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中国最东端的城市。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此交汇,塑造出雄浑与神秘的东极水乡。
数千年来,赫哲族人民以江河为家园,以万物为滋养,在白山黑水间,在四季轮回中,摇橹撒网,与鱼共生。他们是古老渔猎文化的传承者,创造出中国的赫哲族鱼文化系统。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大江浩浩汤汤,在小兴安岭、完达山间肆意奔涌,冲积出低平狭长的三江平原。抚远位于三江平原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
这里雨量充沛,河道密布,孕育出多种鱼类,民间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的说法,是一座渔业资源蕴藏丰富的宝库。
千年渔猎生活中,抚远的渔民们不断摸索鱼类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寻找人与鱼之间的默契。
随着中原地区的二十四节气歌传入东北,渔民们根据生产经验,创造出一套捕鱼的二十四节气歌,以此安排一年四季的生产生活,而这正是他们长期以来与鱼和谐共生的密码。
“清明河水淌,谷雨开大江。”谷雨过后,抓吉村的渔民陆续驾船驶往江心小岛上的滩地,准备开网捕鱼。他们按照商量好的次序,排队出江。
只捕大鱼,不捕小鱼;捕够生活所需,就不再下江,是他们祖祖辈辈遵循的约定。
“芒种鱼产卵,夏至把河拦。”渔民们知道,芒种过后,黑龙江、乌苏里江中的大多数鱼类进入产卵期。为了让鱼能够繁衍生息,自古以来,他们把芒种到立秋前后的夏季时光定为休渔期。渔民们在岸边修补渔船、渔网,为下一次开网做准备。
秋天,很多成年大马哈鱼游过鄂霍次克海,绕过库页岛,溯江而上,向着出生地进发。它们昼夜兼程,遇到急流险滩,就用尾部击水,一跃而起,越过障碍物。历经千辛万苦后,它们到达家乡,繁衍下一代。之后不久,大马哈鱼在江水中,迎来了生命的终结。
赫哲族有句谚语,“五花山,白露水,大马哈鱼把家回”,形象地说明这种鱼类洄游时间之准确。秋捕大马哈鱼也成为赫哲族一年一度的盛事。
在当地人看来,秋季是制作杀生鱼的上好时节。经过一个夏天的成长,鱼儿鲜嫩肥美,口感极为细腻。
做好杀生鱼,鱼肉切丝是关键。选取一块带皮鱼肉,不去鳞,把肉切成丝状的同时,还要保证鱼皮完整,很是考验刀工。
当地人延续着祖先的习惯,每年秋天捕鱼后,开始制作鱼皮衣。这是一项在赫哲族传承了数千年的技艺,制作过程烦琐复杂,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
随着鱼皮衣制作完成,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如期而至,抚远的冬季到来了。渔民们在江面凿出冰眼,放入长达十多米的大型拉网,一网下去可捕获上千斤鱼。冬捕,让赫哲族人在长达6个月的冰天雪地中有了充足的食物。
一首《乌苏里船歌》唱出了赫哲族的渔猎文化,让赫哲族风情传遍大江南北。赫哲族因江河的哺育而生,又因守护江河而兴,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独特的鱼文化,这是渔猎时代的遗产,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千百年来,历久弥新。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