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河西派出所:“两心”工作法让矛盾纠纷“有结”变“有解”

文摘   2025-01-26 17:34   宁夏  

“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既然坐在一起,就把心底的话全部说出来!”
“派出所、乡镇、司法所的同志都在这儿,一定会解决大家的问题!”
近日,一起夫妻间的婚姻矛盾纠纷问题在派出所、司法所、乡镇三个部门的共同联合化解下,成功得到了解决。当事人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重归于好。


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土地纠纷、婚姻矛盾……这看似一桩桩一件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却影响着基层治理的“安全指数”和辖区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同心县公安局河西镇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责定位,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入户摸排、责任落实、日常监管等,创新“走心+用心”工作法,助推平安守护落地生根,全力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叔叔、阿姨,您平时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这是警民联系卡……”社区民辅警在早晚集市人员密集场所巡逻中叮嘱着辖区群众。
河西镇派出所聚焦矛盾隐患苗头,结合辖区实际,明确排查重点和难点,持续深入辖区超市、集市、物流园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单位,严格开展清单式风险隐患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同时,河西镇派出所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对辖区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等基本信息做到全面掌握,积极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和群防群治力量配合社区民辅警滚动开展摸排,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预防、早调处,力争清除盲点,夯实“主防”根基。
“都是邻居,都是乡亲,既然他都道歉了,愿意赔偿你的损失,这事就翻篇吧!”
“行,警察同志的话我信得过。”
这是河西镇派出所民警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的场景,当事人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并对前来调解的民警表示感谢。
河西镇派出所充分利用“所、乡镇、司法”三部门工作机制,联合司法所、乡镇等多方力量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共同协调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矛盾,重点掌握辖区存在的各类纠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
同时,河西镇派出所常态化组织开展“警民恳谈会”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拓宽警民沟通交流渠道,对“小矛盾”、“小纠纷”,深入了解矛盾根源所在,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线索提前介入,真正做到调解不留死角,切实提高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多方联调充分发挥了“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推进了派出所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的无缝衔接,形成了多方参与、合力解决辖区群众纠纷的良好局面。
“您好,我们是派出所的民警,对上次调解做个回访。”
“自从你们调解完,现在我们两家好多了!”
原来,河西镇派出所秉承对每一期矛盾纠纷“管到底、控到位”的工作理念,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对婚恋、家庭、邻里、土地等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梳理,听取矛盾纠纷当事人对调解工作的建议意见,防止矛盾反弹,不断巩固矛盾纠纷调解成果,做到案结事了,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处置闭环。
“调解+回访”是河西镇派出所做好服务的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举措之一,能够快速解分止争。同时,河西镇派出所特别将因日常琐事报警两次以上的邻里住户列为“矛盾化解重点关注人员”,并坚持打好“回访牌”,深化服务系数,以“谁负责、谁调处、谁回访”原则,定期落实“一案一回访”,努力做到事了人和。
群众无小事,事事必尽心。下一步,河西镇派出所将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工作目标,强化“主防”理念,担当“主防”责任,以“走心+用心”模式解决好辖区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确保辖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吴忠政法

聚焦政法热点 发布权威消息

指导工作实践 服务人民群众


来源丨同心政法

编辑丨牛   丽   

审核丨马玉林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吴忠政法
聚焦政法热点,共建平安和谐吴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