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请将“金融好望角”设为星标🌟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请将“金融好望角”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中央政治局会议已于周一召开,会议的整体表态非常积极!
每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可以看作是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全文需要几天后才公布,但通过研读政治局会议的精神,也能大致从中研判出我国明年经济政策走向。
一、政治局会议说了什么?
文章开头说了,这次的政治局会议整体表态非常积极。
受乐观情绪带动,先是周一下午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尾盘拉升。然后,周一晚上,美股的中概股也应声大涨。
可以说,本次的政治局会议,关键在于释放了更大的政策想象空间。
我给大伙提炼一下关键点:
1、GDP目标;
2、财政赤字率(可能史上最高);
3、货币政策(降准降息);
4、刺激消费(“两新”扩容扩围);
5、稳楼市(政府收储);
6、稳股市(平准基金);
7、惠民政策(如生育补贴)等。
内行看门道,这次的会议相比前几年,有不少新的提法。
我重点说两点。
一是针对经济增长,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25年,外部压力变大了,但从政策定调看,又要保一定的GDP增速,这个时候就要“逆周期调节”。
不仅是逆周期调整,而且还要“加强”、“超常规”,这样后续的政策力度、想象空间就大了。
二是针对货币政策的表态,新提法是“适度宽松”。
这四个字时隔14年重出江湖。
上一次出现在官方话语里,还是在2010年,也就是在2008年底到2010年上半年这4万亿货币大放水期间。
自那以后,这四个字就像从中国经济的官方话语体系里消失了一样。
即使后来,也有大水漫灌的时候,比如2015年、2020年,也没有再提适度宽松,而一律是“稳健”。
毕竟,大家平时喊“央妈,央妈”,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宽松”容易和“放水”挂上钩,所以为了避免把市场惯坏,央行一般不会在公开表态里提及“宽松”这个字眼。
但形势比人强,明年外部不确定性加大,政策大的基调是“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那么“适度宽松”就显得有必要了。
2024年,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是“稳定”,这一年,银行5年期贷款利率LPR下调了60BP(0.6%)。
如果25年基调是“适度宽松”,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贷款利率会下调多少。
这也是这周二,国债市场大涨的本质原因。
总而言之,周一的会议,对后续经济的定调“很积极”,同时,后续各类政策的力度应该会比较大(2024年政策力度其实已经不小了)。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5大看点!
在12月政治局会议,针对后续经济发展的大调子和方向定了之后,紧接着就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分析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形式,讨论更加细节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向。
那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究竟有哪些方面值得期待?
针对这次会议,柏年做5点前瞻。
1、货币政策
12月2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公开表示,明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这一点和央行3季度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提到的“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保持一致。
应该说,2025年,降准、降息都可期。
其中,涉及降息的部分,银行的LPR利率下调应该是重点。
到时,企业信贷、老百姓的住房贷款利率,都会有效降低,对实体企业和居民来说,是直接的、实质性的利好。
2、财政政策
明年,在中美贸易争端有可能加剧的背景下,出口增速有一定压力,这时“国内经济大循环”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加强国内经济大循环,财政政策加力的必要性就增强。
预计2025年,我国的一般赤字率将会提升到3.5%-4.0%之间甚至更高。
同时相比2024年,结合财政部蓝部长10月份的公开发言,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容,预计突破到4.5万亿以上,届时重大工程项目的审核方式,可能也会优化。
同时,和今年类似,特别国债继续发行的可能性也较大。
由于924新政时提及新增1万亿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明年新增特别国债总规模应该会超过2万亿。
3、消费政策
从过往10年的GDP增长数据来看,消费每年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占比,基本都在60%左右甚至以上,是中国经济真正的压舱石。
因此,在明年外部有压力的背景下,消费的重要性将更为凸显。
25年,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都有望扩容。
2024年,我们共实施两轮“两新”政策(即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但仅有第二轮3000亿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给予“真金白银”补贴。
近期,包括商务部、发改委已表态研究政策接续。因此,2025年有望延续实施“两新”政策,预计会有3000亿以上,且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消费品种可能扩大至家居、家装、家纺、消费电子等。
4、地产政策
可以看到,24年中央的稳地产思路已经发生转变,期间也已经有实质性的动作。
比如,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白名单”房企的贷款投放力度。同时,通过发行地方专项债来支持土地收储、存量房收储,缓解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和存量房的压力。
不过,今年收储规模略显克制,年内仅有新设3000亿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2025年,稳地产供需两端有望继续加力,包括:
供给端,增加收储规模、中央也可能更大程度参与地方收储;
需求端,像北京、上海等城市,会进一步松绑限购、限售等。
5、产业政策
就在最近,国务院批准了两家央企,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集团后续发行5000亿专项债的方案。
11月27日,首期发行500亿已经落地。
可以看到,除了通过中央提升赤字率“加杠杆”之外,央企“加杠杆”的大幕也正在拉开。
这5000亿专项债后续陆续发行,重点方向之一,就是支持央企发起创业投资基金,鼓励科技行业和国家鼓励的重点行业发展。
展望25年,柏年预计可能会有更多形式的“中央加杠杆”。
我们有望看到更多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
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健全体制机制角度,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叠加2025年面临可能的关税威胁,在进一步练好内功要求下,应会看到更多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
由于公号改版,为了和您再次见面,请设为星标,点亮在看
中央政治局会议已于周一召开,会议的整体表态非常积极!
每年12月上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可以看作是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全文需要几天后才公布,但通过研读政治局会议的精神,也能大致从中研判出我国明年经济政策走向。
一、政治局会议说了什么?
文章开头说了,这次的政治局会议整体表态非常积极。
受乐观情绪带动,先是周一下午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尾盘拉升。然后,周一晚上,美股的中概股也应声大涨。
可以说,本次的政治局会议,关键在于释放了更大的政策想象空间。
我给大伙提炼一下关键点:
1、GDP目标;
2、财政赤字率(可能史上最高);
3、货币政策(降准降息);
4、刺激消费(“两新”扩容扩围);
5、稳楼市(政府收储);
6、稳股市(平准基金);
7、惠民政策(如生育补贴)等。
内行看门道,这次的会议相比前几年,有不少新的提法。
我重点说两点。
一是针对经济增长,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25年,外部压力变大了,但从政策定调看,又要保一定的GDP增速,这个时候就要“逆周期调节”。
不仅是逆周期调整,而且还要“加强”、“超常规”,这样后续的政策力度、想象空间就大了。
二是针对货币政策的表态,新提法是“适度宽松”。
这四个字时隔14年重出江湖。
上一次出现在官方话语里,还是在2010年,也就是在2008年底到2010年上半年这4万亿货币大放水期间。
自那以后,这四个字就像从中国经济的官方话语体系里消失了一样。
即使后来,也有大水漫灌的时候,比如2015年、2020年,也没有再提适度宽松,而一律是“稳健”。
毕竟,大家平时喊“央妈,央妈”,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宽松”容易和“放水”挂上钩,所以为了避免把市场惯坏,央行一般不会在公开表态里提及“宽松”这个字眼。
但形势比人强,明年外部不确定性加大,政策大的基调是“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那么“适度宽松”就显得有必要了。
2024年,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是“稳定”,这一年,银行5年期贷款利率LPR下调了60BP(0.6%)。
如果25年基调是“适度宽松”,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贷款利率会下调多少。
这也是这周二,国债市场大涨的本质原因。
总而言之,周一的会议,对后续经济的定调“很积极”,同时,后续各类政策的力度应该会比较大(2024年政策力度其实已经不小了)。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5大看点!
在12月政治局会议,针对后续经济发展的大调子和方向定了之后,紧接着就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分析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形式,讨论更加细节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向。
那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究竟有哪些方面值得期待?
针对这次会议,柏年做5点前瞻。
1、货币政策
12月2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公开表示,明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这一点和央行3季度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提到的“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保持一致。
应该说,2025年,降准、降息都可期。
其中,涉及降息的部分,银行的LPR利率下调应该是重点。
到时,企业信贷、老百姓的住房贷款利率,都会有效降低,对实体企业和居民来说,是直接的、实质性的利好。
2、财政政策
明年,在中美贸易争端有可能加剧的背景下,出口增速有一定压力,这时“国内经济大循环”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加强国内经济大循环,财政政策加力的必要性就增强。
预计2025年,我国的一般赤字率将会提升到3.5%-4.0%之间甚至更高。
同时相比2024年,结合财政部蓝部长10月份的公开发言,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容,预计突破到4.5万亿以上,届时重大工程项目的审核方式,可能也会优化。
同时,和今年类似,特别国债继续发行的可能性也较大。
由于924新政时提及新增1万亿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明年新增特别国债总规模应该会超过2万亿。
3、消费政策
从过往10年的GDP增长数据来看,消费每年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占比,基本都在60%左右甚至以上,是中国经济真正的压舱石。
因此,在明年外部有压力的背景下,消费的重要性将更为凸显。
25年,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都有望扩容。
2024年,我们共实施两轮“两新”政策(即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但仅有第二轮3000亿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给予“真金白银”补贴。
近期,包括商务部、发改委已表态研究政策接续。因此,2025年有望延续实施“两新”政策,预计会有3000亿以上,且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消费品种可能扩大至家居、家装、家纺、消费电子等。
4、地产政策
可以看到,24年中央的稳地产思路已经发生转变,期间也已经有实质性的动作。
比如,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白名单”房企的贷款投放力度。同时,通过发行地方专项债来支持土地收储、存量房收储,缓解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和存量房的压力。
不过,今年收储规模略显克制,年内仅有新设3000亿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2025年,稳地产供需两端有望继续加力,包括:
供给端,增加收储规模、中央也可能更大程度参与地方收储;
需求端,像北京、上海等城市,会进一步松绑限购、限售等。
5、产业政策
就在最近,国务院批准了两家央企,中国国新和中国诚通集团后续发行5000亿专项债的方案。
11月27日,首期发行500亿已经落地。
可以看到,除了通过中央提升赤字率“加杠杆”之外,央企“加杠杆”的大幕也正在拉开。
这5000亿专项债后续陆续发行,重点方向之一,就是支持央企发起创业投资基金,鼓励科技行业和国家鼓励的重点行业发展。
展望25年,柏年预计可能会有更多形式的“中央加杠杆”。
我们有望看到更多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
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健全体制机制角度,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叠加2025年面临可能的关税威胁,在进一步练好内功要求下,应会看到更多支持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转型升级的举措。
由于公号改版,为了和您再次见面,请设为星标,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