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和范曾终将成为书画圈的笑柄

文化   2025-01-17 10:15   中国香港  

|让每个中国人都爱上书法|
▼点击下方关注▼

在艺术这个本应纯净高雅的殿堂里,总有一些荒诞不经的闹剧在不断上演,而荣宝斋与范曾的“合作”,无疑是其中最为滑稽且令人不齿的一幕。



每年春节前夕,荣宝斋都要如约上演一场“范曾迎新书画展”的闹剧,其文宣之浮夸,吹捧之肉麻,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也让人不禁要问:艺术圈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荣宝斋,这个在书画界享有盛誉的老字号,本应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书画艺术的圣地,却为何甘愿沦为范曾个人崇拜的吹鼓手?从最初的“大师”到后来的“巨匠”“大儒”,荣宝斋对范曾的称呼不断升级,仿佛范曾就是当代书画界的救世主,无所不能,无所不通。



今年更是变本加厉,称范曾于文、史、哲、艺诸领域博古通今、通邮中西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文章之雄奇优美更是海内之首选。这些溢美之词,如果用在真正的艺术大师身上,或许还能让人信服一二,但用在范曾身上,却只能让人感到无比的讽刺和可笑。



范曾的画艺书艺究竟如何,明眼人都心里有数。他的画作俗气熏天,毫无新意,流水线作业的模式更是让人对其艺术态度大打折扣。几十年如一日的画风,没有丝毫的进步和突破,这样的作品也能被称为“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简直是对中国画的一种侮辱。



而他的书法,骨肉不调,爱颤抖,太造作,不流畅,简直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亵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画艺书艺都极为平庸的“艺术家”,却被荣宝斋捧上了天,甚至将其作品卖至天价,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荒诞和悲哀?



荣宝斋作为书画界的权威机构,本应该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和推广艺术作品,却为何要对范曾如此偏爱和纵容?难道是因为范曾的商业价值吗?如果是这样,那荣宝斋就彻底失去了其作为艺术殿堂的尊严和公信力。艺术不是商品,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真正的艺术作品,应该是能够触动人心、引人深思的,而不是靠吹捧和炒作来博取眼球和利益的。



长安易居主曾言:“我不否认范曾作品的商业价值,但是我又敢拍着胸脯断言,范曾的书画作品没有学术、审美、文化价值。”这句话说得何等中肯!范曾的作品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产生所谓的“影响力”,实则是鄙俗文化、商业文化等低质文化凌驾、反超高雅文化的结果。这种反超,不是艺术的进步,而是艺术的堕落和沦丧。



荣宝斋把俗的说成雅的,把丑的包裹为美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一种“失信”,更是一种对艺术的亵渎和践踏。它公开宣导“以俗为美”“以丑为美”,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审美标准。从这层意义上考量,历年由荣宝斋主办的“范曾迎新书画展”,简直就是一场场丑陋的闹剧,是对艺术圈的一种极大的讽刺和嘲笑。



而范曾本人,也在这场闹剧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他明知自己的作品艺术价值有限,却甘愿与荣宝斋合谋,通过吹捧和炒作来提升自己的身价和地位。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艺术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人格和尊严的践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用自己的作品来说话,而不是靠吹捧和炒作来博取虚名。



有网友称,荣宝斋和范曾的这场闹剧,终将成为艺术圈的笑柄。他们的行为,不仅是对艺术的亵渎和践踏,更是对艺术圈的一种极大的侮辱和嘲笑。


牛哥希望,艺术圈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不要被这种低俗和庸俗所侵蚀和腐化。真正的艺术,应该是高雅的、纯净的、能够触动人心的。而那些靠吹捧和炒作来博取眼球和利益的行为,终将被历史所唾弃和遗忘。

E N D -

书法讲坛◎转载发布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书法讲坛
书法讲坛,一个专门讲述书法的专业公众号!每天更新一期免费书法名家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