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可:“水墨家园”与行者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画北京是情结
李小可画北京是基于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以及他个人的感情。
《夏》1998年
这是北京的林荫道,东交民巷,它有一种生命力亦有一种宁静感。作品既有传统写意泼彩,也有抽象语言,它表达的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是李小可对北京的感动。
《宫墙》 2004年
走过北京东华门时会看到很高的墙,这墙代表着壁垒森严的皇家威严,但在宫墙外头还有依依柳树。春天的生动与宫墙的森严,一种压迫感下,柳树的流动是令人感动的生机。
《宫雪》 2003年
故宫的雪,鼓楼的雪,街道上,胡同里,冬天的枣树、屋檐、瓦片,下过雪一棱一棱的,加上符号化的红门,那是独属北京的雪。
《水墨家园》 2009年
这是一幅震撼的巨制,把北京四合院群体性地聚集在一起。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过去和人感情相连的一些生存环境逐渐逝去了,但人们还有怀念,还有思考,一个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要保持跟人们精神、情感相连的文化、生活痕迹。(可惜这里画面太小,那可是幅超大的巨制哦!)
《午》 2008年
这是北京一个胡同的中午,宁静极了,偶有自行车、三轮车从胡同中穿过,这就是北京留在很多人记忆里的样子。
这是李小可眼中的北京,看了让人想要掉泪,如今这些意境正在渐渐消失,李小可用他的画笔记下了这个北京,为他,为你我,为时代。
画西藏是胸怀
李小可第一次进藏区是1988年,当时是和父亲一起去的,只觉得有一种震撼直击心灵,从此像走上一条朝圣之路一样。三十多次进藏,数不尽的照片,如今已70岁的李小可依然精神饱满地奔走在这条艰辛的路上。
《远古的回声》 2012年
这是阿里一个旧王朝遗址,一个几百年前恢弘的西藏王朝,废墟中似乎回荡着历史的交响。(手机画面比较小,原作可是超震撼!)
《正月的雪》 2008年
李小可在西藏常能看到这样的雪,带来一种说不出的宁静,这种雪和北京的不一样,它常伴着转经的僧人安抚着人的心灵,在这种雪景里,所有物质化的糟乱和异化都会荡然无存。
《山魂》 2014年
这是雪域,它在李小可眼里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风景,而是一种精神,人们去西藏其实都是为了追寻这种精神,那种圣洁的光芒是人们永远的精神家园。画面的相累相叠里有一种西藏人的虔诚和敬畏心,他们对一种东西表示敬畏的方式就是一点一点把它叠起来,带有宗教性。
对李小可而言,去西藏是朝圣,像玄奘取经,历经过这个过程,才会感悟生命的奥秘。
画黄山是责任
一个画家找到自己的符号和语言相当不容易,北京、西藏都是李小可具有个性的表达,而黄山古往今来太多画家都画过,要画黄山就不得不和历代大师们放在一起去比较,非常吃亏。但李小可始终认为黄山是每个水墨画家都应该去表达的主题,他的坚持更带有一种责任。
《皖南雨后》 2013年
《皖南印象》 2014年
原来早在1978年李小可就随父亲到黄山写生,之后几十年里多次上山,在黄山上遇到过中外很多画界大师,并留下诸多画作。
1987年,李小可随卢沉、周思聪等人在黄山写生时合影
1978年,李小可与父亲李可染在黄山合影
1978年,李小可及父母亲与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夫妇等人在黄山合影
2008年黄山成立书画院,李小可担任院长,于是黄山在他的笔下更显磅礴。
《山静瀑声喧》 2011年
《黄山天下无》 2012年
《徽村》 2014年
当年李可染先生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时曾说:“如果我们这样的中年人不拜他们为师,将隔断历史。”他将国画的传承视为己任,而李小可画黄山应该也正是带着这样的一种传承和责任吧!
*作者姓名、生活照片、简历。
*艺术评论或自述。
*作品20-30幅,请标注作品名称、尺寸和创作年代。
中国画,题材不限,手稿、写生、创作均可。
作品电子格式为JPG,大小在10MB以内,
打包成压缩文件发送至邮箱:2511186709@qq.com。
*我们不赞成一稿多投。本次活动只收取一定支持性费用(或赞助一件精心创作作品)。
*为了便于快速联系,投稿人可加编辑微信:wdyz8612501
从纸绢到颜料,全面梳理考证中国绘画材料的学科性著作,时隔近40年再版!
+
请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当代国画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文/图片 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言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特别声明
图片均搜集自网络公开资料
编辑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
仅供书画爱好者参考
◎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号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