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大佬们是否还在科研一线做科研?

学术   2024-11-17 10:34   陕西  

信息来源:睛鸿学术
长江杰青这个层次的学者还在一线做科研吗?他们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我看很多回答说大佬们都很忙,不可能有时间接触科研,其实不完全如此,而是非常因人而异的。
之前遇到一位长江学者和杰青层次的学者,他依然对推导公式充满热情,谈起各种公式时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尽管也感叹头衔越多事务越繁忙,能够投入研究的时间在减少,但他依然怀揣着浓厚的研究热情。对他而言,研究是兴趣所在,而申请基金则是工作职责。
还有的杰青专家们自己做报告,讲完之后自己收拾电脑,背着大双肩包,带着一个博后和博士生就打车去机场了。沿路碰到打招呼的都很客气,甚至还有人问了几个实验细节问题也都顺便回答了。
其实这样的大佬也很多,也有些大佬很低调。不同大佬做科研的方式也不用,更多也是一个选择问题。但在大家不知道的地方,其实很多大佬也还在一线研究发光发热。对于这件事情我的理解是,对于大佬来说,再忙,只要自己下定决心,想抽出时间做点研究总是可以想办法的,毕竟很多事情想处理总是处理不完的。而对于这些大佬来说,他们真的很享受做研究的过程,才会尽一切努力抽空去做点自己的研究。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有些学者只接受在大型会议上进行主旨报告的邀请(即那种在大会场上能够露脸的场合),而对于其他会议的报告则一律答应,但从不亲自参加,总是安排手下的年轻老师逐个代替发言。然而,这些年轻老师不得以自己的名义注册,也不能在PPT中提到自己的名字,确保所有人看到的只有这位学者的名字,巩固他的学术形象。
这类学者在出行时配置专职司机和生活助理,连机票的购买流程都不清楚,甚至进入车站或机场还需要他人一步步指引。日常出门时,身边总有助理随时背着他的运动鞋,以备他随时可能要更换使用。而科研工作是否还在一线,恐怕大家都能猜到答案了。这样的学者更多地倾向于保持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外在形象,实际科研工作是否真正亲自参与已成为疑问。
其次,这个看学科。如果是纯理论的学科,比如理论物理和基础数学,所谓杰青长江甚至更高层次的学者,当然会自己做科研了,因为能在这些领域做出重要成就的人,几乎没有不热爱自己的研究方向的(热爱做研究的过程而非仅仅喜欢得到好的结果)。
所以说,情况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当然,在当前“唯帽子”现象普遍的情况下,哪种类型的学者在增多,大家也心知肚明。但我们仍然要相信,依然有一部分学者从始至终坚持着科研的初心,认真投入研究工作。所以,其实是否在一线,都是个人的风格。但是绝对有很多得了帽子也在一线努力工作的大牛们,他们是中国科学的希望和基石。
虽然对于一些长江,杰青,院士来说,他们的价值观是:1 项目经费;2 帽子;3 团队论文(不是他自己的,但挂他做通讯,他可能稍微知道一点点);4国家奖;他们认为科研是这样的。其实,这样的生活有啥意思!还不如沉浸地、热爱地、不要太关注经费的本身而专注科研问题的自身、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对自己,对国家,对人类都有帮助。而且没有那么大的肥皂泡。
在未来,随着头衔和“帽子”数量不断增加,科研环境也会逐渐发生变化。虽然这一过程可能缓慢,但在各方推动下,科研界的氛围或许会朝着更加注重实际贡献和创新的方向发展,我们就一直祈祷这一天来的更快一些吧。


文章转摘旨在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蔚青学者关注高层次人才求职和学术科研,我们建有各类交流群,群内分享最新招聘信息和科研动态。


添加下方微信,回复数字即可入群。

[蔚青小助理-客服微信]

回复1,进入蔚青学者【高校求职】交流群

回复2,进入蔚青学者【科研项目】交流群

回复3,进入蔚青学者【海外人才】交流群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蔚青学者网”

蔚青学者
青年学者学术生涯陪伴者
 最新文章