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舞者最为担忧的,就是“伤病关”。
现在的她,既要保证动作到位又不至撕扯旧疾,要更加小心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因为那里供奉着她停不下的“使命”。
一位芭蕾舞者的双脚
02
“在LED地屏上跳芭蕾,难!”
当然,最重头的就是“春晚舞台关”。去年末,刚与谭元元接触时,王乐担心重重:
习惯了独舞和双人舞,她能否适应大群舞,与女孩们的动作保持整齐划一?如潮水涌来的“一字大横排”,32位舞者在传导动作的过程要行云流水,无缝衔接,还要“卡点卡得非常准”。
接下来一个多月的密集排练,她能否跟上节奏?还有,这样一位资深的“大前辈”,好相处吗?可能会面对不断的修改变动,她能撑到最后吗?
谭元元还是给了王乐许多“出乎意料”。
一天之内,谭元元学完了初版的所有动作。她身边女孩们告诉我们,这天排练完,谭元元的脚就“破了”。
为了打磨作品,更好地在春晚舞台呈现,会面临一些编舞的“大调整”,王乐一度压力大到崩溃。他会在出租车上莫名地大喊四声“加油”,也是在哽咽说不出话时,收到谭元元的开导安慰,和她送来的“吃了会开心起来”的巧克力。
推掉了一些年底活动,谭元元专心排练,有时一练就是凌晨。《伊人》前后调整了十来版,每一版,她跟女孩们一样,耐心消化。
王乐与谭元元
首登春晚前,谭元元代表中国摘得世界芭蕾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尼金斯基大奖”,“出道即巅峰”。
春晚过后,18岁的谭元元被旧金山芭蕾舞团发掘。从独舞演员破格升为该团史上最年轻的首席演员,她只用了18个月,而这条路,一般舞者要经多年历练。
17岁摘得尼金斯基大奖的谭元元
2006年春晚,三十而立的她第二次登上春晚舞台,表演重头舞蹈节目《岁寒三友》。
她记得,轮到自己独舞环节,要在一个置于半空的圆台上做芭蕾“挥鞭转”,这对有点恐高的她来说,“难度蛮大的”。
从主演《鹊桥》到近年她担任艺术总监的芭蕾舞剧《白蛇》,再到《伊人》,谭元元所想,“让中国芭蕾最大化地被世界认识,就必须有中国东方美学色彩的芭蕾作品。”
《伊人》开场的手部动作
因为她
再刷一遍春晚芭蕾《伊人》!
谨以此文
致敬每一位舞者
致敬每一场惊艳背后的用尽全力!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记者 王若璐 单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