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坝古村落:岁月深处的古老韵味

时事   2024-11-10 22:56   贵州  

下坝古村落,位于普定县城南部、马官镇北部,宛如一颗隐匿于尘世的明珠,散发着古朴沧桑的气息。此地人居集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是典型的屯堡文化村寨。


从地理位置上看,其距安顺市区 28 公里,普定县城 8 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它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古村在古时是战争时期囤积粮草、供应军需的军事要塞,战略地位极高,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岁月长河中,这片神秘土地上不知上演过多少惨烈战争,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正因如此,2013 年 8 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将其列入全国第二批重点保护的传统村落名录。

 

安顺的屯堡文化闻名遐迩,屯堡村落星罗棋布。据专家学者考证,安顺屯堡因分布地域和屯堡人生活差异分为“东屯”和“西屯”,马官的屯堡属于“西门屯堡”。西门屯堡风俗与东门屯堡大相径庭,西门屯堡男子尚武且擅长务农经商,而女子因缠足多从事家务、针织和家庭副业;东门屯堡妇女则因不缠足被称为“大脚妹”,承担着家庭主要生产劳动。马官屯堡在屯民初期,屯民依靠经商购置当地土民土地,经济得以发展。下坝古村在众多屯堡村寨中独树一帜,其特色显著地体现在“七古”上,即古民居、古巷道、古寨门、古庙宇、古戏楼、古学校和古鱼塘。

 


一、古民居之美

 

(一)马氏宅院


 

马氏宅院,又称马家朝门、马世勋故居,是下坝古民居的杰出代表。该宅院分旧宅和新宅,老宅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新宅建于民国七年(1918),新宅是在拆除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老祖屋基础上修建而成。其建筑传承屯堡四合院手法,为二进四合院,石木结构,穿斗式歇山青瓦顶,坐南向北,平面呈长方形。正房面阔 3 间,通面阔 10.8 米,进深 3 间,通进深 5.6 米;东西厢房对称,各面阔 2 间,通面阔 5.6 米,进深 2 间,通进深 3.8 米,整个建筑占地面积 556 平方米。外墙以巨大青石块垒砌,兼具防火防盗功能,门楼临街,有雕花垂檐。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一进门到最后一道进门,每道门都不在建筑中轴线上,这体现了屯堡人防止财气外泄的建筑思想。从垂檐、门窗能看到江南建筑遗韵,从整体外观则能领略到安顺屯堡民居建筑的粗犷之美,是屯堡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彰显出独特的屯堡建筑风格。

 

(二)“福”字朝门

 


下坝的“福”字朝门坐落于“丁字街”,这条街昔日家家姓“丁”。其建筑手法与马家朝门相似,但其朝门外的“福”字影壁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下坝乡绅丁明璋故居的特色部分。“福”字影壁取材本地,当时丁家显赫,当家人丁吉安为求福禄吉祥,召集下坝和陈旗堡的三十六名壮汉(“三十六抬”)从下坝御碗井抬回石料,再由石雕匠人精心打磨而成。影壁高 3.5 米,宽 2.6 米,红绵石质,上刻“福”字。该字行书阳刻,字高 1.1 米,宽 0.9 米,用笔有力、书写大方、造型厚重,书法雄浑圆润,雕刻技艺精湛,是安顺保存较好且为数不多的影壁之一,典型地展现了屯堡民居建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现手法,“开门见福福进门”,过往行人皆能沾福,出门带福,进家亦带福。

 

二、古巷道之奇

 


下坝古巷道是在民居建成后,由排排民居间形成的窄小通道,可供人马通行。下坝先辈跟随调北征南的大军迁徙至此,凭借勤劳的双手,依山傍坝建成了这座军营与民居合一的村寨。他们亦兵亦农,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在蛮荒之地开垦出一片家园。战事平息后,他们在修建家园时不忘防御功能,古巷道应运而生。重修寨门时,马家和丁家积极出资,余老和尚也捐出积蓄,众人商议后,邀请当时工艺精湛的民间工匠原马官营盘的任五爷(“石匠五爷爷”)任主修,本村石匠龙顺清几兄弟担任雕刻师,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10 月开建,次年 3 月竣工。古寨门在村中称“大门楼”,高 6.27 米,宽 8.63 米,全石刻雕刻工艺。门分三个洞口,中间大洞口为全村出入口,左右洞口为封闭式石门。门楼顶中雕刻二龙戏珠,两柱雕刻青狮白象,封闭式洞口顶各雕刻两只凤(双凤朝阳),横标点注“云龙、风虎”等吉祥字样。门牌坊最上是宝葫芦,其次为“福、禄、寿”三星浮雕石像,造型逼真,四根石柱顶端立着四只威猛石狮,再往下是“二龙抢宝”。寨门东侧面是民居,西侧面以 4 米高围墙与民居相连,围墙中部顶端有“虎头”巨石(泰山石敢当)辟邪。门头中上方“河山带励”四个大字,笔法苍劲,为原国立贵州大学第一任校长张廷休所题,主门柱两侧长联“自昔士读农耕老安少怀最爱醇乡称德里”“依然山明水秀花香鸟语更从何处问桃源”,侧门有下坝前清秀才支汉章之子支可茂所书对联“修此门以便交通财丰物阜,入其境而瞻风化家诵户弦”,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和人文风貌以及人们对和谐文明的追求。

 

下坝民居就地取材,墙体用石头砌成,屋顶用青瓦,与东门屯堡不同。其建筑格局保留江南遗韵(如门、花窗、吊脚等)的同时,还具备防御功能,军事色彩浓厚。古巷道迷惑性强,外来人若无向导易迷失其中,因其内部视觉感受相似,多设“卡子门”。村寨内巷子纵横交错,与街道相通,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御体系,体现了战争时期的建筑构思和屯军备武思想。至今,村内仍有几座碉楼、许多垛口和箭孔留存。整个巷道是防御整体,民居是组成部分,既能各自为战,又能相互支援,保障了居民的私密性、安全感和相互联系,尽显屯堡人智慧。旧时,下坝有六条街,每条街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六街老人”,他们在寨中大事决策上有重要话语权,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传统被“老年协会”和“村民议事会”取代。


 三、古寨门:岁月见证与重生传奇

 


下坝古寨门,静立于村东南角,西北朝向,在村中央石拼街道转折处选址而生,四柱三门牌坊式建筑彰显其独特地位。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寨门,是历史的见证者。

 

岁月的侵蚀使古寨门伤痕累累。长期风化让它陈旧且危险,狭小的空间已无法适应村落发展。天龙山寺百岁高僧余老和尚指出其朝向有伤风水,种种问题促使村民考虑重修。村中贤达马瑞琳(马兆祥)和丁吉安牵头,召集“六街老人”商议,决定对寨门进行重修,这一决策体现了村民对村落建设的重视与团结。

 

重修过程凝聚了全村的力量。马家和丁家踊跃出资,发挥表率作用,集体自愿捐资展现了村民的凝聚力。余老和尚也倾其所有,无私奉献。技艺精湛的任五爷担任主修,龙顺清兄弟负责雕刻,于 1948 年 10 月动工,次年 3 月竣工。其间,确定寨门朝向还有一段趣事,四处请先生下罗盘无果,余老和尚“要得富,走条弯弯路”的话语让众人信服,为寨门增添了神秘色彩。

 

古寨门蕴含丰富文化价值。从会议摘要序文可知村民重修的决心,也体现古村悠久历史。建成后,诸多文人与之结缘,张廷休先生题写内容,赋予其更深文化内涵。张廷休先生学识渊博、履历丰富,他留下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然而,古寨门在“破四旧”时期遭遇浩劫。门楼上的菩萨、图腾石雕被破坏、散失,幸好有村民在夜间冒险将石雕埋藏,才使其部分得以保存。门上石狮被移至翔凤寺庙门前,后又离奇失踪。直到何大文等人在县政府门前发现相似石狮,经确认后找回,安放在天龙山山麓“后头坡”水井处,这一系列波折尽显古寨门命运多舛。

 

好在 1999 年,普定县委宣传部驻下坝村,在部长易勇建议下,古寨门迎来修复契机。2000 年元月,古寨门重展雄姿,普定文人张达安题写《修补小记》。这次修复不仅是对建筑的修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古寨门的历史,是下坝古村发展的缩影。它经历兴衰变迁,承载着村民的情感与记忆。从最初的修建,到历经磨难,再到修复重生,每一个阶段都深深烙印在村落的历史长河中。它见证了村民的智慧与勤劳、坚韧与团结,也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如今,它作为文化瑰宝,屹立于村口,向世人诉说着下坝古村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闪耀。它是下坝古村的灵魂象征,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四、古庙宇之灵

 


佛教寺庙在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贵州寺庙历史悠久,自唐代始建,历经宋元明清不断发展。下坝古庙宇有两座,一座是位于村寨后天龙山之巅的天龙山寺,另一座是建在村中央的翔凤寺,二者龙凤呈祥、阴阳相衬,象征着下坝村的文明发祥和文化肇端。天龙山在村南面,高大巍峨,海拔约 1600 米,占地 1.5 平方公里,形如飞龙,是安顺阐教名山之一。山的正东有三个乳峰相接,长约两公里,生长着奇花异草,半山垭口有平川地约 3000 平方米,后有“卧虎穴”,山前半腰的“乌龙洞”因传说有黑色大蟒得名,后因朱元璋之孙朱允炆曾在此洞避难,又被称为“皇伞洞”。登临天龙山,沿石阶蜿蜒而上穿过天然林可至顶峰,在此可俯瞰山川秀色,继续前行可见巨石斜撑殿宇之奇景。山上古木参天、奇花怒放、鸟语花香,有古洞、石佛、林荫、险岭、亭阁等景观,入廻龙寺,品龙泉,拜高僧,令人心旷神怡,寺外眺望,五十里内景物尽收眼底,能让人消除烦恼。

 

五、古戏楼与文化传承之妙

 


古戏楼承载着下坝花灯和地戏的传承,洋溢着浓郁的屯堡文化乡土气息。下坝花灯常见节目有《梳油头》《跳粉墙》《踩倒妹小脚》《一字光武走南阳》《黄杨疙兜倒生根》《正十字》《倒十字》《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节目口口相传至今。古戏楼前的空地则是地戏传承之地,江淮移民在战后将行军打仗时的军乐与本土文化结合,跳起地戏,他们白天跳地戏,晚上玩花灯,演员兼通二者。地戏回忆着征战岁月,讴歌精忠报国的英雄将士,充满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

 

六、古学校之育

 


下坝学堂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马世勋离开下坝后,马兆祥继续办学,后因学生增多迁至翔凤寺后面大楼,并于 1938 年改称“下坝学堂”,马兆祥自任校长,下坝秀才支汉章任教员,还在学校大门处书写楹联“教育无穷代古院声声竹欢犹劲,人才不绝年荷花朵朵香远益清”。后来支汉章之子支可茂等文人也加入教学。学堂校长历经多人直至解放,解放后学堂收归国有,为下坝及周边村寨培养大量人才。1971 年,下坝村支书丁明昌组织修建新学校,后因发展需要,卖掉老校,选址高田埂建新校,争取资金后于 1980 年 4 月动工,村民投工投劳,1981 年新校投入使用,下坝学堂逐渐成为记忆。

 

七、古鱼塘之趣

 


古鱼塘建于清同治年间,位于村子北面,呈“扇”形,塘中碧水一汪。塘底是一整块天然石板,四周用方条石砌成,边沿宽约两米,扇缘有 20 多米长的绿化带。村中老人深信此塘关的是“玉带”水,有“聚财生丁”之效,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下坝古村落的“七古”,宛如一部部活着的史书,见证了岁月变迁,承载着屯堡文化的精髓,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研究,保护好这片古老而珍贵的文化瑰宝,是我们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


资料来源:嫡台春秋《下坝屯》。

情系大煤山整理



情系大煤山
六枝本地公众平台,分享关于六枝的一切事,爱上这座城市,从这里开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