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1993年至2024年,三十余载风雨兼程,泰克人满怀激情、追求卓越。他们遥望北斗、勇立潮头,秉持“固基修道、履方致远、交融天下、建者无疆”的精神,倾青春、智慧与汗水,护航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程。
为凝练卓越成就,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技术专家委员会多维考量,从项目特性,涵盖特大桥、长大隧道、改扩建、联网、智慧工程,到业务重点布局省份的均衡性,以及设计、施工、EPC等业务类型,再结合项目斩获的荣誉与社会知名度,精心甄选出公司十大亮点项目。
目前,这些项目已登上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管的《中国网》之“数智中国”栏目,尽显“泰克水平”,震撼行业内外。
链接泰克公司十大亮点项目:
http://dicn.china.com.cn/web/qtzx/detail2_2024_12/26/4479417.html
1.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07年4月-2012年11月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工程位于长江江苏南京区段内,在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下游约10公里处,距长江入海口约320km,行政区划属南京市栖霞区和六合区,是南京市绕越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是中国首座三跨吊悬索桥,被誉为“中国的金门大桥”,是江苏省境内开工建设的第八座长江大桥,是国内跨境最大的双塔三跨悬索桥,主跨1418米,在同类桥型中居世界第三。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及接线设计全长28.996公里,其建设对满足过江交通需求、奠定交通格局、促进城市发展、完善交通布局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江苏、南京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一是运营安全首位,在特殊路段采用多项安全措施,如设置可变信息标志、超限管理、彩色防护路面等,实现了车辆安全运行。同时,为保证收费人员安全和票款安全,设置了现金传输子系统;二是全方位节能设计,通过选择节能灯具、全方位照明节能设计等手段,大幅降低运营电费。具体措施包括合理选择隧道照明洞外亮度、采用LED灯和变功率灯、使用中压供电等;三是配网自动化和桥梁设备管理,通过电力监控系统和桥梁设备综合控制系统,实现对变电站和桥梁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同时,引入了“配网自动化”概念,提升了电力监控软件的自动化功能;四是采用多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如并联电抗器解决长电缆供电问题,设置兼具CCTV高清摄录识别的WTM动态称重设备等,并发表了多篇技术论文。
该项目荣获2014年度公路交通优质设计一等奖。
2.山西省长安高速公路逢善至河坪辿段机电工程设计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08年10月-2015年5月
长安高速是山西省高速公路规划网“三纵十一横十一环”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长治市公路网 “三通一环”的重要路段。逢善至河坪辿段全长39.910公里,其中虹梯关隧道是全国公路第三长隧道,全长13.110公里。
本项目起点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处的河坪辿,终点位于逢善村,为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全线设置了10座隧道,隧道总长度约为21公里,多处路段桥隧相连,桥隧比达到70%以上。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车速80Km/h。
虹梯关隧道贯穿太行山脉,大大缩短了晋豫之间“时空”距离,挂壁公路成为历史,长安高速也成为全国第一条直达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大大带动了沿线的旅游业发展。
该项目具有诸多创新点,一是安全运营首位,设置管理站和救援站,提高特长隧道运营可靠性;二是供电安全创新,引入第三独立电源,降低停电风险,保障重要负荷稳定运行;三是通风方案优化,结合主体施工现状,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四是采用中压供电方案,创新采用中压供电,实现运营节能与智能运行;五是隧道照明节能设计上,结合高压钠灯与无极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六是分段减压供水技术,解决特长隧道供水超压问题;七是采用特色设计,地下风机房与洞内变电所配套设施,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与运营安全性;八是省界隧道设计统一,确保两省设计方案与技术指标一致;九是全面治超方案:设置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有效保护路产。
该项目荣获2016年度公路交通优质设计一等奖。
3.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16年12月-2021年12月
延崇高速公路是2019年世园会园区道路和2022年冬奥会赛场联络通道,为世园会和冬奥会的顺利召开起到了重要的交通保障作用。同时,本项目作为京津冀一体化西北高速通道之一,是连接北京城区、延庆新城与河北张北地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对于疏解西北通道京藏G6、京新G7客货运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7月,经过交通运输部遴选,延崇高速(北京段)智慧公路的建设作为北京市的高速公路代表纳入交通运输部智慧公路与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示范工程列表,重点从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方面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起点为延庆区大浮坨村西侧,与在施的兴延高速相接,终点于市界与延崇高速河北段相接,路线全长约33公里。建设标准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横断面布置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起点至延康路段为28.5米,延康路至市界为26米。全线设置互通式立交5座、桥梁18座、隧道7座,桥隧比87%;附属设施全线设置管理养护区1处、服务区1处、隧道管理所2处、泵站2处,主线收费站在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统一设置。
该项目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一是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的典型应用场景,设计形成了基于C-V2X高速公路车路协同技术方案,国内首次实现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应用示范落地;二是采用自动驾驶车辆车载传感器和路侧感知设备融合定位方法,突破了隧道内精准定位瓶颈,实现了高速公路隧道内车辆精确定位,实现了高速公路全路段车道级精准位置管控;三是提出了路侧设施部署规范及性能要求,编制了智慧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建设方案和技术要求的相关标准,形成了北京2022冬奥会示范运营方案;四是完成了国际首次基于C-V2X技术的L4级10公里连续隧道群乘用车编队自动驾驶和重卡队列跟驰,实现了该技术全球范围内真正意义上在实际高速公路隧道内自动驾驶的应用。
该项目荣获交通BIM工程创新一等奖、 202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奖(经典工程类)。
4.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改造项目部级工程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19 年1月3日至2019年11月15日
2019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交通运输部做出统一安排,成立专项工作组。按照工作安排,为指导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相关工作开展,组织编写了《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总体技术方案》。《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总体技术方案》提出取消省界收费站后,建设省界虚拟站,保持部省两级运营管理模式不变。采用5.8GHz 专用短程通信(MTC+ETC)的技术路线,ETC 采用5.8GHz 电子标签(OBU),实现“分省计费、分省收费”,MTC 采用5.8GHz 复合通行卡(CPC 卡)作为通行介质,实现“分省计费、统一收费”,从而建立部省联动的运营管理机制。
本项目是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部联网中心系统建设,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合理采用新技术,应用新设备,积极贯彻创新理念,完成了构建首个汇聚全国收费公路ETC 交易和其他交易数据的联网清分结算体系,首创基于门架交易、牌识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和数据映射的多门架协同技术,构建全国首个高速公路电子收费预约通行服务平台等多个创新,保证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顺利实施,同时满足联网收费未来发展需要。
本项目提出的关键技术已经在全国29 个联网收费省(市、自治区)开展应用,实现了高速公路收费“全国一张网”,推动了不停车收费技术的深入和成熟应用,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入出口管控的按照实际路径精确计费技术,形成了全网统一运营新模式。项目组通过调研、理论分析、工程验证等手段,对该项目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一是构建了首个汇聚全国收费公路ETC 交易和其他交易数据的联网清分结算体系,通过高效专有云系统支撑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和数据同步服务,解决了海量交易数据和沿途门架标识数据的精确匹配问题,实现了高速公路通行费的快速清分结算、精准对账。
二是首创了基于门架交易、牌识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和数据映射的多门架协同技术,有效拟合丢失收费单元、剔除反向标识和重复交易,解决门架漏计、反向门架误标、多义路径误标等问题,清晰路径拓扑关系,实现路径精确还原和计费。
三是构建了全国首个高速公路多收费服务主体联动协同服务系统,通过全国30 个省级服务主体“统一受理、分级转办、适时跟踪、回复反馈、抽查回访、服务监管”的闭环管理,解决了多客服主体多角色线上协同工作的难题,实现业务可监控,数据可共享,保障了客服体系协调高效运转。
四是首创性地实现了对全国联网收费关键系统节点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构建了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全国联网收费运行监测系统,解决了全网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型号多样的软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全网的运维管理水平。
五是构建了全国首个高速公路电子收费预约通行服务平台,精准匹配绿通、集装箱车辆的预约和查验信息,实现预约车辆的免费通行,提升通行效率和通行体验。基于通行频次、查验合格率、常运货物、常运路线等特征的用户画像,建立车辆信用模型,实现高信用度车辆现场免检放行,进一步提高通行体验,降低收费站现场查验管理成本。
六是通过云网融合,强化开放数据与敏感数据分域管控,实现数据分类处理,提升并行运算效率,构建数据高效安全运行的屏障,有效解决了高速通行多用户场景访问和海量数据运算问题,支撑清分结算、客户服务、监控监测等业务开展
该项目荣获2022年度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中国交建2021年优秀设计奖。
5.天津市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心机电工程项目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05年10月-2005年12月
天津市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运用现代交通控制,信息管理理论,综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图像处理、电子测控等技术,建立高度智能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对高速公路的交通监控、收费和通信等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并能够在一定范围进行控制和发布指令,同时具备与外部相关部门互通信息的功能,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天津市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在收费方面可以实现天津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通过拆账系统实现对路段、公司的收费拆账,从而减少司机停车交费的次数,减少路段公司的运营成本;在监控方面,可以实现对路网的交通控制,提高高速公路路网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通信网络的建设,为天津市高速公路的信息传输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平台,为实现天津市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
信息管理管理中心内设监控中心、收费结算中心、通信中心,对全市的高速公路的运营进行管理。
天津市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在管理和技术上都实现了创新。一是“当天账当天清”在其他地区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时,天津信息中心已经能够在同一天准确完成收费数据的“采集、汇总、拆账、对账、银行划拨”全过程,实现了“当天账当天清”,完全避免了因划账不及时给各业主造成的收益损失;二是天津信息中心率先建成省一级智能交通监控联网系统。它借助于高效的共用信息资源平台、通信系统平台和IP网络平台,将所有联网路段的交通监控、视频图像信息汇集到信息管理中心,实现路网内的统一监控、相互联动、资源共享,为社会公众、各路段管理机构、交通主管等不同需要主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三是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可规范各路段收费行为,减少主线收费站设置,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力度,提高交通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同时降低路段运营成本,带动了物流、生产等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四是该项目当时还是第一个引入视频会议系统、第一个高速公路客服呼叫中心。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天津市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进入了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
该项目荣获2008年度公路交通优质工程一等奖。
6.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台州段)机电施工第JD02标段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17年11月-2019年1月
沿海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网)的路线之一,是台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的重要主轴,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浙江的重要交通动脉。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路线全长102公里,总投资约240亿元,工程规模大,全国首批引入PPP模式,
它的建设将不仅解决甬台温沿海大交通瓶颈问题,更对实施主攻沿海战略推动台州新一轮发展具有重要支撑意义,并成为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撬动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
JD02标段工程范围包括:供配电照明设施(含电力监控、互通广场及大桥照明)、隧道机电设施的设备供货、施工、试运行、施工图补充设计的配合工作、缺陷责任期缺陷修复及保修期保修等。
该项目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一是工程定位打造绿色公路,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全寿命周期注入了大量绿色公路理念。同时助推台州打造山海水城,以及沿海鸟类、鱼类保护区,生态环保要求高;二是隧道照明实现无极调光,按需照明,洞外、洞内加强段和基本照明段分别设置亮度感知设备;与交通监测系统联动,获取交通参数、特殊事件;通过智能无级调光控制系统控制灯具亮度,可根据洞内外光环境、车流量及特殊事件动态智能调光;三是供配电系统选择高能效、低损耗的供配电设备(如非晶合金变压器),积极利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降损能耗。设置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供电系统运行的节能高效。
该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
7.广州从化至清远连州高速公路(K62+243.726~K112+901.5段)机电、绿化等工程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21年4月-2021年12月
广州从化至清远连州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路线全长 213km,形成京港澳高速复线和广州往北的快速通道。广东广连项目部负责中咨集团范围内50.657km的机电工程(监控设施、通信设施、收费设施、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隧道机电设施)、房建工程、交安设施、绿化工程、声屏障工程等五大部分施工。广连高速是广东省“十三五”高速公路路网规划重点工程,同时也是粤北地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大型基础性工程,项目的建成通车,加速了人员、货物及粤北偏远地区农产品的流通,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具有显著作用。
本项目在中长隧道中采用了无极调光设备,调光控制器可在简洁的通信传输中实现功效,为在监控运营过程中实现全路照明的精准便捷控制,控制高速公路有效照明、充分实现无人值守,按需照明,降低了能源消耗与运营成本。项目在收费岛土建中采用胶木板代替传统的钢模板,不随高温天气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的效果,具有出模速度快、耐蚀性好,成本低,易脱模等特点。广连项目采用了智能路侧设备RSU、毫米波雷达等一系列智能交通车路协同设备,对车辆精准捕获及全域位置精准跟踪,实现车辆隧道全域运行状态重点监控,助力智能网联车辆场景落地。交安专业中,在里面标记环节采用了高压无气喷涂技术,提高了附着物的表面质量,最大程度节省了人工和涂料;绿化工程改装了中分带种植土运输车辆,有效提升了花卉植被的种植效率,同时减少路面污染;房建工程运用了新型自动化抹灰工艺,为两万余平方米建筑物墙面施工提质增效。
该项目荣获2023年广东省优质工程奖、2023年中国交建优质工程奖、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广东省建设工程金匠奖、2021年清远市公路水运平安工地。
8.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机电工程CX-WX-91-2标段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21年3月25-2021年12月31日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项目项目起自常州武进区前黄镇,跨越新长铁路,与锡宜高速公路交叉后,经雪堰镇穿越常州太湖湾旅游度假区,下穿邀贤山后进入无锡马山境内,穿越太湖梅梁湖,终点在无锡南泉接无锡环太湖高速公路。路线全长43.90公里,全线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太湖隧道全长10.79公里,是目前在建国内最长的湖底隧道。
本项目建设目标为打造新时代江苏高速公路建设新品牌、打造新时代我国领先水平的品质、绿色、安全、舒适的超长超宽水下隧道示范工程、创建省部级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创建部科技示范工程、创建省部级平安工地示范工程。
该项目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太湖隧道监控系统在传统视频监控基础上增加基于双光谱、多目标雷达、光纤振动交通事件检测系统的智能感知与分析技术,基于车道控制与信息提示、分区广播、智能照明控制的智能联动与控制技术,基于全频无线通信、北斗导航、可视化巡检定位、气体检测与疏散引导的智能救援与沟通技术,全面掌握隧道运行状态,确保隧道运营安全。
该项目荣获无锡市工人先锋号、2024年中咨集团优质工程奖。
9.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项目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21年10月15日-2024年6月30日
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是国家《“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25条国家风景道之一,是促进海南省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未来海南要把三分之一的游客分流到环岛旅游公路上,形成一条旅游珍珠项链,打造成海南省全域旅游标志性项目和传世之作。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践行“生态路、景观路、旅游路、智慧路、幸福路”理念,打造高品质公路旅游产品、海南省全域旅游标志性项目,建设成为最美丽路、最现代化路、国家级美丽旅游公路。进一步提升旅游公路整体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后期管养,把环岛旅游公路建设成智慧公路。本项目线路沿线经过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陵水县、乐东县、东方市、昌江县、儋州市、临高县、澄迈县等多个市县区域,体现了海南地域地理特征和自然文化特色,是助力海南省产业转型升级,丰富和重构海南旅游方式,促进海南全域旅游发展、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构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手段。
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项目机电工程路线长、施工任务分散、多专业交叉施工,施工时还涉及各种地埋管道,被交道及通车路段均为地方路段,施工需办理施工手续涉及的单位有当地政府、交警、路政、燃气公司、给排水公司、通信三大运营商、执法局、公路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程厚复杂,协调工作极其繁琐,项目系统多、专业多,包含智慧交通系统、供配电系统、道路照明及景观照明系统,其中智慧交通系统包含视频监控、桥梁健康监测、电子警察、车路协同、供配电及微电网等子系统;景观照明包含桥梁景观照明及服务区景观照明。
电力管道CPVC管的敷设采用了新材料,运用新工艺,提高了旅游公路直埋电力管道(CPVC管)敷设效率。
该项目QC成果获得中国交建一等奖。
10.黑山南北高速公路机电交安项目
建设(设计)起止时间:2017年11月-2022年7月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全名为Bar—Boljare高速公路,连接南部城市港口城市Bar和北部与塞尔维亚接壤城市Boljar, 这条高速主干道全长约180公里,分五段建设。目前,Smokovac-Matesevo优先段已建成通车,该段全长约41公里,有16条隧道(单洞总长约35公里),20座桥梁,3座互通立交,是南北高速技术和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桥隧比高达60%。该段高速公路也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实施的海拔最高、地质条件最复杂、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
中咨集团承建全线开放道路机电(监控、收费、通信和照明)和隧道机电(通风、照明、消防、监控、火灾报警、广播电话、无线电等)、交通安全设施和1处房建工程,由泰克公司具体实施。
该项目具有诸多项目特点难点,一是项目技术难度大,环保要求高;二是该项目是国内第一家机电施工企业在中东欧地区采用全欧标实施的项目;三是该项目是国内第一家机电施工企业对外采用FIDIC黄皮书实施的项目;四是该项目是国内首次在欧洲地区使用国产软件(泰克公司自主研发的收费软件);五是本项目成功推动国产灯具进入欧洲市场,首次开启了国内主要机电设备进入欧洲市场的大门,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项目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一是完全采用欧洲EN标准及德国DIN标准进行项目实施;二是隧道内防火等级要求高,涉及安全的所有设备材料必须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运行90分钟以上;三是隧道内风机采用化学螺栓安装,并通过了各类破坏性和极限验证试验。
该项目的QC成果多次在中交集团、中咨集团的评审中获奖,多篇高技术水平的杂志在《公路》核心期刊及其他多部期刊发表,本项目《欧洲高速公路隧道射流风机安装施工工法》被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评为“2023年度优秀公路工程工法”,基于该项目编制的《中东欧施工指南》,供其他中资企业在中东欧地区机电施工借鉴参考,交通部立项通过了基本项目编制的《欧标公路交通工程施工规程》。
排版编辑:陈玉婷 胡静仪(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