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全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要求,2024年开局之时,广州市民政局聚焦打造“1+N”民政党建品牌矩阵,部署开展了“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一阵地”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认定了61个基层党组织高标准党建品牌,有效链接党建要素和业务资源,全面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双向驱动。
“1+N”民政党建品牌矩阵
为充分发挥品牌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现开设民政“1+N”党建品牌展示专栏,对局“穗民暖羊城”等党建品牌建设成果进行展示,进一步营造党建与民政业务融合发展的浓厚氛围,以党建品牌“小切口”做活广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局社会救助处党支部
· 穗救易 ·
品牌介绍
“穗救易”党建品牌标识
品牌标识:标识双手环抱“穗救易”工作理念,代表社会救助的为民情怀,围绕社会救助的工作宗旨,确保社会救助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整体造型聚焦救助工作,亮点突出,定位精准,有利于在多场景下展示广州救助和核对品牌示范效应。
理念内涵:以“政府救助、社会扶助、群众自助”为理念,着力打造“穗救易”党建品牌,形成广州特色综合救助服务“共助”新模式,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党建引领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提供广州经验。
建设举措
(一)坚持“党建+品牌引领”,创建“穗救易”党建品牌。打造全方位、全栈式、全流程的救助服务体系,围绕“穗救易”党建品牌建立1个救助服务指挥中枢,畅通2个政务APP端口,打通3个系统,联通4级工作网络,撬动5方社会力量,指导各区按“一区一品牌”N个救助服务品牌,构建“穗救易+N”广州市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助力新时代广州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12345+N”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二)坚持“党建+救助服务”,提升群众服务温度。制定党建引领救助服务“品牌战略”,打造“电亮民生”“水润民生”“约惠民生”等系列“守护民生”项目,通过大数据模型对困难群众家中异常用电、用水、燃气、烟感等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处置。打造“越关爱”“云助福”“爱心湾区”“如愿行动”等辖区特色服务项目,通过“微心愿”等方式有效扩大服务供给,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实施“善暖羊城爱心保计划”“穗救易·善行卡”等贴心惠民服务项目,有效减轻群众医疗、出行等负担,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点亮群众微心愿
(三)坚持“党建+兜底保障”,强化民生保障力度。构建“体制筑基”保障体系,出台广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确定改革举措和具体路径,不断完善低保、低边、特困、临救等政策。构建“技术赋能”保障体系,实施“智申办、智核对、智监测、智服务、智评价”五维一体“智慧救助工程”,有效提高群众办事效率、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构建“基层提质”保障体系,发布救助服务“惠民清单”,打造39个“穗救易·共助空间”,初步建成市、区、镇街、村居4级综合救助服务体系,有效夯实基层救助服务力量。
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云助福共助空间
(四)坚持“党建+社会扶助”,绘就“共助”美好蓝图。结合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专业优势,引导动员先锋党员、年轻党员参与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等,调动提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社会组织正能量。
取得成效
“穗救易”品牌成立至今,广州市圆满完成民政部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并被民政部评为2021年度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2023年12月,谌贻琴国务委员和民政部主要领导来穗调研时充分肯定广州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成效,南沙区成为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示范点,先后出台低保异地申办享受、失能困难群众护理服务等政策,为全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提供“湾区经验”。2024年,《人民日报》综合第10版专题报道了广州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做法。
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形成各类品牌约30个,提供各类救助服务达8.28万人次,开展慈善救助1.25万人次、志愿服务10.74万人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73.8万人次,6万余名困难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对广州社会救助工作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全市成功创建慈善空间1042个、设立慈善基金2702个、注册志愿者达487万人,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成为新常态。广州市被《中国慈善家》评为2022年度慈善城市,“善暖社区——广州市社区慈善项目”被民政部授予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善城暖屋慈善超市
- 感谢阅读 -
来源:局机关党委
编辑:汤可欣 校对:骆活钊 编审:张萌
来源:广州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