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宇新变化:昔日污水沟 今朝变清渠

文摘   2024-11-20 11:21   重庆  




△改造后的九龙小区段排水沟。(航拍图)

以前,这里是一条“臭水沟;现在,它变成了“小清河

近日,记者来到庙宇镇九龙小区,只见房屋后的排水沟一改往日“模样”,沟渠中的水变得清澈干净,经过硬化处理的沟渠俨然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九龙小区房屋后的排水沟,曾因生活污水长期直排、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未分离而成为“黑臭水体”。目前,该区域已基本完成治理工作,涵盖了九龙小区段、龙骨坡段和庙宇村段,总长度约为600米。

“这里再也不是过去的臭水沟了,现在空气清新环境好,没事在河边转一圈,心情格外舒畅!”当地居民张勇指着治理后的沟渠满脸笑意。

与此同时,在庙宇镇杨柳村沙河沟的黑臭水体治理现场,工人们正忙于进行清淤作业,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村民正在进行清淤。

今年,庙宇镇结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一水一策”,针对现有的农村黑臭水体,实行“对症下药”“靶向治理”,并通过内源清淤、外源扩建和资源循环等方式,因河、因地、因水施策,实施分区、分级、分期治理,已完成4条黑臭水体消除工作,总清淤量达2840立方米、新建污水管1700米。

庙宇镇的排水沟治理,仅是我县“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县通过乡镇三轮次排查和市县两级专班现场勘查、暗查走访、资料收集等方式,按照农村黑臭水体的认定标准,我县共排查认定农村“黑臭水体”15条,涉及4个乡镇11个村社,水域面积合计9731㎡。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事关人居生态环境,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县不断探索出一系列适合农村地区的黑臭水体治理模式,为群众守护好乡愁水脉。”县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科工作人员高鑫说,截至今年11月,我县共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15条。目前已完成14条黑臭水体整治,整治完成率93.3%,水域面积消除率79.45%,力争于2024年底农村黑臭水体全面完成动态清零。

源头污水集中治理、河塘清淤疏浚、污水管网系统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建设……今年以来,我县打出一系列“黑臭水体”治理组合拳,让一个个昔日的“臭水沟”成为市民身边的清水绿岸。

△铜鼓镇水流村村委会旁堰塘改造对比。

“污水处理后我们还养起了鱼”。在铜鼓镇敬老院外坎堰塘“黑臭水体”治理中,铜鼓镇通过控源截污,对塘体周边30余户生活污水统一集中收集并接入城镇生活污水管网进行处理,同时硬化疏通雨水排水渠300余米;然后清淤疏浚,先后清理坑塘原有发黑发臭底泥1200余立方米,实现隐性污染源100%全消除;最后将为坑塘重新补水,采取种植莲花、喂食草鱼等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水体自净能力及生物多样性。

从雨污分流、水体治理到农田保护、河道行洪安全,一系列复杂工序的陆续完成,使得巫山“黑臭水体”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鱼翔浅底”的景象再次呈现。市民纷纷对政府主导实施的这项民生工程点头称赞,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新画卷展现出来。

△清理后的河沟。

河清岸美皆为景,绿水青山带笑颜。水质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提升城乡水系环境质量任重道远。巫山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小切口”,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治污,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九治”攻坚相结合,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清零,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力推动幸福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 任美连




推荐阅读


政协第十一届巫山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主办单位: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主   编:魏明尧
编   辑:胡代华
法律顾问:重庆抉择律师事务所
  声 明:凡巫山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转载请标注完整来源: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巫山发布
资讯集萃,深度解读,聆听巫山发展最权威、最前沿、最有用的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