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余的晶体”到无处不在的屏幕——液晶的故事

科技   2024-03-24 18:37   德国  
某天,实验室里的师弟问我:“为什么带着墨镜就看不见电脑屏幕了?”
一阵哈哈哈过后,我说:“你把头歪90度试试。”

我电脑屏幕的安装方向和他的差90度,所以正常佩戴墨镜时可见,把墨镜竖起来后不可见

随后,我认真地解释了一下:“这说明:(1)你的墨镜是使用偏光片的好墨镜,(2)你的电脑屏幕是一块液晶屏。”

这就涉及到防炫光墨镜和液晶显示屏的原理。

防眩光墨镜不只是深色玻璃那么简单,还带有一层偏光膜。光(电磁波)是横波,其电场的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由太阳发出的自然光,振动在各个方向的几率相同,但被水面、路面反射出来的光却以振动方向水平的偏振光为主,这些散乱的反射光会对视觉造成干扰,被称为眩光。墨镜上的偏光膜能够阻挡水平方向的偏振光,从而消除眩光。


液晶屏本身不发光,而是利用液晶构成“遮光帘”阵列,分区域阻挡掉来自背光源的均匀白光,从而显示出明暗不同的图案。(早年间液晶屏的背光源为荧光灯管,目前广泛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上图为贴在屏幕背后的LED灯条,其上还需覆盖导光板、扩散片等多层光学薄膜,把LED的点光源转换为均匀的面光源)

透出液晶屏的光是只在某个方向上振动的线偏振光,如果恰好也是偏光墨镜的阻挡方向,隔着墨镜就看不见屏幕了。这反倒能成为鉴别墨镜和液晶屏的窍门。


液晶的故事还要从1888年说起。

布拉格德意志大学German University of Prague,位于今天的捷克首都,当时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德语是官方语言)的植物学家、生物化学家弗里德里希·莱尼茨尔Friedrich Reinitzer1857–1927在研究从胡萝卜中提取的胆固醇及其衍生物胆固醇苯甲酸酯(上图化合物)时,发现后者具有两个“熔点”:在145.5℃时,它熔化为乳白色的浑浊液体;继续加热到178.5℃,液体变得清澈透明,这个温度点被称为“清亮点”。在冷却过程中,液体会呈现出紫色和蓝色,再恢复为乳白色液体。这样的行为与常规晶体在某一固定的温度点发生熔化的特性不同。其实最早在1854年,类似的现象就已经被观察到,但并未被深入研究。

莱尼茨尔联系了德国物理学家奥托·莱曼Otto Lehmann1855-1922,当时先后就职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因为后者不仅仅是一位晶体学家,还搭建了能够原位改变样品温度的偏光显微镜,正适合用来研究这种独特的变化。莱曼发现这种介于常规的固体液体之间的状态具有类似晶体的性质,遂将其命名为“流动的晶体”flowing crystal,莱曼由此被誉为“液晶之父”。

但在那个分子、原子结构都还没有被搞清楚的时代,莱曼的观点显然会遭受巨大的争议,用样品不纯,或者说悬浮着小晶体的液体来解释看起来要更加合理。不过就在1889年,德国化学家路德维希·加特曼Ludwig Gattermann1860–1920A. Ritschke首次人工合成了两种液晶——4,4’-氧化偶氮苯甲醚para-azoxyanisole,上图黄色化合物)4,4’-氧化偶氮苯乙醚para-azoxydiphenetole,有力地回击了天然物质纯度不足导致特殊现象的观点。“液晶”Liquid CrystalLC这一术语就是他们两位创造的。顺便提一句,他们研究氧化偶氮苯类物质的大背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合成染料的蓬勃发展,五彩缤纷的偶氮染料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类别。合成染料是当时的化学化工顶尖科技,成就了德国化学工业的崛起,奠定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基石之一。而在几十年后,也正是由氧化偶氮苯类液晶拉开了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序幕。

请看:巴登苯胺和纯碱工厂的崛起——德国化学工业的历史启示


从天然和合成液晶的例子可以看出,液晶分子大多是长扁平状或长棒状的,它们虽然可以流动,但是分子排列并不像常规液体那样混乱无序。1922年,法国矿物学家和晶体学家乔治斯·弗里德尔Georges Friedel1865-1933根据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把液晶分为三类——近晶型,棒状分子平行、分层排列,且分子长轴垂直于层面,最接近晶体的有序状态,但分子可在层内运动,层与层之间可以相互滑动;胆甾型(得名于胆固醇所属的甾体类化合物),扁平分子“躺着”平行排列成层,但层与层之间依次规则地扭转一定的角度;向列型,分子的长轴平行排列,但不分层。正是由于分子排列的有序性、方向性导致液晶具有类似于晶体的各向异性,对于不同方向入射的光呈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质。这些由固体加热熔化形成的液晶被称为热致液晶。


另外一大类液晶是溶致液晶,由特定的分子在溶解后规则排列而成,一般是一段亲水、一端疏水的长条状分子,溶于水中时分子的亲水端统一指向水而疏水端聚集在一起,形成双层膜或胶束(小泡泡)结构。看起来高深,但它们与我们的关系其实非常密切,细胞膜和肥皂水就是两个典型例子。


然而,液晶,具体来说是热致液晶的研究却在此后陷入数十年的冷寂,原因很现实——这种东西看上去没什么用,缺乏前景和“钱景”,那时的“显学”是量子革命所催生的半导体和核技术。


一直到1958年,液晶才找到了它的第一个应用领域——液晶温度计。

还记得莱尼茨尔最早关注到的液晶变色现象吗?胆甾型液晶的层间距会随温度而变化,使阳光中特定波长的光发生衍射,液晶的颜色随之变化,从而直观地显示温度(随温度升高从红到紫变化,上图为德意志博物馆的液晶温度计展示)


196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RCA开发出基于动态散射原理(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紊乱运动,强烈散射光线而变得不透明)的液晶显示技术。

1973年,日本夏普Sharp公司推出第一款液晶显示产品——EL-805型计算器,使用前述的氧化偶氮苯类液晶。计算器上的数字采用七段式显示,用液晶来控制每一段的明暗。由于这类液晶本身呈黄色,还需要使用滤光片以避免光照对液晶造成损伤,因此显示的颜色偏黄。

1970-1971年,瑞士罗氏公司Hoffmann-La Roche,世界领先的制药公司)和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开发出扭曲向列型TN液晶显示技术,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终于在显示领域崭露头角。

液晶屏的总体结构是前后两片玻璃、中间夹一层液晶。玻璃的外侧带有只能通过线偏振光的偏光片,内侧带有取向膜,且两片玻璃的取向相互垂直。液晶分子的长轴平行于取向膜的方向排列,于是在两片玻璃之间液晶分子的取向逐渐转过90°(如果转过180270°,被称为超级扭曲向列,STN。背光源发出的非偏振光首先由后方的偏光片(被称为起偏器)过滤为线偏振光,在液晶中偏振方向随着分子排列的扭曲而转过90°,透过前方的偏光片(被称为检偏器)射出,构成亮的图形。若在前后两片玻璃之间加上一个足够大的电压,液晶分子由于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便会转向垂直于玻璃排列,光从分子长轴方向射入,偏振方向不发生变化,无法穿透检偏器,形成暗影。施加的电压不够大时,液晶分子没有完全转向,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仍然会偏转一定角度,能够部分地透过检偏器,从而实现亮度的调节。


1973年,美国西屋公司Westinghouse,曾经是一家制造业巨头,1995年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转型为传媒企业,核电业务被拆分为西屋电气公司后出售给英国,后被日本东芝公司收购,我国引进的AP1000第三代核电技术即来自西屋电气)开发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技术,在液晶屏的玻璃基板上沉积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材料包括非晶硅、多晶硅、铟镓锌氧化物半导体等,构成与像素对应的阵列,并给每个像素配备一个电容器。显示屏的驱动芯片依次向各行各列的像素发送电信号,晶体管的开关特性能够精准地让各个像素接收指令而避免串扰,电容则用来维持施加在像素上的电压,使液晶分子保持在特定的排列状态,直到屏幕下一次刷新。至此,液晶显示技术的最后一块拼图被集齐。

正是看中了液晶的发展前景,1968年,德国默克Merck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液晶部门,开发出多种液晶新材料(上图为2000年开发的供TN液晶屏使用的一种分子,液晶屏中需要使用多种液晶的混合来获得宽的液晶温度范围,实现性能取长补短)。默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68年默克家族的小药房,1816年起,继承家业的掌门人海因里希·伊曼纽尔·默克Heinrich Emanuel Merck,1794-1855把默克公司打造为世界上最早的化学制药企业,还能为实验室提供标准化的、纯度有保障的化学试剂,早在1904年就已把液晶纳入其科研试剂的产品目录。凭借长期的投入,默克公司牢牢占据TFT-LCD液晶材料市场的头把交椅。

1968年距离液晶的“春天”还有足足20年。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显示行业仍然被显像管(阳极射线管,CRT,用电子束轰击屏幕上的荧光粉来发光)所统治,也就是“大屁股”电视。液晶材料的市场狭小,默克公司庞大的液晶部门(德语Überflüssige Kristalle,意为流动的晶体)入不敷出,被戏称为“多余的晶体”(德语Flüssige Kristalle


1984年,日本爱普生Epson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彩色液晶显示产品——ET-10型袖珍电视机,使用TN TFT-LCD技术,屏幕尺寸为2英寸。相比于单色液晶显示,彩色液晶屏带有红、绿、蓝三色的滤光片阵列,把背光源的白光分成三色光,每个像素都由红、绿、蓝三个亚像素构成,分别调控三色光的透过来组合出不同的色彩。


1988年,夏普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大屏彩色液晶电视,屏幕尺寸达到14英寸,宣示着液晶显示技术具备了挑战CRT的能力。液晶显示的时代由此开启。


TN液晶屏虽然成本低、响应速度快,但对比度和可视角度较差。90年代,日本的日立Hitachi和富士通(Fujitsu)公司分别推出平面转换(IPS,又称横向电场效应)和垂直排列(VA)液晶显示屏,成为液晶显示的两大主流技术路线。

顾名思义,在VA屏中,液晶分子(以下图为代表)在不加电压时是垂直于玻璃排列的,偏振光从分子长轴方向射入,偏振方向不变,无法穿过检偏器。若在前后两块玻璃间施加电压,这类液晶分子反而试图转向平行于玻璃排列,光线斜着射向液晶,发生双折射,分解成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束光,因而有部分光能够透过检偏器,形成亮的图案。


IPS屏中,液晶分子(以下图为代表)在不加电压时平行于玻璃基板排列,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不变,无法透过检偏器。与前述屏幕构型不同的是,IPS的正负电极都设置在同一面玻璃基板上,产生平行于玻璃的电场,使液晶分子在平行于玻璃的方向上发生偏(由此得名平面转换或横向电场效应),从而扭转光的偏振方向实现透射。相比于VA,这种调节方式能够获得更高的响应速度。



借着个人计算机(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显示器)的东风,液晶屏迅速抢占市场,到2001年其销售额就超越了CRT2005年在数量上超越CRT,且开始进入到大屏幕电视这一CRT的传统优势领域,最终把“大屁股”电视机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90年代上半叶,日本的液晶面板产业如日中天,全球占比超过90%,但韩国三星和LG很快强势崛起为新的面板霸主,我国台湾地区则在接受了日本的技术后与日韩成三足鼎立之势。最近十多年来,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为代表的我国大陆面板企业杀出重围,去年已占全球液晶面板产能的70%以上。日本作为液晶面板产业的发祥地,却已几乎退出竞争。液晶面板是高科技产业,东亚的“面板战争”当然是在比拼技术,但也是在残酷的市场周期和价格战中比拼资金实力、对市场的判断、对产业发展的毅力。



“江山代有才人出”,打败了CRT和等离子体显示PDP,利用等离子体激发荧光粉发光的液晶显示,却又面临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攻城略地。

我的华为pad使用OLED屏,发出的光是非偏振光,无论墨镜旋转到什么角度都可见


相比于背光源常亮、液晶分子旋转挡光的LCD,主动发光的OLED在功耗和对比度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也更容易实现柔性化,已在手机屏幕上占比近半,也代表着电视中的高端。上世纪50年代初,法国南锡大学(现为洛林大学)的安德烈・贝纳诺斯率先发现了有机物的电致发光现象,1987年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开发出首个实用的OLED器件。日本虽然在OLED产业化上一度领先,但韩国的三星和LG还是很快成为了OLED的霸主,产能占比曾高达90%以上。这次,我们追赶的起点更高、步伐更快,去年我国大陆厂商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0%。

请看:化为绕指柔——柔性AMOLED生产线


回顾液晶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它始于19世纪末欧洲的基础研究,经过上世纪50-70年代欧美应用研究的孕育,到八九十年代被日本企业率先做成产品推向市场,重塑了显示行业的面貌。我国虽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靠着坚持不懈的企业投入和政策支持,最终实现液晶面板产业的反超。

放眼未来,新的产业技术革命还将一次又一次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创新从中国自己的实验室走出、由中国自己的企业率先应用,使我们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引领者。

相关阅读:

巴登苯胺和纯碱工厂的崛起——德国化学工业的历史启示

化为绕指柔——柔性AMOLED生产线

给你光明,世界便不再蒙昧——光纤的生产

参考资料和素材来源:

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 20181010 物从何处来液晶(点击“阅读原文”可看视频)

https://tv.cctv.com/2018/10/11/VIDEYksjY4L7B5vpqr52d8R5181011.shtml

Merck公司.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TECHNOLOGIES. (各种液晶显示技术的式展示)

https://www.merckgroup.com/en/expertise/displays/solutions/liquid-crystals/lcd-technologies.html

Mitov, M. Liquid-Crystal Science from 1888 to 1922: Building a Revolution. ChemPhysChem, 2014, 15, 1245-1250.

Geelhaar, T., Griesar, K., Reckmann, B. 125 Years of Liquid Crystals—A Scientific Revolution in the Home.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8798-8809.

Sparavigna, A. C. The Earliest Researches on Liquid Crystals. Zenodo, 2019, https://doi.org/10.5281/zenodo.3365347

Kawamoto, H. The History of Liquid-Crystal Display and Its Industry. 2012 Third IEEE HISTory of ELectro-technology CONference (HISTELCON), Pavia, Italy, 2012, 1-6.

材闻窗外事
材料小博士,其实不打铁。 虽无球差校正眼,但怀扫描透射心。 尝试从一闪而过的荧屏画面中解读材料科学密码,见证中国科技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