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科普|从气象学看我国春季六节气
民生
2025-02-06 18:20
河北
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已经出现两分两至和四立的“四时八节”。秦汉时二十四节气名称已经完全确立。我国最早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著作是西汉的《淮南子》。
二十四节气把一年中的天文、气象、物候、农事等联系起来,解决了古代没有阳历,而农业又只和阳历有关的问题。因而二十四节气成为我国古代掌握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保证了农业基本收成,使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兴旺发达,其功至伟。但由于我国气候、农业的特殊性(主要是冬冷夏热,春秋季气温变化急剧等),因此二十四节气有一定局限性,而不能像“四大发明”那样推广、应用到全世界的。
二十四节气是按天文办法等划定的,而实际四季并不等长。因此,即使在诞生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其节气名称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当地气候和农业实际。我认为,“二十四节气”于我国主要是历史功绩。现今,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作的作用已经淡化,主要以“岁时节令文化”(二十四节气及其在历史上衍生出来的杂节气和民俗节日等共同组成)形式,继续丰富和发展,并走向世界。例如,据文化部外联局消息,2015年春节期间世界上就有100多个国家和城市举办“中国‘欢乐春节’”活动。
【立春】
立是建立的意思。一年四季春为首,过去几千年的农历中立春还是一年之始,称为“春节”。直到1913年民国政府开始用公历纪年,改春节为正月初一,立春才仅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不过,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从天文学确定的,很难完全符合当地的气候和农业实际。立春日紧跟大寒,黄河中下游地区节气平均气温(以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四大古都平均为代表)约只有1.4℃,虽然“东风解冻”,仍常“飞雪迎春到”。只是“拂面东风,虽还料峭,毕竟寒轻”罢了。
古代农民“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所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古代,立春民俗不但可以“迎(春)”“拜(春)”“打(春)”,还可以“咬(春)”“煨(春)”“戴(春)”。其中“打”是指鞭打春牛,农事开始的意思。春牛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牛尾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柳条鞭长二尺四寸,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在“打春牛”时常常还要唱吉祥曲,第一句是,“一鞭风调雨顺”“二鞭国泰民安”……
有意思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北方黄河中下游立春节气时,海南岛北部已是晚春初夏季节。所以苏轼被贬海南儋州时,便有“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减字木兰花·立春》)之句。
【雨水】
《月令72候集解》中说,“正月节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实际上,自然界中降水形态也只是由雪渐变为雨,降水量也只略有增加,但远非雨季开始:“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么。
雨水节气气温继续上升,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达到约4.0℃,“天地和同,草木萌动”,古代诗人尤其喜欢“漠漠轻黄惹柳条”“草色遥看近却无”等生气勃勃的初春景色。
不过,雨水节气仍多强冷空气,“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因为皮肤毛孔初开,青年人切忌“美丽冻人”,老年人更需春捂。老话说,“百草回芽,百病易发”。
实际上,雨水和惊蛰节气曾长期倒置,直到《宋史》才将雨水与惊蛰节气顺位倒过来,固定为现在的雨水在前、惊蛰在后。这样做是正确的,因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初雷要晚到四月下旬,现今雨水节气根本听不到雷声,就更谈不上“惊”蛰了。
【惊蛰】
《月令72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其实,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仅约7.2℃,平均初雷要晚到4月下旬,所以蛰虫出洞并非因雷震,而是暖醒的。因为体温升高,消耗增加,便不得不出洞觅食了。而且,虫蛰伏地下,也是难听见天上雷声的。
实际上,惊蛰本名启蛰,是因为犯汉文帝刘启的讳才改的,据记载唐代曾想改回来,但没有成功。因为从上述分析看,启蛰取名较为合理。因为“启蛰”并未指明蛰虫出洞具体原因,而“惊蛰”则是指明因雷声惊醒的。据说,唐代传去日本的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现在仍叫“启蛰”。
我国北方春季升温极快,惊蛰节气末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桃红柳绿,即将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这里树木发叶,花开速度之快也是世界同纬第一。例如,2009年3月18日,北京最高气温突然上升到29.5℃,破60年历史纪录,我见到紫竹院公园几乎一夜之间柳叶迅速从无到有,正应了唐代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名句。按现代王蒙先生说法则是,“北京的春天,咣当一声就来了”。
其实,惊蛰节气不仅热醒了蛰虫,而且也热醒了细菌和病毒,因此惊蛰也是春季流感等流行性疾病开始高发的季节。所以,北方有些地区惊蛰节气有“吃虫”的民俗,实际上吃的是炒黄豆。黄豆在锅中炒时“噼啪”有声,称为“爆龙眼”。“吃虫”习俗主要取人畜无病灾,庄稼无虫害之意。
【春分】
《春秋繁露》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即春分日昼夜各24小时,既不寒也不暑。实际上春分节气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10.5℃,确已进入了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天,农作物“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自然界也已经“青梅如豆”“桃红柳绿”“千卉百花争明媚”了。
中医认为,春主肝,肝主疏泄。春季中不论季节和阴阳的转换,或天气、气温的多变,都最易使肝疏泄失调,造成肝阳上亢,扰乱神明。“菜花黄,痴子忙”说的正是精神性疾病以春季最为多发这件事。据医学著作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春季3—5月份中发作和复发的人数,占全年70%之多。
春分节气及其附近,有许多民俗。例如竖蛋和放风筝。湖南人崔聚国在1分钟内在针尖上竖起了3个鸡蛋,还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春季中温暖晴好,南风徐徐,最宜放风筝。放风筝有治眼病、练眼神和治颈椎病等的作用,古诗中还说可以清小儿内热。京剧大师梅兰芳还把放风筝列为京剧练习基本功之一。
【清明】
清明节气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14.2℃,进入仲春季节。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确实,诞生二十四节气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正是“春雨贵如油”的干季,天气十分“清明”。可是此时江南却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季节。由此亦可看出二十四节气反映的仅仅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事和天气。再者,清明节气全国大部地区春意盎然、绿满人间之际,西北地区却仍然“春风不度玉门关”。原来,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年雨量普遍在50毫米左右,难以生长草木。“怪得春风不来久,胡地风土无花柳”“莫言塞北无春到,纵有春来何处知”么!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又是节日的节气(我国从2008年起,“清明节”已列为法定节假日)。节气多和农事(物质)有关,节日多与民俗(精神)有关。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踏青、植树、扫墓、放风筝等。著名的宋代《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的就是郊游、扫墓归来的情景;杜甫“长安水边多丽人”则是唐代仕女的踏青图。近来我国每年清明节都在陕西黄陵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
由于清明节气又是节日,再加上清明节前一日是寒食节(为纪念春秋时代晋国介子推,在唐代寒食和清明节已合而为一),因此历史上涉及清明、寒食这个节日的古诗词数量,在二十四节气中是居首的,据统计,《全唐诗》中共有335首,《全宋词》中共有520首之多。
【谷雨】
“谷雨”乃“雨生百谷”之意,并非谷雨“多雨”。相反,华北谷雨节气正在“十年九春旱”时期之中。而谷雨节气又正是冬小麦抽穗最需水的关键时期。民谚“麦收八(农历八月)、十(农历十月)、三场雨”中的第三场雨(农历三月),正是谷雨季节,因此才有“下雨就是下粮食”之说。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17.0℃,柳絮飞舞,晚春季节。也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牡丹花的盛开季节(洛阳、菏泽最为著名),“谷雨三朝看牡丹”么。有些地区干脆就把牡丹花叫作“谷雨花”。
古诗说,“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我国南方盛产茶叶,“(清)明前茶”量少价格昂贵,而清明节气内采摘的“(谷)雨前茶”(一芽一叶称“旗枪”,一芽两叶称“雀舌”,皆因形状得名),质量既上乘价格又合理,而且耐泡,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中国茶叶学会和有关单位正倡议,每年“谷雨”日定为“全民饮茶日”呢。
节气到了谷雨,“无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流水春去也”。在古代,花即是春,花落春归,古诗人最是伤感,梦想留住春。果然唐代白居易“找到了”已经归去的春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从山下走到山上,不就又回到春天了吗?其实,如果他继续待到盛夏季节,就会发现这里春天还是会归去,和“人间”一样进夏季的。“春天总是人间客”么!
关于“谷雨”节气的来历,据记载,是天上玉帝对仓颉造字的奖励,下了半个时辰的谷子雨济灾,由黄帝下令把这一天定为谷雨节的。事虽属神话,但在著名《淮南子·本经训》中确有记载,“昔者仓颉造字,而天雨粟,……”至今仓颉家乡陕西白水县每年谷雨节都要举行祭祀仓颉的盛大庙会活动。
来源
(中国气象科普
)
邢台气象
邢台天气为您提供实时天气气象信息,及时发布天气预报、灾害预警、气象云图、旅游天气、暴雨雪等气象信息,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全面精确的气象服务。
最新文章
本轮寒潮降温结束,风力逐渐减弱
科普 | 乍暖还寒温差大 谨防“开春病”
寒潮降温+大风天气,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科普|从气象学看我国春季六节气
科普 | 乍暖还寒温差大 谨防“开春病”
寒潮+大风双预警!气温下降,最低气温降至-18℃!
春运返程天气早知道,具体来看......
今日立春,气温低迷,来看天气预报
气温下降,风力较大,请注意防范,来看天气预报
天气稳定,气温波动,注意天寒需加强保暖!
假期已过一半,来关注余下天气预报
春节假期期间预报详情
祥蛇献瑞 喜迎新春,来看天气预报
假期天气晴好,风力不大,气温又是怎么样呢?
晴冷天气迎新春,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降雪 大雾天气结束,将出现寒潮降温 大风天气!
今夜中雪+大风黄色预警,气温下降
注意!我市将先后出现降雪、大风、降温天气!
中到大雪、大风、降温,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降雪临近,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未来一周降雪、大风出现!雪后大降温!
要下雪了!未来一周气温下降,降至-13℃!
科普 |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叫寒潮?关于冷空气的8个冷知识了解一下
下周有降温,有降水,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气温起伏,多云天气居多。点击查看具体预报
来看春运期间天气预报
气温升高,阳光晴好。点击查看具体预报
邢台市气象局关于加强升放气球安全管理的通告
今年“三九”为何没以前冷?出了“三九”,还会冷吗?
晴朗干燥又升温!白天最高气温升至10℃+!
晴好天气持续,气温起伏明显,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气象台发布大风预警信号!来看一周天气......
大风!降温!未来一周天气平稳,晴朗干燥!
气温变化明显,谨防大风天气,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气温浮动,注意风力较大,白天阵风6~7级。点击查看具体预报
未来一周天气晴好,周后期气温下降
进入三九阳光在线,气温下降,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未来一周阳光与寒意并存,气温走低,注意防寒保暖!
小寒时节到,气温大变化!来看本周具体预报
今日小寒,未来一周阳光相伴,周中有降温天气,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天气持续晴好!注意风力较大,阵风6~9级!气温下降!
来看一周天气预报......
科普 |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叫寒潮?关于冷空气的8个冷知识了解一下
未来三天气温略有上升,周末预报早知道
新年伊始,天气迎来转折,气温降至?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假期即将开启!元旦假期天气如何?看这里→
跨年天气早知道,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邢台市2025年1月气候预测
大风预警!气温波动明显,点击查看具体预报
科普 | 不是所有冷空气都叫寒潮?关于冷空气的8个冷知识了解一下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