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规划——理论、方法与评价》

文化   2024-08-26 08:02   北京  




本书是一部将理论方法与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读本,面向城乡规划、建筑学以及交通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专业人员,介绍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和典型案例,为读者呈现多维、丰富、有温度的城市轨道交通文化图景。通过讲述中国、美国及泰国共9座城市(纽约、重庆、北京、辛辛那提、北卡罗来纳州斯宾塞小镇、乌鲁木齐、张家口、徐州、曼谷)的轨道交通故事,从城市的历史与未来、文脉与社会两个方面作了分析解读。为配合案例分析,本书还免费提供了与纸质书配套使用的课程视频、PPT课件和练习数据,可以扫描下载,使之成为兼具可读性和可操作性的读物。书的简介也以音频“听书”的形式分享在推送的开头。

交通在《易经·泰卦》中的解读为“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可见,交通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物质载体的概念,更包含文化与思想的内涵。古今中外,伟大的交通工程通常意味着铭记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一条通过“交通”而实现理想的大道。在古代的中国城市,匠人营国理念中将“经涂九轨”作为帝王都城最权威的城市形态显现。西方中世纪时期,十字军东征是欧洲世世代代君王挥之不去的梦,通过罗马式道路实现圣战之梦。在当代的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其他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一道,承载着无数工程师的理想与追求。

古代中国城市的“经涂九轨”与当代泰国曼谷的“轨上城市”
对于城市中的生活场景,轨道交通提供了更多改变。例如,若要感受国际大都市的繁忙,最佳之处不是写字楼林立的陆家嘴、国贸或者华尔街,而恰恰是地铁站旁。一次早上8点50分走在纽约的华尔街上,下了R线钻入往来如织的人潮,每个西服笔挺的金融白领似乎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地,毫不客气地从前后左右见隙穿过。时间在那一刹那似乎凝固了,静下心便可听到这座繁忙都市强烈的心脏跳动。

轨道使城市中前行的路有了方向,建立了移动的新秩序和新规则。轨道之于城市,犹如骨骼之于人体,将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如串珠般连接起来。本书探讨的是轨道与城市的关系,但作者也希望跳出技术层面,让城市的活力跃然纸上,呈现出城市生活的全景画卷。

辛辛那提的案例,展示了美国中部工业城市的骨干交通基础设施,经历水运、铁路,一直到有轨电车和城市绿道的变迁;市政府始终在犹豫和踟躇,对于是否建设地铁举棋不定。“捷运”地铁系统最终没能成功建设,说明一转身的擦肩而过,可能就是一座城市一个世纪的遗憾。

辛辛那提上城区的有轨电车
在中国的案例中,除了对京津冀城市群和北京的案例作了基于职住空间关系和就业可达性的分析,也选择了乌鲁木齐和张家口等学界和行业等较少集中讨论的城市。这三座城市,分别展现了已经建成、刚刚建成和重新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所需考虑的事项,及其可能产生各种问题。

北京地铁1号线开通时的庆祝场景

乌鲁木齐的BRT大雪中成为维持城市交通的场景

在繁忙的当代城市,轨道交通使城市的节奏进一步加快,也有很多城市将其作为促进城市繁荣的万能药。但本书更希望为“轨道热”带来一些审视和反思,“跳出交通看交通”——不仅关注那些伟大的轨道线路和站点,更关注这些道路将未来城市引向何处。正如《离骚》中所说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关注速度和战车本身的同时,最终去往哪里、目的为何更为关键和长远。

从记录片段的文字到最终成书,先后经历了4年时间。相信岁月的沉淀会多一分心灵感悟;在城市轨道交通理论、方法与技术之外,多一分对于当代城市时空的认知。


   




微信编辑:牟文静

微信复审:苏   静

微信终审:欧阳东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平台为您提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书动态、图书查询、实时购买、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