的战友们听,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战友们也不断为他提供各种建议和素材,他写出的许多章节段落,他周围的战友们大都听他读或说过,有的还与他讨论过。


1953年7月27日,停战后,别的作家、记者都回国了,韩希梁怕回国后环境变了、气氛变了、情绪变了,弄不好写不出象样的作品,便独自执意留了下来。为了了解黄继光牺牲时的现场,他化装成民警,进入非军事区,前往上甘岭黄继光堵枪眼的地方。


这里虽说是非军事区,但并不平静。敌方夜间常派特务过来活动,绑架人员,搞我情报。有时晚上蚊虫叮得浑身是疙瘩,奇痒无比,也不能拍打,只能用手去按。最让人难以忍受地是遇到下雨天。因为岩石下面埋葬了很多敌人尸体,雨后流下的山水,尸臭味还很浓。有时口渴得嘴唇直掉皮,也只好忍着。


韩希梁在民警的带领下,来到黄继光堵枪眼的地方,随便用手捧起一捧泥土,里面都有很多弹片。韩希梁就是在这种环境和心情下,夜以继日进行采写,直至1954年才抱着完整的长篇传记小说《黄继光》初稿回到北京。


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四川中江县黄继光的老家,在英雄的母亲黄妈妈的身边住了一个月,到处寻访和调查考察黄继光的经历道路,探索研究这个英雄战士的成长过程。


最后,经总政文化部编审出版处审阅修改后,决定将《黄继光》作为解放军文艺丛书之一出版。除了《黄继光》外,韩希梁另外十几篇记述朝鲜战争时军民生活的作品也在全国颇具影响,如《今日三八线》、《伟大的时刻》和《阿妈妮,别撵火车》等等。


5、虽历经坎坷和不幸,但老作家的晚年梦想依然是绚丽多彩的


《黄继光》一书的问世,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很多学校和青年团组织,纷纷为《黄继光》一书举行座谈会、报告会,韩希梁应邀出席到处讲话。他因这本书而十分风光,不仅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席了全国首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而且连当时出版的几种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若干文学评论以及军内外文艺界领导人的讲话中,都不断出现他的名字和评价其作品。与此同时,他又发表或出版了一批报告文学和散文作品。如当时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反映海军生活的《黄海散记》和关于解放军抢险救灾的《水风砂》等。他的几部书在全国第一、二次文代会上得到提名表扬。


1957年反右开始后,总政文化部部长陈沂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黑龙江劳动,总政文化部创作室的一些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株连,创作室被解散,作家们大部下放,或回到原来的所在的部队。韩希梁被下放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创作员。


60年代初我国困难时期,他又将再版《黄继光》的稿费,捐献给黄继光的家乡,使他再度成为新闻人物……哪知就在这时,他被流放“处理”回乡到襄樊一个农牧场,白天放羊,晚上接受“教育”,直到“文革”后才由襄樊市文化局因有写作任务将其落实政策,作为“以工代干”调到市里搞创作。此间20多年,便是他从文坛、更从军队突然消失的原因和结果。


今年已77岁高龄的韩希梁,身体非常健壮,看上去就象是五、六十岁的人,经常手拿收音机在室外活动,思维也依旧很敏捷。前几年,他作为“退休职工”在古襄阳城外汉水江畔老龙堤下一座破旧宿舍楼里定居下来。论及过去和晚年,韩希梁,这位1938年就参军的老八路和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都已很出名的作家,不在乎自己至今没有应有的各种身分待遇之类,更不在乎至今仍身居陋室。


他没有躺在荣誉薄上睡大觉,没有因往日的坎坷而消沉,而是把一个作家的生命价值植根于自己的作品中。他告诉笔者,与其花费精力为个人的事去打官司、去要求落实待遇,不如抓紧在有生之年再写出几部作品来。在写作时间方面,我已被耽误了二十多年,再也耽误不得了。再说,现在条件再苦,环境再差,也比战争年代强百倍。由此,他更是只争朝夕。通常是上午休息,下午养花、看书报、听收音机、买买菜,重温日记内容。


他说,过去年轻,可以到基层去体验生活,如今老了,只好靠重温日记来体验生活了。以前写的作品就是依据日记,今后还要继续从中挖出“珠宝”来。


每天晚上凌晨两点,他乘夜深人静时,开始戴上老花镜,继续爬格子,直到天亮才罢休。从80年代后期,他就是靠这种“挑灯夜战”精神,先后又创作出版了描写刘邓大军攻占襄阳的长篇《战襄阳)、《刘邓襄樊擒康泽》和40万字的新长篇《百万雄师过大江》。


最近,他又在酝酿并已着手创作更新的作品。这位早已不穿军装的军旅作家,仍生活在他内心深处的枪林弹雨、英勇拼搏的昨天的史诗里。因为,昨天是不应该忘记的。


(刊于1998年4月18日襄樊日报,1998年7月28日中国国防报,全国10多家报刊、杂志刊用)


【作者简介】王兴会,湖北枣阳人。1968年7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1988年11 月入党,本科学历。历任战士、排长、政治指导员、干事、科长、政委、部长、处长、副司令员、主任。多次组织部队官兵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先后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在中央级新闻媒体发表文字稿件/图片、视频1000多篇(幅/条),著有《世纪之交回眸军营》、《航天英雄聂海胜》。2021年7月,光荣退休。


战友新报
有情怀的战友文苑 有温度的战友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