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周、740g
91天、3190g
这不仅是一组数字
代表的更是
一条鲜活小生命的
艰难闯关记录
“巴掌宝宝”的生命闯关
有德化县医院医护人员的
日夜坚守与紧迫抢救
更有小生命的坚强
危急时刻:“巴掌宝宝”提前降临
5月23日下午,新生儿科接到消息,有一孕产妇考虑胎盘早剥要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即将诞下27+5周胎龄超早产儿。新生儿科主任连文浅立即协调复苏团队提前至手术室等待宝宝的降生。
产科顺利完成剖宫产,新生儿科立马做好接力。由于宝宝出生后出现无哭声,自主呼吸微弱,全身皮肤青紫,肌张力低下,心率低等问题,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立即将宝宝置于辐射台保暖,争分夺秒地进行保温膜包裹、气管插管术、予T组合器正压通气等措施,经初步复苏后立即将患儿转入新生儿科进行后续的治疗。
伴随着紧张的抢救节奏降生的“巴掌宝宝”(化名小源)体重仅740g,整个身体跟成人的巴掌差不多大,胳膊还没成人的手指粗,皮肤呈半透明胶冻状,血管隐约可见,属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慎点
(点击空白,显示图片)
惊险闯关:关关难,关关过
小源进入新生儿科后,一场紧张的战斗随即展开。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尤其是肺部发育不全,要想实现生命体征稳定,需要克服呼吸、感染、营养等重重难关,对治疗和护理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环节的一点点问题,都可能会让弱小的生命戛然而止。
第一关:呼吸关
小源肺部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难以有效张开,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情况。
“小源每一次呼吸的改变,任何一个细节的变化,都关乎我们的呼吸支持及治疗方案,不敢有丝毫分神。”新生儿科主任连文浅说。
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早产儿的呼吸状况,给予机械通气、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定期吸痰等治疗方法。可喜的是,第14天,小源可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呼吸机支持,勇闯呼吸关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第二关:营养关
小源的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弱,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也不完善,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营养不良等问题。在胃肠微量营养基础上,新生儿护理团队还在小源细如发丝的血管进行了PICC置管,从而保证肠外营养“生命线”。
过程总是艰难的,从口腔母乳涂抹到鼻饲管微量喂养到最终经口喂养,这期间新生儿医护团队需精准计算每日液体量到0.1ml、热卡、能量配比等,还要攻克奶汁返流等困难,小源的体重才逐渐增长。
"小源生后喂养很不顺利,出现反复腹胀,真的很让人揪心。”新生儿科吴丽红护士长说。
新生儿科医护团队通过口腔按摩、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增加喂养成功率。在克服重重“关卡”后,小源的体重才一天一天地增加了起来。
【第三关:感染关】
小源在建立起自身的免疫防御机制之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医护人员安排小源单间保护性隔离,所有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操作,严格无菌操作,24小时密切监测有无感染迹象,帮助小源有惊无险地度过感染关。
新的起点:投入妈妈的怀抱
通过精准的营养支持、呼吸管理以及感染防控,小源逐渐战胜了重重难关,体重稳步增长,各项生理指标趋于稳定。病情稳定时,医护人员鼓励妈妈积极来到了新生儿科进行袋鼠式护理。
在妈妈和小源胸腹部皮肤接触的那一刻,原本哭闹的小源变得安静放松。这一幕看得周围的医护人员也跟着眼角泛起泪花。
成长足迹
→
经过91天的“闯关”,小源终于达到了出院标准。从740克到3190克,小源的每一次喂养、每一次呼吸都凝聚了医护人员的汗水与智慧。
“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坚持,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出院后,小源的家属送来了锦旗表达对新生儿科的感谢。
此次救治的成功,不仅体现医院多学科团队间的紧密协作与新生儿科卓越专科实力,更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作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德化县医院新生儿科继续用专业与爱守护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让更多的家庭重获希望与幸福。
供稿:黄幸娴
来源:德化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