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警骁骑护航群众出行安全
2024年11月21日下午,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立交合流处,吴女士驾驶的小汽车与其他车辆发生擦挂事故。让吴女士意想不到的是,交巡警主动联系她,通过远程处理,不到5分钟就完成定责,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简易程序)》电子版发到了她的手机上。近年来,重庆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总队以打造数字警务为核心,强化专业建设、创新实战机制、深化大数据建设应用,持续提升公安交通管理新质战斗力。事故“减量控大”全国排名第一,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成效居全国前列,道路交通畅通指数位居全国10个超大型城市前三……通过推动交通管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发生交通事故后,按照传统事故处理模式,驾驶人需自行报警并在路面长时间等待处理,多方对接、耗时费力,且极易引发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交通异常事件视频监测系统搭建后,这种情形有了明显改观。2024年9月11日上午8时许,家住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镇的陈女士驾驶汽车前往两江新区汽博中心上班,当行至内环快速路南岸区四公里江南立交处时,与从巴南区方向驶来的一辆小汽车发生擦挂事故。陈女士立即下车查看事故情况,并掏出手机,准备打电话向丈夫寻求帮助。然而,电话尚未拨出,陈女士便接到交巡警打来的电话,交巡警通过视频连线远程指导她固定上传证据,不到5分钟便完成定责,两名驾驶员分别收到电子版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中心城区道路干线和主要交通枢纽,市交巡警总队布设了450处监测点位,通过“路侧边缘计算+平台算法监测”模式,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事故发生后,监测系统将立即生成包含事故场景、车辆信息、驾驶人信息在内的预警信息,协助民警精准联系事故当事人,指导当事人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并通过创新搭建的“三快一平台”(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快赔指挥调度平台)和警保联动新机制,协同应急、消防、医疗、市政、园林、急救、保险、维修厂等多方力量,利用跨网信息共享实现社会资源多跨联动,用数据流打通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实现自动报警、视频面诊、远程定责、在线理赔全环节“云上办”。其中,车损和轻微人伤事故办结时间缩短至“小时级”甚至“分钟级”。据统计,自2023年6月交通异常事件视频监测系统启用以来,警方已累计在线处理交通事故超15万起。为有效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市交巡警总队从“人、车、路”和“企业管理、行业监管、公安交管”等方面入手,对亡人事故及重点人伤事故逐一全环节复盘剖析,深查每起事故背后关联的致祸根源、管理漏洞。近年来,市交巡警总队共深挖事故隐患8500余处,对事故暴露出的隐患“堵、消、治”综合施策、靶向治理,隐患整改率达100%。 道路交通管理“智慧大脑”
走进市交巡警总队交通监控指挥中心大厅,大屏幕上,中心城区各条道路的交通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屏幕两侧的一个个专题栏内,交通拥堵指数、在网车数量、通勤高峰平均速度等数据实时显现。2024年以来,市交巡警总队以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调度综合场景建设为契机,综合应用雷达、微波、地磁、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升级完善路面交通运行监测体系,借助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按照“运行态势、管控态势、安全态势”三大板块,形成道路交通“数字画像”,实现对全市交通运行情况的可视化管控。同时,通过集成警力、装备、设施、警情、事故、违法、隐患、预案等各类交通管理要素,并汇集视频监控、执法记录仪、高空鹰眼等视频资源,市交巡警总队打造出“警力资源一张图”,实现警情及周边可视资源一键调度。根据道路类型打造不同主题应用场景,市交巡警总队实现“路网运行一图呈现、风险隐患一网监测、信号配时一键调控”。中心城区设置绿波道路275条,涉及路口930个,2024年10月,主干路高峰平均车速同比上升4.7%,拥堵区段同比下降7.1%。市交巡警总队主动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大潮,织密道路交通感知、调控、交互“神经网”,打造了一批现代智慧城市数字管控示范路,升级打造330个“耳聪目明”的智能调控路口,对于重要的交通节点枢纽和主要通道,探索应用可变车道、多车道汇入、定向车道、左转借道等精细化调控措施,尽最大可能提升道路通行效率。“老婆,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喝那么多酒了。”在民警的见证下,家住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街道的李先生向妻子诚恳道歉。事情发生在2024年8月18日晚上11时25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接警中心响起,李先生向警方紧急求助称,因其喝酒误事发生家庭矛盾,妻子郭女士驾车离家出走,家人多次电话联系均未果。接警后,市交巡警总队民警立即将郭女士驾驶的车辆信息上传到警务系统。通过调取全市26万套卡口视频,同步比对分析,仅2分钟,警方便发现郭女士在江北区北滨路,并一键将报警情况、定位信息、处置指引等相关信息发送至“智能警务终端”。临近渝警骁骑队员接到指令后,一键导航快速抵达现场,将不安全因素化解于无形。这是市交巡警总队科技赋能交通管理业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在市交巡警总队监控指挥中心大厅,全市每条道路的交通运行畅通情况用红、黄、绿三种颜色醒目展示,执勤民警位置和状态信息在地图上被逐一标定,突发交通事件由数字算法模型实时监测并自动预警,一条条调度指令从这里发向全市路面执勤民警,让交通事故得到及时救援和处置、交通拥堵得到及时疏导、交通秩序得到持续维护。依托中心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市交巡警总队建成道路交通管理“智慧大脑”,通过接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局、市气象局等职能部门以及RFID(射频识别)、互联网导航等社会单位67类、超过150亿条数据,建立起事件监测、勤务优化、拥堵分析等37类算法模型,牵引基础管控、隐患治理、警情快反、勤务调度等一线交管工作高效协同运转。通过交通管理“智慧大脑”建设,全市交巡警一线实战实现由“零散型单一型”向“集成型协同型”转变,交通隐患排查整改由“事后被动处理”向“主动预警防范”转变,重大事故处置由“后台单向盲调”向“双向可视指挥”转变,日常勤务管理由“随机抽查监督”向“实时动态监管”转变。2023年,重庆交通事故指标同比全面下降,群众出行安全感与满意度、路面守法率、隐患整改率持续提升。“现在换证太方便了,省时又省力。”在位于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的某物流公司工作的唐师傅发出由衷感叹,“以前换证,要在医院、车辆管理所来回跑,没有几天时间根本办不下来。现在好了,就在附近体检机构做个体检,不到1个小时换证就办好了,新证还能寄到家里,安逸得很。”随着市交巡警总队推出的“一件事一次办”便民服务措施落地,唐师傅只需要在“交管12123”App平台一键导航到就近的驾驶人体检服务网点完成体检,所有换证信息在网上自动流转办理,真正实现补换证业务“只跑一次”。同时,市交巡警总队推动车驾管业务向派出所延伸,在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提供34项交管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机动车驾驶人变更联系方式、机动车驾驶人提交身体条件证明2项业务,便于企业、群众“就近办”,构建起“城区5分钟、农村10分钟”交管服务圈。
为进一步畅通警民互动渠道,市交巡警总队建立“交管12123语音服务平台”,主动听取群众诉求,以一个诉求推动化解一类问题,最大程度提升群众满意度,让公安交管工作更有温度、更具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