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的仓头镇,与东关镇隔东关大河相望,与东关一样有很多故事,也被撤销了镇的建制成为仓头社区,抗战期间还发生过大屠杀的惨案。今天转发一篇来自《大美无为》的文章,看看仓头的人间烟火。
仓头是无为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集镇之一,距今己有1800多年。仓头得名缘于曹操驻兵屯粮于此:一说这里水草丰茂是厉兵秣马天然粮仓;另一说三国魏吴征战曹操部将张辽在此设有许多粮仓,其排序一号是名仓头。
仓头水码头,是连通巢湖、芜湖及和含等地的水陆交通枢纽,古巢湖水经黄雒由此折转泥汊入江。河如飘带,街似明珠,青砖灰瓦,朱阁重檐。石础、木雕与穿榫结构、平屋或两三层楼房。
不宽的长街张显渲闹,晾衣竿搭上两边楼台栏杆,石板道刻着深深浅浅的车辙,收藏着岁月碎片和记忆印痕。樯帆沐着晨风,车马浴着晚霞,河岸处有人依着窗儿,瞅着悠悠河水飘过千帆,远去的商船载着希望也载着乡愁,似与古镇一起诉说春秋。
公元208年赤壁大战之后,曹操不甘盘踞北方,存有吞并东吴之心。在其后九年间,曾四次与孙权交战,留下了 “四越巢湖不成” 的史话和厚重的三国 “文化” 遗存。虽说三国风烟已经散去,而鼓角铮鸣犹然在耳,不少仓头人把说解三国故事作为自已生活的一部分。
过去仓头人爱说上茶馆是 “皮包水”,下澡堂是 “水包皮”, 街坊邻居、三朋四友常聚在茶馆、澡堂里聊曹操、扯三国,很是热闹。有次几个坐茶馆的人说曹操八十万人马下江南,为八十二万还是八十三万争论不休。
当此关口,茶馆外摆烧饼摊的张头听了便丢下手中活计,忙不迭地回家取来三国演义,指着书页对人说,“空口无凭”,以书为证。忽儿一阵焦糊味传来,一旁的人急忙喊道,“张师傅,烧饼糊了”。张头镇定地说,“一炉烧饼算什么,讹一万人马还了得”。
仓头水码头历史上火灾频发,古镇式微就是缘起明初的一场大火,无为北乡规模最巨、香火最盛的北汰寺化为灰烬。整条街仅存瓦砾,唯一幸免是吴家当铺,且派生出一则“书圣赠水”的传说。
说王羲之由滁州往金陵,为探访三国遗踪特绕道仓头。登船时,见一老者投河被人救起,原来是老妻重病无钱医治而萌念轻生。书圣欲施银两,奈囊中羞涩,情急之中扯下一片衣襟,寻来一块柴炭,笔走龙蛇地 “化” 出一个 “水” 字,送给老者,伸出三个指头:至少三百两,找家当铺当了。几家当铺都把老者“轰”了出来,说他是想银子想疯了。
后来吴家当铺老管事的问了情由,把当品又端祥一阵,早已明白八九,遂二话没说,便叫柜上付给老者三百两银子。这事早有不谙世事的伙计向老板告发。东家特备下酒席拟对管事问责。而那管事的既不答理,也不解释,卷起铺盖走了。岂料当晚街上突发大火,又赶上西北风,烧红的瓦片裹着火焰四散飞舞。正当大火要吞噬吴家当铺的时刻,管事的贴身小伙计忽地想起管事师傅走时对他叮嘱的话,把 “水” 字放身上藏好,危急时定有大用。
小伙计冲入火阵,把 “水” 字贴在库房门上。霎时,几丈高的水头向外喷射,那火只在近处肆虐,店面虽烧殆尽,但库房却未受损。书圣赠水救起的仓库正是镇上吴家药号 “慈善堂” 的远祖吴家当铺。自此吴家改商业医,广施医药。
翻动仓头历史衣兜里,有过彩云追日的兴盛,也有穿过迷雾深锁的阴霾。曾经的繁荣与伤痛一起翻动着风干的岁月,让人感知古镇的往昔。
如今,令人依恋的商业老街为现代新街替换,仓头已是无城镇的一个社区,每十分钟有一班公交穿梭于无城和仓头之间,崭新的风貌早把历史尘埃抛在身后。仓头作为拱卫县城的新型集镇,正风帆正满驶向新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