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过700万后,Nothing要反向进击国内市场 | 最前线

文摘   2025-01-18 09:03   广东  
 | 袁斯来
在只剩下拼价格、堆配置的国内硬件市场,闯入了一位不太寻常的对手。

1月17日,消费电子品牌Nothing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根据Nothing在闭门会议上公布的信息,2025年,Nothing音频产品会在国内同步上市,手表也将进入中国市场,而手机暂时没有推出计划。同时,Nothing会扩大线下和用户的接触点。

Nothing是那种诞生时就带着光环的创业公司。它的创始人裴宇在瑞典长大,过去是一加的海外负责人。2021年,裴宇30岁,离职创立Nothing。成立4年多,Nothing发布了16款产品,拿到共计2.5亿美元的融资。

Nothing诞生的时候,消费电子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行业已经形成共识:无论是手机还是耳机市场,几乎没有创业公司的发挥空间。小而美的公司最终的命运多是被大厂吞并,比如并入OPPO的一加。很长一段时间中,手机的市场份额只是在苹果和几大安卓品牌之间此起彼伏。

但50多亿人口的海外市场足够多元,不缺一部分愿意尝鲜的极客或潮人。Nothing早期比较聪明地选择了相对小众的人群,以独特的设计语言和调性另辟蹊径。截止2024年12月,Nothing累计销量到了700万——这个数据只是大厂零头,vivo、OPPO这种大厂,一个季度在中国的出货量就能超过1000万台。但在巨头环伺之下,700万的销量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算是很优秀的成绩。

企业供图

然而,硬件行业一直讲究边际效应,出货量是利润的基础。想要在供应链有话语权,Nothing必须更有野心。

2024年,Nothing做出了很多尝试,最明显的就是下探价格。2024年3月,Nothing推出了面向中端市场的Nothing Phone(2a),但这款定价2000元以上的手机,配置因为无法和同期同价位安卓机对垒,遭遇了一些诟病。说到底,中端市场的用户的需求就是性价比,他们不会单为设计溢价买单。4个月后,Nothing子品牌发布了首款千元机CMF Phone 1,也是Nothing当时最便宜的机型。在同类价格手机中,CMF Phone 1 在配置中规中矩的前提下,因为独特的设计元素,3小时预定量破了10万,拿下了还不错的首秀成绩。

Nothing在一年中推出了3款中低端机,也可以看到它的紧迫感。在当下硬件公司都盯着“出海”时,Nothing进入国内市场其实有些冒险,但也是它们不得不迈出的一步。无论如何,国内对Nothing来说仍然是个增量市场。

而Nothing的节奏显然不会太冒进。其实2023年,Nothing已经在国内销售耳机等产品,不过相当低调。它们没有高举高打地推进所有产品,而是先以耳机、穿戴等小型产品试水。至于最关键的手机产品,因为在中国有独立的生态体系和盈利模式,其实并不适合一个资金有限的创业公司。Nothing在闭门会上也直言,自己目前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不过,中国是一个层次丰富的大市场,有个性的品牌总会找到生存之道。正因为广阔,这个市场也相当复杂。Nothing的团队习惯海外市场打法,而这些经验很难在中国复用。尤其是近几年消费市场已经发生转折,甚至戴森这样以设计见长的中产品牌,也败于珠三角的平价学徒,线上销售份额从30%跌到个位数。2025年,Nothing面临的国内市场会比它刚成立时的更残酷。

首页图源|企业供图
排版|李伊彤

硬氪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