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王翚 《虞山枫林图》

乐活   2024-12-31 13:30   广东  




清 王翚 《虞山枫林图》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清 王翚 虞山枫林图 轴 纸本设色

 146.4x61.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虞山枫林图》是王翚应朋友顾湄之嘱,绘家乡虞山的秋景。此作仿照黄公望画法,运用圆润的中锋笔法勾、皴、点、染,并施以轻淡而鲜丽的色彩,力追《秋山图》之神韵。同时也较真实地刻画了家乡的胜景。

       顾湄(约公元1653年前后在世)字伊人,号抱山,江苏太仓人,顾梦麟养子。早通经义,十二岁作《为上者与民争利论》,宿老异之,为陈瑚高弟,徐乾学延馆于家。慎交、同声社兴,皆以得湄为重。值奏销案被累,遂绝意进取,专力于诗古文。吴伟业尝访之,出叹曰:“梦麟有子矣!”湄工诗,与黄与坚等称“娄东十子”。曾应徐乾学聘,助之校刊《通志堂经解》。收藏过《宣和画谱》。另有诗文集名《水乡集》。




     

虞山在王翬的家乡,他朝夕于斯,探奇领幽,得其胜趣,虞山的各处美景便成了他画作中的重要题材。在这幅为友人顾湄绘制的《虞山枫林图》中,王翬以高远法构图,秀峰叠现,碧树层出,苍翠凌天,烟岚弥漫,曲径依山势蜿蜒而下,小桥斜衔溪水两岸,村居散落水畔林内,火红的枫叶隐现于青松碧柏之间,正是一派虞山初冬的醉人佳景。整幅图画雄美中见雅致,严谨而又不失生动,群山多用披麻皴,行笔秀润,设色明丽,堪为佳构。




  清初“四王”虽均以仿古著称,但其中又有分别。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是宗法黄公望为主,兼及旁人,王翬则有所不同。学画之初,他也对黄公望用功最勤,自从拜王鉴、王时敏为师后,他广览古画佳品,锐意临仿,“凡唐宋元明诸家无不摹仿逼古”,“笔墨神韵一一独真”,终集众家之大成,融汇贯通,风貌自成。王翬早期(40岁以前)的创作并非一味沉浸于模仿前人的图画,他对实景的写生是比较注重的。他曾遍游大江南北,徜徉在名山大川之中,包揽秀丽山色,有诸多写生之作。《虞山枫林图》是王翬早期以临仿为主时的代表作,也是他描绘家乡美景的写生精品,山水法取黄公望笔意,略作变化,有平淡天真之趣。以古人笔法,写眼前胜景,格调明快生动,形神必备,独具自然天趣,正是王翬迥于其他“三王”之处。


 

  画上有王翚行书自题:“戊申小春既望,伊人道长见过虞山看枫叶,枉驾荒斋,述胜游之乐,临行并嘱余图其景,因成此幅奉寄,时长至后三日也。虞山弟王翬。”下钤“王翬之印”。戊申为康熙七年(1668年),王翬时年37岁。其右为吴伟业行书题七绝一首:“初冬景物未萧条,红叶青山色尚娇。一幅天然图画里,维摩僧寺破山樵。戊申嘉平爲伊人社长题画。吴伟业。”下钤“吴伟业”印一及引首印“梅花庵”。另有鉴赏印三方:“致远堂珍赏”、“鹤舟所藏”、“紫雪山房鉴藏书画印”。



王翚(1632-1717),子石谷,号耕烟散人,清晖主人等,江苏常熟人。幼即嗜画,年二十师事王鉴,复经王鉴引荐,师王时敏。王时敏尽出家藏,与之临摹,相与参究,他的摹古能力在清六家中首屈一指。除擅长山水之外,偶亦画花鸟竹石。王翚在艺术实践中能排除门户之见,综合南北之长,汲取诸家技法,冶为一炉,形成自家风格。他的作品章法变化多,墨笔和青绿皆精,山石树法清润秀雅,风格清逸秀丽。王翚60岁时奉康熙帝诏赴京师,任绘制《康熙南巡图》主笔。历经六年,完成了12卷总长达半华里的历史巨作。康熙帝赐“山水清晖”四字。遂自号“清晖主人”。从此“声名震海内”,追随者 甚众,为“虞山派”之开山祖,有“画圣”之誉。



 当代国画 常年作品征稿                      
1、投稿内容:

*作者姓名、生活照片、简历。

*艺术评论或自述。

*作品20-30幅,请标注作品名称、尺寸和创作年代。

2、投稿要求:

中国画,题材不限,手稿、写生、创作均可。

3、发送事项:

作品电子格式为JPG,大小在10MB以内,

打包成压缩文件发送至邮箱:2511186709@qq.com。

4、投稿须知:

*我们不赞成一稿多投。本次活动只收取一定支持性费用(或赞助一件精心创作作品)。

*为了便于快速联系,投稿人可加编辑微信:wdyz8612501


注:一经审核通过,您的作品链接发布后将被收录于 【当代国画】推荐画家 栏目。

《孤山仰止-西泠印社藏金石书画精品选》 

爆火1600年!中国顶级奢侈品,秒杀全球   

从纸绢到颜料,全面梳理考证中国绘画材料的学科性著作,时隔近40年再版!   

3800幅历代古画高清图,56G内存-古画U盘

如何欣赏“看起来都差不多”的山水画?


+

请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当代国画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文/图片 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

特别声明

图片均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编辑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

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当代国画
关注当代中国画研究与收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