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戎耀·身边的戎光 —— 鼓楼区模范退役军人风采展示”专栏 | “百事通”王建国: 从战场到社区 用行动续写责任与担当

文摘   2024-12-02 16:21   江苏  

开栏语: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上军装,献身国防;脱下戎装,奉献地方。他们有一个共同而又闪亮的名字——退役军人。为不断浓厚全社会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良好氛围,即日起,本报推出“彭城戎耀·身边的戎光——鼓楼区模范退役军人风采展示”专栏,讲述新时代老兵故事,展现新时代老兵风貌,反映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成果,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广大退役军人永葆革命军人本色,坚定信念,爱国奉献,奋发有为,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王建国(右)与师傅维修小区漏水。

近日,记者来到退役老兵王建国居住的珠苑里一村采访,只见他正骑车匆匆赶往1号楼7单元,“单元门口漏水了,我先去解决一下。”随后,王建国家属周永兰告诉记者,王建国退休以后几乎每天都是这样,一接到电话就出去了,大都是邻居打来的“求助”电话。
回到家中,王建国告诉记者,他去当“监工”了,现在问题解决了,便讲起了曾经在军营里的日子。1964年,18岁的王建国怀揣着从军梦,成为了一名高射炮兵。入伍不久后,王建国便随队执行起了秘密任务。他清楚记得,当时和战友们坐上全封闭的闷罐车,高炮也上了火车,军列一直向西北方向开去,下火车时是在夜间,他们又乘坐军车,拉着火炮,赶往了荒无人烟的戈壁。
“当时部队要求不允许和外界有任何联系,领导只说有重要防空保卫任务。”王建国告诉记者,直到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消息传到部队,他们才知道执行的是核试验的重要防空任务,“听到消息的时候是真高兴啊,能为国家重大建设出一份力,那种自豪感是无以言表的。”王建国笑着说。
1968年1月,王建国随部队参加援越抗美战争,进入越南战区。当时的美军,几乎每天都会组织规模不一的轰炸,但每次都被炮兵部队击退。最让王建国印象深刻的,是1月31日的一次轰炸。美军出动了大约20多架飞机,远远望去,天空黑压压一片。王建国和战友们第一次看见这么大阵势,但他和战友们毫无畏惧,奋起向敌人发起反击,长时间的连续射击,高炮炮管滚烫发热,战士们的手上、身上被烫得血肉模糊,但他们仍不放弃,先后击中敌机两架。

当谈起那段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经历,王建国红着眼眶说:“当时我22岁,国家需要我,我怎么能退缩,那时候就没打算能活着回来,什么都不怕,就怕完成不了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
1969年,王建国退伍回到家乡徐州,在徐州市轴承厂做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这一干就是37年,直至退休,他也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想想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们,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王建国说。
退休后,王建国把社区事当自家事,身兼数“职”,带2单元邻居看病化身“陪诊师”,帮1号楼张大爷取钱化身“快递小哥”,谁家遇到难事,他都会主动上门帮忙,王建国还主动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最新政策,然后向居民讲解,成为大家口中的“百事通”……
“脱下军装,我还是一个兵,为人民服务的兵。谁家还不遇到点儿难事,咱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有人需要咱就帮忙!”王建国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车上的“社区志愿者”标识格外引人注目。
除了帮助街坊邻居,王建国还热心参加社区建设。在2020年下半年,王建国发现小区里部分楼体有墙皮脱落,可能会有安全隐患,他主动向社区反映情况,协助社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由于该小区属职工福利房,而且大部分为老年人和租客,房屋维修资金一时难以解决,于是他发挥老党员、老职工、老战士群众威信高的作用,协助社区牵头召开居民代表议事协商会,了解相关情况,就解决小区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经过多次与社区一起走访住建局、房屋原产权单位,并反复协调沟通后,终于为小区维修改造争取到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社区工作比较繁琐,而且人员有限,王建国同志经常协助我们,既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又增加了我们的工作动力。”苏电社区党委书记李倩说。
采访结束后,王建国又骑着他的“社区志愿者”车赶往下一个“求助人”家中……
来      源:徐州日报  鼓楼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作      者:何相潭
摄      影:吴国乐
审      核:宋天玲

编      辑:王千里

徐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徐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