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钱,然而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
最近出版的两本经济学读本——由达龙·阿西莫格鲁、戴维·莱布森、约翰·A.李斯特3位美国经济学家联袂撰写的《宏观经济学(第三版)》和《微观经济学(第三版)》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选择,而非金钱,才是经济学家所有研究事物的统一特征。”
书中提出,关于选择要明确两个重要概念:经济主体和资源配置。前者关注的是“谁来选择”,这个“谁”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政府、公司、大学、球队都可以。有时候,经济学家为了简化分析流程,将这些群体视作“单一决策者”,而对群体中不同个体的想法忽略不计。后者则基于一个重要的隐含前提,资源总是稀缺的,需求却近乎无限。从昂贵的定制服装到干净的饮用水、地铁上的座位,都有可能出现稀缺。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主体总是在资源配置中作出各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或许是为了健康早睡早起,或许是为了增收咬牙加班,或许是百无聊赖刷刷短视频;你也可以选择如何分配自己的收入,消费掉、存起来或是投资……经济学家要做的是教你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收益,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选项。
经济主体的选择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例如,一辆新车的出售,影响的可不仅仅是那个开车离开经销商停车场的人。这笔交易会产生税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最终变成脚下的道路或家门口的医院;新车会增加交通压力,高峰时段拥挤的车流中又多了一辆车,停车场上也可能多了一辆与你争抢最后一个停车位的车。如果这辆车不遵守交通法,则很可能威胁他人和自身安全,保险公司也会因此受到牵连。这些由最初选择引发的多重影响都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许多经济学家也各有涉猎。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主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如何作出选择。如果想要了解经济运行的某一特定部分,往往需要微观经济学的帮助。宏观经济学则是对经济整体情况的研究,经济总量、通货膨胀率、就业/失业率等指标有助于了解某个经济体或某个领域的全貌。
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维度之外,还有另一种分类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是描述人们实际行为的经济学,通常用数据来检验陈述。比如,2020年3月到4月,美国劳动力中失业人口的比例从4.4%暴涨到14.7%,是该指标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这就是典型的实证统计。又比如,有人预测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能力将在2019年至2024年之间增加50%。尽管这一预测尚未得到数据验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预测最终会变得可检验,所以它也是实证经济学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描述已发生的事情或者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是实证经济学或实证经济分析的研究范畴。
规范经济学旨在为个人和社会的选择提供建议。其中的难点在于,规范经济学至少部分依赖于个人的感受、喜好或观点。尤其是当它涉及大量偏好不同的经济主体时,情况会变得异常复杂。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调整往往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不同经济主体会持不同甚至相左的观点。比如,A眼中的候鸟保护区对B而言可能就是荒草丛生的野地,只会滋生蚊虫、传播疾病,而C则认为没有让闲置土地产生经济收益根本就是浪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A、B、C的观点似乎都有道理,政策究竟该如何权衡呢?
此时,数据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对于存在争议的政策,经济学家需要比较政策实施所承担的成本和所得到的收益,从而作出决策。对经济学来说,定量与定性一样重要。
以选择为始,通过经济主体和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引导读者理解个人选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公共政策制定及其背后的逻辑——以上仅仅是两本著作给出的一小部分知识点。要看懂经济走势、理解市场运行规律,还需要读者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肖瀚)
监制/代明
审核/彭金美
编辑/郭云飞
校对/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